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普通话概述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213531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普通话概述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一章普通话概述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一章普通话概述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一章普通话概述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一章普通话概述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普通话概述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普通话概述资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普通话概述,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交际语言。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原因:一是北京语音音系简明,便于学习。二是北京语音在全国的影响大,推广普及起来比较容易。,一、什么是普通话,注意:作为普通话标准音的北京语音,指的是北京的语音系统,并不是说北京华里的每一个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 1)北京话存在一些土音成分: 太好了;我和你,她和我。 推好了;我旱你,她害我 2)北京话还有异读现象:波浪;教室 2、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是历史的必然。 1)北方话的代表城市北京,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

2、)许多有重大影响的文学作品都是用北方话写成的,在全国流传广泛。 3)说北方话的人口几乎占了全国人数的四分之三。 注意:普通话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主要是规定了普通话词汇取词的基本范围。普通话词汇的选择,是选取北方话区域内通用的词汇,舍弃个别地区偏用的、土俗的词语。如:,娃儿,婆姨,颠儿,撒丫子 3、普通话必须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鲁迅、矛盾、巴金、曹禺、毛泽东 注意: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也并不是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是规范的。 鲁迅:我的初期作品多少杂着一些古怪的字眼,但这不是金子,而是沙砾。我的白话好象小脚放大脚,所以这种白话是不纯洁的不健康的。,二、现代汉语方言,1、北方方言

3、: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西南、湖北、湖南及江西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2、吴方言: 以苏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在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7.2%,分布地域包括上海、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南通的小部分,浙江大部分。吴方言内部也有一些分歧现象,如杭州曾作过南宋的都城,杭州地区的吴语就带有浓厚的“官话”色彩。,3、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3.2%,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湘方言内部有新湘和老湘语的差别。新湘语通行在长沙等较大城市,受北方方言的影响较

4、大。,4、赣方言: 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约3.3%,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湖北省东南一带也属于这一方言。,5、客家话: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3.6%,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的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仍可交谈。,6、闽方言: 现代闽方言主要分布区域跨越六省,包括福建和海南的大部分地区。广东东部潮汕地区,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的一部分,广西的少数地区,台湾省的大多

5、数汉人居住区。使用人口约占汉话总人口的5.7,闽方言内部分歧较大,现在一般将其分为五个次方言: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方言经莆田话为代表。,(7)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它也是香港、澳门同胞的主要交际工具。,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第一、推广普通话可以进一步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人们交际时的困难,有利于社会交际,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团结。 第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传声技术的现代化,计算机语言输入和语言识别问题的研究,都对推

6、广普通话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惯彻执行,国际往来和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进一步推广普通话,可以减少语言交际的困难,促进国际交往。,三、怎样学好普通话,1、要想学好普通话,必须得有决心和勇气。 2、要熟练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知识,苦练普通话的声韵调的正确读音。 3、找出自己方言同普通话的差异、做重点纠正训练。 4、多听多练,学以致用。,四、普通话测试,普通话测试的性质: 1、标准参照性考试; 2、国家级资格证书考试:国家专门机构主持,资格证书全国通用。 3、语言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口语测试,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

7、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16,普通话等级标准 1997年国家语委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它是全国统一的标准,标准规定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六等: 1、一级-标准的普通话 一甲:97分(含)以上,一乙:97-92(含)分 2、二级-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甲:9287(含)分,二乙:8780(含)分 3、三级-一般水平的普通话 三甲:8070(含)分,三乙:7060(含)分,冀语20041号规定:广播影视、话剧表演专业达到一级乙等以上;中文、新闻、外语、艺术(文艺类)、旅游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它专业达到二级乙等以上。,18,第一题 读单音节字词 一、要求 读单音节字词100个,测试时

