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1[1].5t磁共振的必要性及如何选择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214682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购买1[1].5t磁共振的必要性及如何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购买1[1].5t磁共振的必要性及如何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购买1[1].5t磁共振的必要性及如何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购买1[1].5t磁共振的必要性及如何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购买1[1].5t磁共振的必要性及如何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购买1[1].5t磁共振的必要性及如何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购买1[1].5t磁共振的必要性及如何选择(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购买1.5T超导磁共振的必要性及选择标准1.购买磁共振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收入增加及可支配健康费用的提高,恢复健康和进一步了解病情的需求给现代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现代医院在诊断和治疗水平方面同步提高。磁共振作为现代大型医疗诊断设备的制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中基层医院的关注,下面我们浅析一下磁共振对医院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般来说磁共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1. 磁共振是医院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2. 磁共振可以大幅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3. 磁共振是医疗影像设备的制高点4. 磁共振可以大幅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5. 磁共振可以帮助医院挽留和吸引病源

2、6. 磁共振可以创造非常可观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磁共振是医院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磁共振可以大幅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磁共振是医院持续发展和竞争需求,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在很多文章中都要介绍,在此不做阐述。磁共振是医疗影像设备的制高点现代医学发展到现在如此高的水平与医疗诊断设备是密不可分,1895年伦琴先生发现了X射线,揭开了人类利用X线的历史,也揭开了无创检查的历史,使我们在非解剖的情况下了解病人的解剖情况从而发现病灶及异常点,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1976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发现更进一步提高了诊断水平并获得了诺贝尔奖;2003年作为最年轻的诊断设备医用核磁共振再次获得医学诺贝尔奖,科学家们在超高

3、场磁共振上利用分子影像造影剂在人体基因片段上面的研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突破,为进一步揭开人类奥秘提供了前所未有方式,磁共振设备影像设备制高点的地位被充分确认。从磁共振设备成像原理的角度,不论是成像原理、射线损伤、断层方式、软组织显示、3D成像、血管成像、心脏成像、功能成像、骨组织显示及关节肌肉的显示,磁共振于其它影像设备相比,均有较大的优势。磁共振可以大幅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磁共振的影像采集是真正的三维采集。影像设备成像的方式一般都有采集、传输、重建、后处理的流程,常规X线设备的采集方式一般在采集方面只有一个方向采集,主要是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中的一种方式,而磁共振的采集可以同时进行轴位、冠状位和

4、矢状位三个方向的采集和任意方向的采集,它是真正的三维采集,这种三维采集的方式可以从更多角度对病灶进行观察,更准确地对病变观察和判断。磁共振还涵盖了诊断的三个方面,对于病灶来说我们不光要能清晰地发现病灶,准确地了解病灶的大小和位置,还要为病灶做出准确的定性,如肿瘤的良恶性,肿瘤的种类。而其它影像设备很难诠释诊断的三个方面。磁共振的诊断高于其它影像设备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诊断在一定层面上已经达到分子水平。常规X设备的诊断成像是以病人组织密度的差异来进行判断,但是人体中不论是头部和体部密集大量的软组织,组织间的密度差异很小,这就造成诊断判断上的困难,人为的差异性很大;但是磁共振的诊断的方式却是多参数

5、对比成像,对于病变的判断不是通过一种成像方式来进行判断,因此更科学准确。磁共振可以帮助医院挽留和吸引病源病源与医院的关系是一种相互选择的多对多方式,是由医院诊断水平的差异和病人可支配资金差异造成,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不论是从医院的角度还是病人自身的角度,相互选择的因素有很多种。从医院的角度,统计数据表明,病人选择医院最重要的因素是专家,其次是高精尖的诊断设备,还有花费、服务质量、距离远近等众多因素。从现在医院发展的情况来看,高水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往往和高精尖的诊断设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磁共振作为医院诊断设备的制高点,对于医院挽留和吸引病源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从病人的角度来看,病员转移主要的因素

6、是病人及家属对于了解病情、恢复健康的需求和渴望,也就是说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水平的高低是病源转移的最主要的原因,而磁共振同样作为制高点的诊断设备,无疑会成为挽留和吸引病源的关键因素之一。不仅如此,由于医院医疗水平和和病人康复可支配费用的差异,磁共振对于医院的高端病源有着非常好的稳定作用,同时对于周边医院的高端病源有着非常好的吸引作用。磁共振可以创造非常可观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一般医院在具有CT然后购买磁共振后,磁共振的病人检查量和CT的检查量有一定比例关系,MR和CT检查量比例一般为1:2到1:3,装机医院初期MR/CT检查比例为1:3,使用较成熟后为1:2。直接收益分析:我院CT检查病人量平均5

7、0人/天,最高时达到80人/天,以每天平均65个CT病人为例,保守估算MR/CT的检查量比例为1:3,每天MR检查量为22人。一年按300个工作日估算,参照山东省收费标准,1.5T MR常规检查收费标准为800元/部位/人。常规检查的年平均收入为:800 x 22 x 300 = 5,280,000.00其它增强、功能成像和一个以上部位扫描增加的收入,按40比例浮动。实际MR每年收入为:5,280,000 x 1.4 = 7,392,000.00运行成本分析:1. 胶片费用:按20元/张/病人,其它按30元/病人估算。 20 x 30 x 300 = 180,000.002. 电费:约80,0

8、00.00/年3. 人员工资:3000.00 x 12 x 3 = 108,000.00/年4. 液氦:按每2年填充一次计算,每次填充成本预计为1900 x 40% x 250 / 2 = 95,000.005. 冷头:按每3年更换一次计算,每年成本预计为200,000.00 / 2 = 100,000.00总计该MR年运行费用约为:180,000+80,000+108,000+95,000+100,000=563,000.00此MR带来的直接收益为:7,392,000 563,000 = 6,829,000.00在间接效益方面,由于购置了一台1.5T超导磁共振,令医院在当地的声望和竞争能力迅

