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定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250824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燃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燃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燃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燃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燃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Safety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Gas Burne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6年月日目 录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 结构与设计要求 (1)第三章 安全与控制装置要求 (3)第四章 安装与系统要求 (5)第五章 使用与维护要求 (6)第六章技术资料与铭牌要求 (8)第七章附则 (9)燃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燃气燃烧器(以下称燃烧器)的安全运行,避免和减少燃气设备安全事故,减少财产损失,保护生命安全,为燃气设备的安全监察提供技术依据,制定本安全技术规定(以下称规

2、定)。第二条 本规定依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有关规定,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编制。关联法规:第三条 适用范围(一)本规定适用于各类锅炉用燃气燃烧器,其它用途用燃气燃烧器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二)本规定规定了燃烧器的结构与设计、安装与系统、运行与维护、安全与控制装置、技术资料与铭牌要求等。(三)双燃料燃烧器应该同时满足本规定和TSG GB002-2006燃油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定的要求。第四条 燃烧器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应该符合GB3797-89电控设备 第二部分 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的规定。第二章 结构与设计要求第五条 设计(一)燃气燃烧器一般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燃气喷嘴、燃气阀系、

3、风机、燃气流量调节阀、空气调节装置、点火装置、燃气压力检测开关、空气压力检测开关及火焰监测装置等。(二)燃烧器的设计应该能保证燃烧器达到规定的输出功率及性能要求。燃烧器的结构应该保证不会发生不稳定、变形或开裂等危及安全的问题。(三)燃烧器各部件结构和尺寸的设计不仅必须保证燃烧器可靠经济运行,还要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四)燃烧器上应当有火焰观测孔,为防止火焰喷出或烟气外漏,观测孔配件应当具有足够强度并且被有效密封。(五)对于燃烧器的运动部件(皮带传动、风机)必须设计防护装置。(六)为防止异物吸入,影响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燃烧器风机入口应该装有金属防护网罩。(七)设计额定输出功率大于等于350kW的

4、燃烧器,需配置燃气流量调节装置,使其输出功率在规定的范围内可调。连续调节燃烧器的燃气流量调节装置应该有清晰的指示。(八)燃烧器应该设置空气流量调节装置。设置调节挡板的,空气挡板的位置应该有清晰的指示。(九)对多级调节或连续调节的燃烧器,空气和燃气调节装置应该通过机械、电动或其他方式实现联动。(十)燃气控制阀的入口处应该装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可以与下游的燃气控制阀成为整体。过滤器的孔径应该不大于1.5毫米;过滤器的入口及出口处均应当设有永久性压力测试点。(十一)燃烧器内管道中燃气流速应当不能大于25m/s;燃烧器前管道中燃气流速应当不能大于15m/s。第六条 材料燃烧器所有部件应该选择合适的材料

5、,确保燃烧器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结构特性和工作特性的下降。燃烧器的制造材料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燃烧器所有部件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应当能承受可能遇到的机械载荷、热负荷或化学负荷,适应环境操作条件。(二)与燃气接触的各种零部件的制造材料以及防腐材料,应该能承受设计工况下可能与燃料发生的化学腐蚀;所有密封面处的密封材料,在燃烧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该保持有效。(三)燃烧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与火焰直接接触的零部件,应该采用耐热材料制作。(四)燃烧器所有部件不宜使用含有石棉材料的制品。第七条 连接与密封燃烧器的连接与密封包括燃烧器部件之间及燃烧器与供热设备之间连接与密封。(一)燃烧器必须做到能把它可靠

6、地固定在供热设备上。燃烧器的布置和固定必须符合技术要求规定的位置。需要定期维护的零部件应该满足便于拆装的要求。(二)螺纹密封连接与法兰连接必须符合国内相关标准要求。燃烧器的燃气管道通径大于等于100mm时,应当采用法兰连接。(三)燃烧器燃气管系在1.5倍设计压力,但不低于4kPa的试验压力下进行测试时,应该无泄漏或变形,试验介质可以是空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四)对燃烧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连接电缆,应该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确保它们在燃烧器任何运行工况下都不能接触到运动部件。(五)燃烧器出厂前,凡不需要安装或使用人员操作的部件,应当由制造单位设置调整好并且被有效密封或固定(包括各种安全控制设置值)。第

7、八条 燃烧器及其辅助设备应该能在高于其额定电压10%或低于其额定电压15%的范围内安全运行。电压波动超过上述范围时,燃烧器应该能继续正常运行或安全关闭。第九条 燃烧器电机及其他装有电气控制元件的壳体部位的防护等级应该不低于GB/T 4942.2-19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中规定的IP44。第三章 安全与控制装置要求第十条 点火装置要求(一)燃烧器应该设有点火装置,其能够保证点火燃烧器和主燃烧器的安全点火。(二)点火装置(电火花等)工作之前,点火燃气控制阀不得打开。第十一条 火焰监测装置要求(一)燃烧器应该设有火焰监测装置,验证火焰是否建立。(二)火焰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应该使其不受外部信号的干

