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36521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幻想通过炼丹发明长生不老药;炼金术士幻想通过点石成金使自己荣华富贵,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他们炼丹的作坊是现在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在实验中发明了许多实验器具,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化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许多重大的发现和成果也都通过实验得到的。,西方18世纪中叶的实验室,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著名的化学家拉瓦锡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探究空气的成分,为化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建立了“拉瓦锡纪念馆”,化学离不开实验,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

2、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浪漫烛光,快乐的制造者,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思考: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蜡烛,那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提出问题】,1、蜡烛有哪些性质?,2、燃烧时发生哪些变化?伴随发生什么现象?,3、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想通过什么手段来证实它们?,4、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讨论?,【实验探究】,1、对点燃前蜡烛做实验探究,颜色,形状,气味,手感,硬度,是否溶于水,密度(与水比),(白色),(圆柱形),(略有气味),(滑腻),(小),(不溶),(比水小),2、对燃着时的蜡烛做实验探究,(1)点燃蜡

3、烛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2)观察火焰的层次和明暗度及探究各层的温度的高低,温度最高,温度最低,外焰,不明亮,内焰,明亮,温度较低,焰心,暗淡,先变黑,略黑,基本不黑,3、小心地往烛焰里插一根玻璃管会发现什么?,用燃着的火柴点白烟又会发现什么?,燃烧,结论:说明蜡燃烧是蜡蒸气在燃烧,方法: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的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内壁上的现象,现象(1)烧杯内壁有水雾,(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4、探究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什么物质?,3、对熄灭后蜡烛做实验探究,(1)熄灭蜡烛观察现象,冒白烟,(2)用燃着的火柴点

4、白烟观察现象,白烟燃烧并再次点燃蜡烛,结论:白烟有可燃性,想一想: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三部分的实验探究,你对蜡烛有了怎样的了解?,【实验结论】,石蜡为白色,常温下呈固态,硬度小,密度比水小,加热可熔化、气化。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发光、放热、其火焰分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石蜡燃烧生成新的物质水和二氧化碳。,想一想: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什么特点?,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1、通过观察蜡烛燃烧及对燃烧产物的探究,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燃烧时发光、放热。,B、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C、火焰的温

5、度最高处外焰,D、蜡先熔化再燃烧,E、熄灭时蜡烛冒白雾,2、下列不属于化学学习的特点的是( ),A、关注物质的性质,B、关注物质的变化,C、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D、关注物质的运动方向,E,D,3、以下是观察水的三态变化的探究活动步骤,其中没有体现化学学习特点的是( ),A、常温下观察水的颜色、状态,B、用天平称量一杯水的质量,C、将水放入冰箱冷冻,观察水的状态,D、将壶中的水煮沸后再在上方放一块玻璃片,观察现象,4、将蜡烛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_;将一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有_,说明_;取下后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现象_,说明_。,B,5、蜡烛熄灭时,

6、总会有一缕白烟,它的成分是什么?有人提出了如下猜想:,A、白烟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填序号),但这样做_(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2)吹灭蜡烛,立即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白眼上,玻璃杯内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实验(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_提供了证据。同时排除假设_因为_,A,水蒸气,C,A,二氧化碳不可燃,不能,6、如何证明酒精燃烧的产物中既有二氧化碳也有水?,点燃酒精,在

7、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若烧杯壁上有水雾,则证明有水生成。再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7、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B,同学们,思考:呼吸是生命的现象的特征之一,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有什么科学的奥秘呢?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提出问题】,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假设与猜想

8、】,(1)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不同,(2)氧气含量可能不同,(3)水的含量可能不同,想一想:猜想是对还是错,什么最有说服力?,要设计实验我们首先应了解哪些知识?,(1)如何证明二氧化碳、氧气、水的含量不同?,(2)如何收集气体样品?,思考:如果这些知识我们不知道,应该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查资料、或请教老师),信息:,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2、氧气可以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步骤1,收集两瓶呼出气体和两瓶空气,步骤2,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

9、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步骤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另一瓶呼出气体和另一瓶空气中,现象:木条在空气瓶中继续燃烧,木条在呼出气体瓶中很快熄灭,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少,步骤4,取两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对着一片呼气,另一片放在空气中,现象:对准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明显现象,结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得出结论】,想一想:通过以上实验探究,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多少,你能得出哪些初步结论?,呼出气体

10、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比空气中多,而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少。,实验完毕填写探究报告,通过对蜡烛及燃烧的探究和对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从中可以总结出完成一个探究实验,大致要经过哪些步骤?,一般:,1、提出问题 2、假设猜想 3、设计实验 4、进行试验 5、得出结论,完整科学探究的环节:,1、提出问题 2、猜想假设 3、制定计划 4、进行实验 5、收集证据 6、解释与结论 7、反思与评价 8、表达与交流,练习:,1、要采集室内空气样本,你有什么采集方法?,2、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体逸出,【提出问题】逸出的可能是什么气体呢?,【猜想假设】_,【设计实验】_,【现象与结论】现象_,结论_,可能是

11、二氧化碳,将逸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逸出气体是二氧化碳,在室外将集气瓶内装满水,到室内将瓶内水倒出并盖上玻璃片。,3、有同学提出,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4、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气体,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的方法_,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取出水面正放在桌上,5、某同学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一瓶空气、一瓶呼出气体中,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人呼出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否相同?,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第一步应如何操作?,(2)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7、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它们。,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更旺的则该瓶气体是氧气,若木条燃烧情况基本不变则该瓶气体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该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