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瘤的护理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209739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索瘤的护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脊索瘤的护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脊索瘤的护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脊索瘤的护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脊索瘤的护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索瘤的护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索瘤的护理资料(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颅底脊索瘤切除术病人的 术后护理 神经外科,查房目的,学习脊索瘤的病因与病理,掌握脊索瘤病人的护理,熟悉脊索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要点,查房程序,介绍脊索瘤的相关知识 病例介绍 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讨论,概述,脊索瘤为局部的侵袭性肿瘤,常累及斜坡与骶尾部,由胚胎残留或异位脊索形成,可以发生于沿脊柱中轴的任何部位。 脊索瘤较少见,总发病率为每年0.20.5/10万,约占颅内肿瘤的0.15%。,病因,脊索瘤起源于胚胎残留的脊索组织。当胎儿发育至3个月的时候脊索开始退化和消失,如果脊索的胚胎残留在颅底的蝶骨和枕骨滞留到出生后,可逐渐演变成肿瘤。,病理分型,间质型 又称非典型型,占

2、脊索瘤的10%,少数肿瘤可经血流转移和 蛛网膜下腔种植性播散。本型可继发于普通型放疗后或恶变。常在诊断后612个月死亡。,临床表现,颅内脊索瘤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平均可在3年以上 头痛为最常见的症状,约70%的病人有头痛, 有时在就医前即已头痛数年, 常为全头痛,也可向后枕部或颈部扩展。,临床表现,头痛性质呈持续性钝痛,一天中无显著变化。如有颅内压增高则势必加重, 脊索瘤的头痛与缓慢持久的颅底骨浸润有关。,临床表现,1.鞍部脊索瘤 垂体功能低下主要表现在阳痿、闭经、身体发胖等。视神经受压产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力减退以及双颞侧偏盲等。,2.鞍旁部脊索瘤 主要表现在、脑神经麻痹, 其

3、中,以外展受累较为多见。,临床表现可因肿瘤部位和肿瘤的发展方向而有所不同。,临床表现,3.斜坡部脊索瘤 主要表现为脑干受压症状, 即步行障碍, 第、脑神经障碍, 其中, 外展神经损害为其特征。,4、 广泛型:病变范围广泛,超出以上某一类型,甚至延伸至颅底移位区域,据有以上相关类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诊断检查,1.头颅X线平片 有重要诊断意义,表现为肿瘤所在部位的骨质破坏,也常见到斑片状或团状肿瘤钙化。 2.CT扫描 可见颅底部类圆形或不规则略高密度影, 边界较清楚,瘤内有钙化 3.MRI 4.脑血管造影,治疗方法,脊索瘤的传统治疗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对于分块切除肿瘤或非根治性切除者绝大

4、多数术后需辅以放疗。,病史汇报,患者 黄建华,女,56岁,右侧中颅底脊索瘤术后复发。因“右侧中颅底肿瘤术后22年,意识朦胧4月余”,于2011年1月13日入院。患者1988年至2010年间行四次手术,后因意识障碍逐渐加重,于2010年12月23日在我院行“右侧中颅底、斜坡和鞍区脊索瘤手术”,本次为周转入院。出院前患者神志昏迷,瞳孔:左2.5cm 灵敏:右4.0cm 不圆,消失。气切在位通畅,患有肺部感染,中枢性高热。,护理问题,焦虑:与 术后预后不良有关 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中枢性高热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 、气管切开 有关 废用综合征:与意识障碍、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措施,病情观

5、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观察瞳孔和意识变化 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 理,护理措施,心理支持 护士在病人术后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患者及家属在病人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生活质量、家庭和婚姻。容易产生焦虑、自卑、恐惧等情绪,导致失眠,不利于病人的康复。,护理措施,心理支持 护士通过和蔼的语言和与其进行患者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细致耐心的解释说明,帮助病人树立面对现实,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措施,通过角色互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沟通和交流,让病人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康复期。,心理支持,护理措施,高热护理 1.感染性高热 物理降温: 将患着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

6、空气流通处。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及腹股沟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头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 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擦浴。,护理措施,药物降温 遵嘱给予消炎痛栓纳肛。出汗多,勤擦身,勤换衣,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 遵嘱使用有效抗生素。随时观察体温的变化。,护理措施,非感染性高热 亚低温治疗,什么是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概念: 亚低温治疗是利用对中枢神经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冬眠状态,再应用物理方法使病人体温处于可控制的低温状态并维持稳定,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刺激减弱。,亚低温治疗,方法: 药物:冬眠合

