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012-2015两型村庄标准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00214902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T 1012-2015两型村庄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DB43T 1012-2015两型村庄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DB43T 1012-2015两型村庄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DB43T 1012-2015两型村庄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DB43T 1012-2015两型村庄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B43T 1012-2015两型村庄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3T 1012-2015两型村庄标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 S 03.160A 00DB43 湖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43/T 10122015两型村庄Re s ource - s a vin g a nd e nvironme nt- frie ndly villa ge s2015- 02- 17 发布 2015- 05- 01 实施湖 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43/T 10122015目 次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资源节约 26 环境条件 37 基础设施 58 管理 69 评价 6附录 A(规范性附录) 两型村庄评分细则 7参考文献 11IDB43/T 10122

2、015前 言本标准按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大学两型社会研究院、湖南省标准化协会。本标准起草人:乔海曙、彭小平、杨莹、杨蕾、李俊杰、乔继伟、唐国伟。IIDB43/T 10122015两型村庄1 范围本标准规定两型村庄的资源节约、环境条件、基础设施、管理和评价。本标准适用于两型村庄的建设及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

3、量标准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848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HJ 555 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两型社会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3.2两型村庄按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健全民生基础设施,改善农

4、民人居环境质量,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行政村。3.3土地流转集约经营为改善不利于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作业,而通过转包、租赁、流转等方式,适度将土地主要集中在种养大户手中进行集中作业,并对承租的土地全面谋划,科学使用,从而达到节约成本 、降低费用、提高效率的经营方式。1DB43/T 101220153.4秸秆综合利用指秸秆粉碎还田、过腹还田、用作燃料、秸秆气化、加工利用、食用菌生产和编织等利用方式。3.5畜禽养殖三区划分指调整村内畜禽养殖业布局,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 、限养区、适养区,对禁养区实行严格的退出机制,对适养区和限养区实施畜禽污染物无害化治理。3.6林业三剩物指采伐剩余物(包括枝丫、树梢

5、、树皮、树叶、树根及藤条、灌木等)、造材剩余物(指造材截头)和加工剩余物(指板皮、板材、木竹截头、锯沫、碎单板、木芯、刨花、木块和边角余料)的统称。4 总则4.1 基本要求4.1.1 村庄建设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村庄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4.1.2 从改变村民的生产理念和生活方式作为资源节约的突破口,以控制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重点。4.2 两型规划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两型建设规划,并与当地总体建设规划保持一致并协调。5 资源节约5.1 水资源节约5.1.1 改变传统耕作方式,改进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和渗灌等灌溉方法。5

6、.1.2 提倡水的循环利用,开展集中供水入户。5.1.3 宜在村民间推广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淋浴装置等。5.2 土地利用5.2.1 应对土地进行科学整治(整理、开发、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有效耕地。5.2.2 不应在 25以上的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或全垦造林。5.2.3 实施村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应出现耕地抛荒及突破建设用地面积规模的现象。5.2.4 鼓励村民集中居住,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5.3 能源节约与利用5.3.1 应引进农业低碳技术,因地制宜推广使用风能、水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等低碳清洁能源。5.3.2 推广使用绿色节能家用电器,节能灯具入户率应达到 100%。5.3.3 宜安装太阳能路灯及 LED节能路灯,二者合计普及率不宜低于 60%。5.3.4 应推广省柴节煤炉灶等节能产品,并达到以下要求: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