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0252182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0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单元 形成体系把握要点有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4个关键点(1)两个基本原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2)一个主题:学习西方、抵御外侮,谋求民族独立、富强。(3)三个层次: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层次。(4)两种态度: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维新派与激进派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课题(一)“中体西用”和维新思想回扣教材知识一、新思想的萌发(地主阶级抵抗派)原因(1)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2)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代表林则徐、魏源主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作用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

2、迪作用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代表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主张(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2)“师夷长技以自强”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三、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1早期维新思想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代表王韬、郑观应等主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局限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

3、论,也没有付诸实践2康梁维新思想(1)背景: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西学在中国的传播。(2)代表人物代表作主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将西方政治学说同儒家学说相结合,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梁启超变法通议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严复天演论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国家属于人民(3)实践:戊戌变法。3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政治上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

4、阶级民权等学说的进一步传播,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进补课程知识一、“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1相同: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都主张学习西方科技。2不同(1)具体目的不完全相同:前者突出抵抗侵略,后者首先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2)主张的实践程度不同:前者几乎没有具体实践,后者则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实践活动。二、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1联系: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和进步的。2区别: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付诸行动,而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且与挽救民

5、族危亡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三、从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学习内容由学习科技、器物层面到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制度层面学习主体从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学习背景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深入学习目的为救亡图存、民族崛起而学习 探究重难知识一、全面认识地主阶级抵抗派 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很重要,因为本来认为中国是天下第一,老是天下第一,天下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天下,那时候中国没有世界的概念,中国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心,周边都是自己的属国。但是魏源能够看出中国已经不行了,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复兴之路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

6、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并论证“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这一观点。信息获取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既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冲击的结果,也是晚清“经世致用”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师夷”这一口号提出所代表的叛逆性,就是对材料中所说“老是天下第一”的叛逆: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奉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魏源等人认识到西方在军事技术上的先进,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极大冲击,体现出一种叛逆性。史论形成地主阶级抵抗派思想的特点(1)核心和内容: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2)主

7、体和目的: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索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3)进步性:“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开学习西方之先河。(4)局限性: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很肤浅、很模糊的,只停留在学器物即技术层面,也没付诸行动;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制度。其思想总体上仍属“经世致用”的封建思想体系。二、多角度认识洋务派及其思想观点一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认为李鸿章是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是“万恶的民贼”“反革命的魁首”“清政府的奴才”“永远的投降派”。观点二近代学者蒋廷黻认为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观点三“中

8、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解读观点一是采用阶级分析法,从洋务派的地主阶级属性出发,批判洋务派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观点二从近代化的角度对洋务派作了肯定,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观点三则把洋务派放在了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指出了“中体西用”的必要性和客观作用。史论形成多角度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

9、1)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的本能,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国防和军队、教育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抗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三、全面认识康梁的维新思想材料解读漫画中的人物打着孔子的旗号,“跪

10、着造反”。该漫画充分揭示了康有为表面上将孔子宣传为改革家,实质是为宣传维新变法减少阻力,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以达到否定君主专制统治,进行变法的目的。同时也暴露了这一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在反封建过程中暴露了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史论形成1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特点及成因(1)特点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2)成因客观

11、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不能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具有局限性2对康梁维新思想的评价(1)进步性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触及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问题,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2)局限性: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

12、中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就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研高考知命题趋向从延伸知识的长度命题1(2018天津高考)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解析:选C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学习西方,18401899年,中国主要学习西方的器物和制度,这是造成当时翻译的外国小说数量很少的

13、主要原因,C项正确。A项“刚刚”表述错误,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开始被打破,到19世纪末,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已经全面被动地开放。从材料中晚清翻译的小说所占比例可以看出西方文化的传播并未遭到顽强抵制,B项错误。“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2(2017天津高考)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D挣脱了

14、文字狱的枷锁解析:选A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8211850年”“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可知,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人们逐渐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人们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排除B项;C项并非材料强调的中心意思,排除;材料与挣脱文字狱的枷锁无关,排除D项。 以上两题考查了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为战争所惊醒,开始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认为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中国的科学技术不如英法等国,但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使地主阶级的梦想破灭,之后资产阶级维新派

15、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得出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君主立宪制,但最终没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没能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从拓展知识的宽度命题3(2015全国卷)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倡导洋务的人冷嘲热讽,持鄙视的态度,这是因为清朝以来,国人长期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排外,故选A项;材料没有提及崇洋媚外、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列强侵略的史实,故排除B、C、D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