8、扰。(三)在点火火焰和主火焰分别设有独立的火焰监测装置的场合,点火火焰不应该影响主火焰的检测。第十二条 燃烧器应该设置空气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够在燃烧器前吹扫、点火与运行期间对风量进行检测。第十三条 主燃气控制阀系(一)燃烧器主燃气控制阀系必须配置两只串联的自动安全切断阀或组合阀。(二)燃气控制阀关断时,规格小于等于100mm的应该在不超过1秒的时间内安全关闭,规格大于100mm的应该在不超过3秒的时间内安全关闭。(三)额定输出功率大于1200kW的燃烧器,主燃气控制阀系必须设置有阀门检漏装置。(四)燃烧器主燃气控制阀系上游应该至少设置一只压力传感器。(五)设有独立点火燃烧器时,点火火焰已经建立

9、并经火焰监测装置验证后,主燃气控制阀才能开启,建立主火焰。第十四条 各种安全时间的要求(一)燃烧器点火安全时间不应当超过5秒。(二)燃烧器主火安全时间不应当超过5秒。(三)燃烧器熄火安全时间不应当超过1秒。第十五条 前吹扫时间和前吹扫风量燃烧器启动点火之前,必须对燃烧室及烟道进行前吹扫。(一)以额定输出功率下的空气流量进行前吹扫的时间应不少于20秒;(二)以小于额定输出功率下的空气流量进行前吹扫时,吹扫时间与空气流量成反比例增加,最小空气流量应该不低于额定空气流量的50。除了上述(一)、(二)条要求外,前吹扫时间与前吹扫风量还必须满足配套供热装置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第十六条 最大允许启动热功率

10、要求额定输出功率小于等于120kW的燃烧器可以直接点火;额定输出功率大于120kW的燃烧器,点火功率应该不大于120kW或不大于额定输出功率的20。第十七条 燃烧器安全联锁保护要求在以下情况下,燃烧器应当在安全时间内自动切断燃油供应并且系统安全联锁:(一)燃烧器在启动时,在前吹时间内检测到火焰和在点(主)火安全时间内没有检测到火焰。(二)燃烧器在运行时火焰突然熄灭。(三)出现空气监测异常信号(供风系统故障)时。(四)当出现燃气压力低于或高于设定值时。(五)燃烧器在运行时当不使用工具使燃烧器乃至其喷枪被旋转或移动时。(六)与供热设备有关的限位器超限时(如:压力、水位、温度等)。在以下情况下,燃烧

11、器应当在安全时间内自动切断燃气供应且系统安全关闭,只有人工复位或切断、恢复电源燃烧器才允许重新启动。(一)燃烧器主开关被触动时。第十八条 对于空气流量与燃气流量不同时改变的多级调节或连续调节燃烧器,其空气/燃气控制应当满足以下任一要求:(一)调大火先调空气,调小火先调燃气。(二)调节过程不能出现燃气过剩的情况。第十九条 带放散装置的燃气控制阀系,放散管的直径应当不小于上游主燃气控制阀有效孔径的25%。第二十条 燃烧器系统关闭过程中,在点火器和主燃气控制阀关闭之前,供风系统不能自动关闭。第二十一条 采用铰链旋转方式打开的燃烧器,应该设位置验证开关等联锁装置。燃烧器在铰链旋开位置时,应该不能启动。

12、第二十二条 燃烧器在启动及运行过程的任何时候电源中断时,必须能安全关闭,进入暂时性锁定状态。第二十三条 在设有高压点火装置的部位,应该设置高压、危险!的标记。第四章 安装与系统要求第二十四条 燃烧器必须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照制造单位提供的安装图和说明书进行安装。外部接线必须严格按照制造单位提供的接线图施工。第二十五条燃烧器及其部件的搬运和安装过程要平稳进行,避免冲击和碰撞;燃烧器各部件应当以正确的方法安装和固定到位。所有燃烧器部件在拆卸、重装后应该能维持其原来的正确位置。第二十六条 燃烧器与燃气管道的连接宜采用硬管连接,如果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弹性软管,应该有金属材料包裹。弹性软管及其安装接头应当

13、至少能承受燃气正常工作压力3倍的压力,但不低于4kPa的试验压力。第二十七条 燃烧器安装法兰与供热设备安装法兰之间应该设置由隔热材料制作的密封垫,密封垫的厚度不小于5mm。第二十八条 主燃气控制阀系应当尽可能靠近燃烧器安装。为便于燃气阀的维修,安装位置应该留出相应的空间。第二十九条 燃气控制阀系带放散阀的,其排空管出口必须直接通向室外,且高于建筑物2m。第三十条 采用可退出或铰链旋转方式打开的燃烧器,安装位置必须留有足够的燃烧器退出或旋转空间。第三十一条 燃烧器风机入口处,不得有影响空气流通的障碍物,以免影响进风量。第三十二条 在主燃气控制阀系的所有自动控制阀的上游,应该设有一只手动快速切断阀

14、,以便能够快速切断燃烧器气源。手动快速切断阀应该装在不易发生意外操作,但需要时又便于操作的地方。第五章 使用与维护要求第三十三条 燃烧器在设计定型后应当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核准的国家级的燃烧器检测机构每四年进行一次型式试验,取得型式试验合格证书的燃烧器,才能投入使用。对取得型式试验合格证书的燃烧器,每四年应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核准的国家级的燃烧器检测机构进行产品监督检验抽查,产品监督检验抽查项目应不少于型式试验项目的50%,产品监督检验抽查不合格的产品不得继续使用。第三十四条 燃烧器运行控制方式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自动方式下燃烧器按预定的程序自动运行,具有安全保护功能。手动方式需人工操作,并监视运行状况。正常情况下,燃烧器应当以自动方式运行,手动方式仅限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