9、速提升,不仅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治疗,同时也争取到了与周边地区没有磁共振的医院更多的合作机会。2.购买1.5T超导磁共振的必要性影像设备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前提以及术后复查的关键手段,对于医院整体治疗水平的提高已经彰显出其重要性,而MR作为影像设备的制高点,因其独特的区别于CT、血管造影系统以及超声的成像原理,完美实现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腹部脏器、关节软组织的显示,同时,其无创或微创、无辐射的扫描方式大大降低患者的检查痛苦。自1983年出现第一台磁共振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磁共振的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既有永磁开放磁共振也有超导磁共振,可以说现在的磁共振技术呈现了非常明确的两极化发展趋势。

10、永磁磁共振自1998年开始在国内推广,其磁体以永磁为材料制成,磁体开放度好,病人检查的幽闭恐怖感降低,运行成本低廉;但场强低(0.5T以下),扫描速度慢(常规MR扫描在10分钟左右),虽然能够满足常规临床应用,但在高级临床应用方面有很大局限性,如MR类PET成像,波谱成像等;适合以常规MR检查为主的规模比较小的医院使用。超导磁共振的研发已经超过25年,第一台全身1.5T超导磁共振由GE公司在1983年推出,超导磁共振场强目前已经发展到7T。根据医院自身定位和临床需要,1.5T和3.0T是目前的主流超导磁共振场强。超导磁共振磁体采用铌钛合金线圈缠绕通电产生场强,由于其场强高,磁场均匀度优于永磁磁

11、共振,因此在完成常规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还可以胜任如波谱成像,MR类PET成像等更高级的功能成像任务。同时,超导磁共振扫描速度大大加快,以目前业界有代表性的1.5T超导磁共振为例,其颅脑6个序列的完整扫描时间有厂家已经达到仅为3分钟,有效提高医院病人流通量,大大增加医院经济效益。另外,超导磁共振图像信噪比明显优于永磁磁共振,其图像所包含的丰富的诊断信息和小病灶的完美显示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我院目前年收入增长迅速,面对服务地区人群收入的不断增加和日益高涨的对健康的需求,我院的发展必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在23年内我院收入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我们必须在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才能抓住

12、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MR作为高等级水平医疗服务的标准性大型医疗设备,其在我院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纵观国内年收入亿元左右,处于快速发展期的综合性医院,目前普遍选择了1.5T超导磁共振。另外,大家都知道,磁共振在骨关节、颅脑扫描、及神经系统方面,其对于软组织病变的显示和诊断具有常规医疗影像设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术后的复查中MR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骨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这些科室在未来发展中都离不开1.5T超导磁共振的助推。再有,近年来肿瘤发病率一直呈比较高的增长趋势,目前国际国内最先进的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思路是“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这个思路是建立在分子级别的准确诊断的

13、基础上的,以我院目前影像设备装备情况,无法做到明确的肿瘤早期筛查和诊断。众所周知,目前国际国内比较权威的肿瘤早期诊断方法是PET/CT,但PET/CT需要国家统一颁发使用许可证,对医院级别、规模和相关技术人才等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对于我院,批准的可能性非常小。自2006年开始, 在1.5T磁共振的平台上出现了“MR类PET成像”技术,该技术利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水分子运动高度敏感的原理,通过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扫描,能够敏感发现肿瘤的早期病变。经过北京协和医院、哈医大四院等国内数十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的数百例临床病例与PET/CT的比对验证,临床总体准确率超过90,尤其在神经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

14、上更是比PET/CT高出一筹。而且MR类PET成像无需任何造影剂,检查费用比PET/CT低很多,非常适合无法购置PET/CT的医院开展肿瘤治疗后进行早期诊断和术后随访。同时,其较低的检查费用可以开展针对高端集团用户的体检项目,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下表是在北京协和医院完成的临床统计结果。MR类PET成像PET/CT成像原理对水分子运动高度敏感,从分子水平探测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利用18F-FDG探测肿瘤组织继发的代谢异常放射性药物无有肿瘤特异性9050阳性预测值9884.6阴性预测值8040准确性9381.3检查费用2000元/人12300元/人是否医保是否综上所述,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结合未来3

15、5年的发展趋势,1.5T磁共振是最适合的明智之选。3. 什么样的1.5T超导磁共振才适合我院的发展1.5T超导磁共振作为目前主流的以全临床检查为主结合高级功能成像的磁共振设备,是综合性医院的首选超导磁共振平台,也是各厂家的必争之地。其产品林林总总,水平各有高下。那么我们该如何在众多厂家的1.5T超导磁共振中慧眼识珠,找到真正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产品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考察。1. 最新的1.5T磁共振软硬件平台磁共振技术已经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各厂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其软、硬件技术平台也经历了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因此,从技术先进性和未来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必须选择最新软、硬件技术平台的1.5T超导磁共振。否则,花了大笔费用买回来的设备刚刚使用就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对医院和社会都是巨大的浪费。同时,最新的软、硬件平台意味着更好的未来升级能力,随着临床诊断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升级其临床功能,使医院的投资利益最大化。目前超导磁共振具备完整产品系列的三大进口品牌,其最新超导磁共振平台分别为Propeller HD平台(GE)、Avanto 76x32平台(Siemens)、Nova Dual A-Series平台(Philips)。 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在最新的软、硬件平台基础上进行横向的产品对比,从中选择出真正适合我院情况的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