8、限3.5分钟,共10分。 二、评分标准 1、读错一个音节扣0.1分,读音有缺陷扣0.05分。 2、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含)以上,扣1分。,三、注意事项: 1、保持匀速,切忌时快时慢,掌握时间。 2、没有轻声和儿化。 3、允许及时改读。 4、应试人如漏读整行,测试员应加以提醒。,20,最 灭 特 翁 窜 瑟 罐 票 奉 内 息 呕 萍 绵 汉 旅 抓 辣 均 单 拐 别 蒙 让 苏 本 亩 讨 洽 匆 丸 窟 晶 懂 暖 邪 摁 涯 坦 漫 挤 轮 贼 劣 雄 江 坑 怀 闯 甲 拔 坡 方 工 波 瘸 屯 洼 拦 谋 呆 流 绣 辩 扰 交 矿 皱 耳 远 群 设 日 紫

9、伞 陪 肥 抢 挪 枉 隐 灯 田 影 跟 许 殃 餐 卓 悬 亏 尺 逆 跃 用 害 如 足 词 安,21,第二题 读多音节词语 一、要求 读多音节词语45个,100个音节,测试时限2.5分钟,共20分。 二、评分标准 1、读错一个音节扣0.2分,读音有缺陷扣0.1分。 2、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含)以上扣1分。 3、词语内部读断音节,扣0.5-1分 4、中重格式处理不当,每次扣0.1分,普通话培训教程,三、注意事项 1、保持匀速,切忌时快时慢,掌握时间。 2、注意轻声和儿化,每种肯定有3-5个。儿化有标注,好读;注意轻声。 3、切忌把一个词读断从而发生歧义。 4、中重格式

10、处理恰当。 5、允许及时改读。 6、应试人如漏读整行,测试员应加以提醒。,此刻 亲戚 损伤 奶牛 云雾 鼻梁儿 总结 所以 屈服 权威 语文 吆喝 肆虐 寻常 迥然 念头 茶叶 仍旧 快乐 狭窄 石油 光滑 家属 名牌儿 学制 铁路 儿女 老百姓 笑容 敏感 烟卷儿 外行 法规 跑道 夸张 否认 摸黑儿 判断 村庄 冰川 悲哀 翱翔 身体 尊重 佛经 底版 恶作剧 层出不穷,第三题 朗读短文,一、要求 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共30分。 二、评分标准 1、错(漏、增)读1个音节,扣0.1分 2、声、韵母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1分 3、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

11、2分 4、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5、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6、超时扣1分,,三、注意事项 1、读错了千万不要回头,读漏了也千万不要回过去补充。因为每次语音错误、漏字、添字都要扣0.1分,如果回头就等于错上加错,将扣双倍分。未严格地按照断句朗读扣分。 2、以400字为限,超过双斜线后的错误缺陷不扣分。 3、严格按照语音提示读:语音提示注音的,不按照读算错误。 4、口语中习惯儿化,语音提示没有注音的,有把握的可以儿化,不儿化也不算错;但如果儿化得不对将扣分。 5、标注了儿化而未读出的,算错误。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第四题 命题说话 一、要

12、求 考查应试者在没有文字材料依托的情况下语音、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以及自然、流畅的水平。限时3分钟,共40分。,二、评分标准 1、语音标准程度,共25分,分六档。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10分,分三档。 3、自然流畅程度,共5分,分三档。 4、说话不足三分钟,酌情扣分;缺时1分钟以内,扣1-3分;缺时1分钟以上,扣4-6分;说话不足30秒,本题不得分。,三、注意事项 1、内容要求:言之有物重内容;言之有理合逻辑;言之有文讲修辞。 2、语音要求:做到发音准确和语调自然。 3、词汇、语法要求:避免方言词;少用书面语言;不用时髦语;不用方言句式。 4、自然流畅程度要求:少用长句;减少口头禅;不背稿。,5、准备要求 (1)审题准备-确定中心思想。 (2)框架准备-列好提纲。 (3)词汇准备-找好经典用词。 (4)两头准备-抓好开始和结尾。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普通话水平测试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