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急物流[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210863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应急物流[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论应急物流[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论应急物流[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论应急物流[1]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论应急物流[1]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应急物流[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应急物流[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应急物流地震物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系07物流一班 廖鹏 )(摘要)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地震物流是应急物流的一个分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针对地震这一种自然灾害。对地震救援过程,捐款,救援物资采购,救援仓储,物资运输,配送等环节作出的计划,组织,协调,监控等种种手段,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从而达到挽回最多的经济损失,甚至零损失的目的。 (关键词)地震物流,四川地震,一体化,标准化,体系(正文)一,概况1,四川位于中国中部偏西,长江上游,简

2、称川或蜀,省会成都市。西为青藏高原,东有长江三峡,北有秦岭巴山,南为云贵高原,与鄂、湘、黔、滇、藏、青、甘、陕省区相邻,是联接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天然纽带,四川全省辖7地区,3自治州、13地级市,18县级市,150县,8自治县,面积近5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6%,是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和青海的大省。较多。四川是中国多山省份之一。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46%,除四川盆地底部的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最低的东部长江三峡,海拔仅70余米,而西部最高的贡嘎山则达7556米,二者相差7400米以上,地表起伏之悬殊。 2,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

3、东南缘,区域内主要发育有北西向的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金沙江-红河断裂,怒江-谰沧江断裂和北向东的龙门山-锦屏山-玉龙雪山断裂等大型断裂带(1)。该区新构造活动剧烈,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密切相关,绝大多数构造地震,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是中国大陆最显著的强震区域。注:划红线为受灾区 四川受灾地区图二,地震物流措施1、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建立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的目的在于使应急物流的流体充裕、载体畅通、流向正确、流量理想、流程简洁、流速快捷,使应急物资能快速、及时、准确地到达事发地。各级政府应在应急物流保障机制中起到领导和协调作用,从中央政府到地方自上及下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分工明确,管理、协调和

4、管理应急物资的运输、储存和运输,以实现对应急物流的高效运作。政府应该不断完善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法律,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出台新的法律和法规,以保障灾后社会秩序的稳定,并强制性地动员全民参与到救灾中去;同时,规定政府有权在灾害发生时,无条件征用土地、交通运输设施、相关商用和民用建筑,为救灾工作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保障救灾物资畅通无阻地运抵事发地。2、技术支持平台的构建应急物流技术支持平台的构建是发挥处理机构职能的基础和关键。应急物流技术平台包括通信平台、信息平台、电子商务技术平台,应急物流包装技术,装卸运输技术和物资养护技术等,从而有效缩短应急物资的采购和供应时间。应急物流包装技术、装卸运输

5、技术和物资养护技术要充分体现简洁、快速、稳妥、实用、方便的原则。此外,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的性质,还必须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来参与和指导,保证应急物流的运作过程安全、高效、有序地进行。3、 救灾款项的调拨和筹集救灾款项的筹集是应急物资采购等应急物流关键环节的前提条件。灾难发生前,各级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救灾款项的筹集和调拨办法,并储备一定的资金以备突发性灾害时使用。灾害发生时应当动用一切力量,通过各种途径筹集救灾款项;同时,应当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督察救灾款的使用情况,保障款项用到实处。救灾款主要来自政府的直接拨款,也可以通过企业捐助和个人捐款的方式筹集。4、应急物资的采购应急物资一般用于防止灾害

6、的蔓延和灾后重建工作,也包括灾区民众基本生活物资的及时补充。它的采购量一般相当大,时间上要求比较高。在进行应急物资的采购时,应当开辟多种渠道,主要面向国内企业,必要时通过海外市场采购,保证物资的质量。5、应急物资的运输与配送应急物资对于物资的流动速度要求比较高,通常选择运输途径时节约运输成本的原则已不重要,有效压缩应急物资的运输时间则是关键。应根据物资的价值、数量和对运输条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尽量实现直达运输和联合运输。在灾难发生时,可以考虑开辟一定的绿色通道,保证物资的畅通,比如可以简化海关检验检疫的手续和实行优先运输等。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采取相关的辅助或优化措施,以节约物流成本。

7、民用应急物资应该给予和军事物资同等的优先待遇,保障应急物流的畅通、高效运作。6、应急物资的储备众所周知,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很重视粮食的储备,主要是应对突发性的饥荒等灾害。应急物资的储备关键在于储存仓库的合理布局、修建的数量和容量、物资的种类、长期和中期的储备量以及储备物资的合理维护和有效管理。针对常见的各种自然灾害对救灾物资的要求,应当在灾害发生前做好各种物资的储备。大量的有效物资储备可以大大压缩从灾害发生到救灾完成的间隔时间,减少采购和运输量,大大减少相关成本。我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相当的差距,近些年才加大了储备力度。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反映了我国在医疗物资储备方面的

8、许多不足。因此,应当根据各地区频发灾害的实际情况,储备救灾物资,关键是要合理,过多的储备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但是,过少的物资很可能会使灾害变成灾难。7、应急物流中心的建立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一般扩展比较迅速,通常是区域性的。为了使各类物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送达灾区和救灾机构中去,应该充分做好物资的有效调配工作。因此,合理设置物流中心就显得尤为必要,在物流中心可以将物资进行分拣、包装,甚至简单的加工,可以使得救灾物资有效的分类,在最短的时间内配送到目的地。应急物流中心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专门建设应急物流中心将占用大量的成本,一般地,各级政府灾害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所辖地区的一些物流中心作为备用应

