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全章复习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209118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轴对称全章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轴对称全章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轴对称全章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轴对称全章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轴对称全章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轴对称全章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对称全章复习资料(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轴对称,小结与复习,知识点回顾,一、轴对称相关定义和性质; 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三、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轴对称; 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五、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六、有关作图问题。,一、轴对称相关定义和性质。,定义,性质,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 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2、轴对称。,(x,-y),(-x,y),若两点(x1,y1)、(x2,y2)关于直 线y=n对称,则 ,n= .,若两点(x1,y1)、(x2,y2)关于 直线x=m对称,则m= , ,y1=y2,x1=x2,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两腰相等,性质,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判定,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五、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性质

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 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条高所在 的直线。,任意角平分线、对边上的中线、和对 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 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 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 等边三角形.,判定,五、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六、有关作图问题。,1、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A,B,E,F,2、作出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D,E,F,L,步骤是:,一、作出每个特殊 点的对称点;,二、顺次连接这些 对称点。,六、有关作图问题。,先求出已知图形中的特殊点的对称点的

4、坐标,描出并连接这些点,就可得到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A,c,B,B,A,C,x,y,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对称图形。,六、有关作图问题。,本 章 知 识 结 构,生活中的对称,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2倍,则三个内角分别为_。,分析:设小角为,则大角为2.,当为底角时, + 2=1800 解得 =450,则2=900,当为顶角时, +2+ 2=1800 解得 =360,则2=720,其内角的度数为450,450,900,或360,720,720.,典例解析,2、小明照镜子的时候,发现T恤上的英文单词在镜子中呈现“ ”的样子,请你判断这个英文单词是( ),(A),(B),(C

5、),(D),A,3、已知点P(2a+b,-3a)与点P(8,b+2). 若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则a=_ b=_. 若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a=_ b=_.,2,4,6,-20,4、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AC=AB+BD.求证B=2C.,E,证明:在AC上截取AE=AB,连结DE,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AC=AB+BD.求证B=2C.,F,证明:延长AB至F,使BF=BD,连结DF,6、已知,如图,于,求证:,E,1、如图,由小正方形组成的“L”形图中,请用不同方法在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2、如图是由1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网格,

6、其中的两个已涂黑,请你再涂黑两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题型1:补充图形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方法提炼:先确定好对称轴,再补画图形。,题型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运用,例1、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垂足为点E.,(1)若A=40,求 DBC的度数;,(2)若AB=12,BC=7, 求BCD的周长;,(3)若A=36,求 证:AD=BD=BC.,1、如图(1),在ABC中,BAC=110,AB、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D、E,那么DAE= . 若BC=15cm, 那么ADE的周长是 .,2、如图(2),在ABC中,AB=AC,A=120,AB的垂直平分

7、线交BC于点D,那么BDCD= . 若AC的垂直平分线又交BC于点E,求证:DB=DE=EC.,针对性练习,40,15cm,12,3、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垂直平分AD,点E是垂足,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CAF.,1,2,3,4,题型3:角的平分线和平行线组合条件,例、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平行于BC的直线分别交AB、AC于点D、E,求证:BD+CE=DE,变式训练,1、若过点O分别作AB、AC的平行线交BC于点D、E,求证:ODE的周长=BC,2、若将CO改成ACB的外角的平分线,其它条件不变,三条线段DE、BD、CE之间有何关系?证明你的结论。,题型4:两个等腰(或等边)三角形共一个顶点,例、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BAC=90, D是BC上一点,DEA等腰直角三角形,DAE=90. 求证:(1)ABDACE (2)EC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