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876.10-2015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10部分:评价规范标准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00214971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T876.10-2015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10部分:评价规范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DB43T876.10-2015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10部分:评价规范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DB43T876.10-2015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10部分:评价规范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DB43T876.10-2015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10部分:评价规范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DB43T876.10-2015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10部分:评价规范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B43T876.10-2015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10部分:评价规范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3T876.10-2015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10部分:评价规范标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 S 65.020.01B 00DB43 湖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43/T 876.102015高标准农田建设第1 0部分:评价规范We ll- fa c ilita ted fa rmla nd cons tructio nPart 10:Eva lua tion s ta nda rd2015- 11- 20 发布 2015- 12- 20实施湖 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43/T 876.102015目 次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15 评价方法 26 评价内容和等级划分 27 项目组织实施评价 38 目标任务完

2、成情况评价 39 建成效果评价 410 工作程序 4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情况基本信息表 5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自评报告 7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评价指标 8附录 D(规范性附录)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满意度调查 13附录 E(资料性附录)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评价报告 16参考文献 17IDB43/T 876.102015前 言DB43/T 876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 10个部分:第 1部分:总则;第 2部分:土地平整;第 3部分:土壤改良;第 4部分:田间道路;第 5部分:灌溉排水;第 6部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第 7部分:

3、农田输配电;第 8部分:科技服务;第 9部分:建后管护;第 10部分:评价规范。本部分为 DB43/T 876 的第 10部分。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由湖南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湖南省农业委员会、湖南省水利厅、湖南省林业厅、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湖南省统计局、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湖南省农

4、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参加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盛立新、柳明华、徐启栋、张斌、成益民、何宗旺、王斌、柳杏辉、易新枝、彭福茂、李桂元、赵克金、方晓峰、姜芸、龚贺、李江辉、吴文科、阳小民、陈超强、徐义军、李燕妮、周桂华、陈双、潘宁、吴慧、何阳、黎勇。IIDB43/T 876.102015高标准农田建设第 10部分:评价规范1 范围DB43/T 876 的本部分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等级划分、工作程序等。本部分适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5、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CAS 103 顾客满意指数测评标准DB43/T 876.1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 1部分:总则DB43/T 876.3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 3部分:土壤改良3 术语和定义DB43/T 87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评价 evaluation for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 project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已竣工验收并运行一定时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建成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形成评

6、价报告的过程。3.2农田建设质量 farmland construction quality按照规定的建设标准,通过建设活动实现的,由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要素组成的农田综合生产力水平。3.3耕地质量 cultivation land quality耕地满足作物生长和清洁生产的程度,包括耕地地力和耕地环境质量两方面。3.4耕地地力 cultivation land productivity由土壤自身特性、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水平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4 基本要求4.1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评价应在项目各单项工程通过验收且规划面积全部建成并运行 1年以后 2年1DB43/T 876

7、.102015以内进行。4.2 评价前项目实施单位应填写高标准农田项目完成情况基本信息表(见附录 A),并提交自评报告(参见附录 B)。4.3 评价时项目实施单位应提供项目审批文件、实施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等相关资料。5 评价方法5.1 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在评价时应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如:目标比较法、专家评议法、问卷调查法、成本效益法、现场检验法、抽样调查法。5.2 目标比较法。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的实际产出与预计产出目标进行比较,分析预计目标的完成程度,指出未完成目标的原因。主要用于耕地质量方面的评价。5.3 专家评议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实地勘察、走访群众、资料查验等方式,对专业性强、

8、难以直接量化的指标进行集中评议。主要用于项目组织实施各方面的评价。5.4 问卷调查法。针对项目区利益相关方有关的事项,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调查问卷,向相关利益群体发放,并对调查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定。主要用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的评价。5.5 成本效益法。将一定时期内高标准农田建设活动所产生的效益与付出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判断实际的收益情况。主要用于经济效益方面的评价。5.6 现场检验法。通过现场检查、量测、试验等方法,对农田建设质量进行的符合性评价。主要用于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工程评价。5.7 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适用于样本数量较多项目的评价,抽取样本尽可能覆盖不同工程类型区。主

9、要用于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工程评价。6 评价内容和等级划分6.1 评价内容应包括项目组织实施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建成效果三个方面,评价指标及评分方法见附录 C。6.2 评价专家应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见附录 C)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逐项评分,评分结果为各指标项分值之和,根据专家评分结果采用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项目最终得分,根据最终得分将项目评为 A、B、C、D四个等级。6.3 附录 C表 C.1中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中的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间道路、灌溉排水、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科技服务、建后管护等一级指标为评价工作的关键指标项。如涉及关键指标项应满足表 1的要求,否则项目评为 D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划分条件见表 2。表 1 关键指标及其最低分值关键指标项及分值土地平整(8分)土壤改良(7分)田间道路(9分)灌溉排水(10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4分)农田输配电(3分)科技服务(4分)建后管护(5分)最低分值 6.0 5.5 7.0 8 3.0 2.4 3.2 4.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