9、急物流中心,在灾害发生时,或者预知灾害时,可以将一些大型的区域物流中心暂时作为应急物流中心进行物资的中转。 应急物流系统结构图三,地震物流措施原则1)机构性质政府工作机构为了保证应急物流的顺利实施,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的运作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府职权,因此在机构性质上应该是一个政府工作机构。它是政府救灾工作的一个执行机构,根据现代物流运作流程,依靠政策法规行使职能和开展工作,专门负责政府救灾物资的储存和运送。2)构成形式信息网络中心由于自然灾害及公共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应该是一个适应性强、功能强大、反应灵敏的信息网络中心和管理中心。它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组织众多普通商业物流中心、企业

10、加盟,并通过一张覆盖于各加盟物流中心、企业的网络系统将其连接起来,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台,组成一个网络应急物流体系,实施信息发布和管理工作。在灾时,应急物流指挥中心通过网络连接,可以根据灾情,灵活抽调各加盟物流中心组成一个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可大可小,如果遇到全国性的灾害,还可以将多个地区性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联网,组成一个全国性的应急物流体系,实施应急保障。3)工作职能管理指导中心在平时,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的工作主要是做好救灾物资的预测、预算,进行网络维护,全面了解各加盟物流中心、企业的情况,并建立供应商档案,了解可能用到的应急物资的生产、分布情况。各商业物流中心、企业进行正常的商业活动,自主经营,

11、在商业活动方面并不受应急物流中心的管理和干涉。在急时,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根据有关政策和应急预案,紧急调用各加盟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设备、人员组建成一个现实的应急物流中心,投入应急救援工作。中心总揽全局,但并不直接从事物资的采购、运输、配送等具体工作,而是将这些任务分配给各商业物流中心去完成。各加盟的物流企业在中心的指挥下具体负责应急物资的筹措和运送工作。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 应急物流的实施往往需要紧急调动大量应急物资,只有使应急物流的流体充裕、载体畅通、流向正确、流程简洁、流速快捷,才能使应急物资快速、及时、准确地到达事发地,这就要求建立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满足应急物流实施的必要条件。1)基础设施保障

12、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对保障应急物流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的作用。物流基础设施包括通讯系统、交通运输网络、物资储备设施和物流信息网络等。通讯系统发达,可以在灾害发生前及时预警,使人们提前做好准备;物资储备设施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坚固和发达可以保障物流网络,使灾害后的救援物资迅速抵达灾区,而且广泛覆盖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使援助到达任何需要的地方;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网络,对于应急物流的实施也是必要的,可以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应急物流信息网络,及时发布灾害情况、运输及仓储的最新信息。一个快速反应和广泛覆盖的物流体系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应急物流的实施效率,减少损失。2)政府协调机制由于应急物流是其社会功能的体

13、现,往往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而在这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状态下,就必然要求政府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和运作系统,对各种国际国内资源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调用;及时提出解决应急事件的措施或指示;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急救灾款项;根据需要,紧急动员相关生产单位生产应急救灾物资;采取一切措施协调、疏导或消除不利于灾害处理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障碍。3)法律保障在应对突发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急物流中的法律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动员机制,也是一种强制性保障机制。如在发生危机时,政府有权有偿或无偿征用民用建筑、车辆、物资等,以解救灾之急。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

14、关的法律法规,如美国的国家紧急状态法,我国也有抗洪法。但从2003年抗击SARS的情况来看,我国应急物流动员仍然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行政职能和在群众自发的基础上的运作,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征用民力的效率不高。4)应急物流预案保障机制应急物流的“应急”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必须着眼于平时的准备,因此,我国应建立全国和省、市一级的应急物流预案,以确保应急物流的顺利实施。应急物流预案的准备包括应急物流硬件和软件准备两个方面,其中应急物流硬件的准备主要包括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资金的准备、设备设施的准备和车船道路的准备等;应急物流软件的准备主要包括应急物流的人员准备、信息准备、应急场景的假定和应急

15、措施的制定等内容。5)“紧急通道”机制在发生突发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建立地区间的、国家间的“紧急通道”机制,即建立并开通一条或者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可有效简化作业程序和提高速度,使应急物资迅速通过海关、机场、铁路、地区检查站等,让应急物资、抢险救灾人员及时、准确到达受灾地区,从而提高应急物流效率,极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1)应急物流指挥体系的建立应急物流的顺利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应急物流的基础保障外,还涉及应急物资的筹措与采购、应急物资的储备与调度、运输与配送等方面,而这些工作需要一个机构来组织协调,才能顺利完成。从我国以往的情况来看,这个协调机构都是由政府根据应急方案从各单位紧急抽调人员临时组成的,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暴露出灾情信息滞后、救援工作效率不高以及严重影响了政府其他工作正常开展等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根据我国的政府结构和物流的运作流程,建立一个常设的、专业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专门用于救灾指挥工作,保障应急物流高效、顺利地实施。2)应急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在应急物流体系中,应急物流配送体系十分重要。纵观历年来我国应急物资的发放情况,都是通过政府工作人员、救灾部队分发给群众的,效率低,分发面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政府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