7、剂(杜冷丁100mg+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IM或微量泵泵入。 器械:亚低温治疗仪、控温毯。降温速度以每小时1为宜,维持肛温在34-33,腋温33-31。一般持续3-5日。,亚低温治疗,适应症: 广泛性脑挫裂伤、脑水肿、脑肿胀 脑干损伤 GCS小于8分 年龄1870岁 难以控制的中枢性高热。,亚低温治疗,禁忌症: 休克状态,升压药物维持血压者。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脑死亡者是绝对禁忌症。 在3d内瞳孔散大,呼吸停止患者是相对禁忌症。,亚低温治疗,低温冬眠期间,应观察: 观察和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当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压低于100mmHg、呼吸低于10次/分或不规则 时

8、,应通知医生。 观察受冷处皮肤和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情况,定时按摩,防止冻伤。 调整和控制冬眠药物的静滴速度,防止体温过大波动。,亚低温治疗,定期翻身、拍背,防止肺部并发症,并注意动作要轻、缓、稳,以防体位性低血压。 适用鼻饲者,食物温度应当与当时体温一致。 观察冬眠法的并发症,如胃潴留、腹胀、便秘、胃出血、肺炎、褥疮等。,亚低温治疗,停止冬眠疗法时,先分批停用物理降温,再停用冬眠药物,并加盖毛毯,待体温自然回升。每4h复温1左右为宜,使腋温逐渐回升至3637。,护理措施,气管切开的护理 保持病室的清洁,维持室温为1822 C,湿度50%60%。 护士应鼓励并指导气管切开患者有效的咳嗽和排痰,给予

9、翻身拍背,至少2小时一次,必要时给予机械吸痰。,护理措施,保持气切口处的清洁干燥,每天更换2次套纱,用0、05%聚维酮碘消毒,遇到分泌物多时,随湿随换。 遵嘱定期监测血气变化,根据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及其比例调节氧流量。,护理措施,偏瘫的护理 不能翻身的患者要加强翻身,至少2小时一次。 鼓励患者加强肢体功能锻炼,能主动活动肢体的尽量活动肢体,不能活动的患者由护士协助其在床上做肢体被动运动。,护理措施,协助患者穿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足下垂。 严密观察患肢有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症状,如红肿、疼痛、发热等,如发现立即通知医生,并用硫酸镁湿敷。,护理措施,脑脊液漏的护理

10、(潜在并发症) 鼻漏: 及时发现患者脑脊液漏,正常脑脊液为清水样透明液体,如鼻腔有清凉液体流出应考虑为脑脊液鼻漏。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减少人员的流动,减少外源性感染。,护理措施,保持局部清洁,患者鼻漏时应及时用生理盐水棉球仔细擦洗鼻腔血迹及外漏液,防止液体逆流。 观察并记录患者脑脊液外漏的量、性质、颜色。定期做脑脊液培养。,护理措施,避免患者颅内压增高,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打喷嚏等高压气流的冲击,以免加重漏口损伤。 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并及时记录,密切观察有无颅内感染的发生。,护理措施,2.头部伤口漏 心理护理:出现脑脊液漏后,病人高度紧张,担心伤口不能愈合。要向病人解释外漏

11、脑脊液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经医生处理后其状况是良好的。 体位:抬高床头1530,在脑脊液漏未愈合前禁止病人下床活动和伤口压迫。,护理措施,病情观察:后颅窝肿瘤术后的病人,特别要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颈项僵直,定时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 。 预防感染:首先保持伤口干燥及床单清洁,头下垫一次性无菌垫布,如有敷料的潮湿及时更换,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并限制病房的陪探人员。,护理措施,饮食:让病人进食营养丰富的饮食及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营养及维生素,软化大便,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大便而使颅内压升高,不利于伤口愈合。 预防:指导患者术后正确的卧位,防止长时间压迫伤口,尽可能指导患者多健侧卧位,勿过早的剧烈地转动头部,还要避免一些突然增加颅内压的动作。,讨论,颅底脊索瘤由于部位较深,一旦患者出现症状,瘤体已相当大,又因肿瘤邻近重要血管、神经,手术难度大,术后恢复较慢,护理较难。为提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我们要对患者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及多层面的护理,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并促进患者康复。,Thank you,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