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208176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随着时间的流逝,“住”的变化可谓是各式各样。从“山洞”到木屋,从铆榫木制到砖瓦水泥,建筑的样式真的是层出不穷,然而,无论如何设计我们都不能忽视自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依山傍水,和着地理位置设计出的房屋才能让人住着舒心,考虑了风雨雷电自然灾害建造的“家园”才能长久存在。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是对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城市扩张产生的诸多问题的回应,理性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始终围绕着自然价值观的建立展开论述。以生态学的观点告诉我们无论从宏观方面还是从微观方面来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都会造成不可避免的灾难性后果,向我们强调

2、人与自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指出我们必须把人类看做整个生物界的一分子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屏弃以前以人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从古老时候的“神造万物”到后来的“人定胜天”再到如今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的向我们证实了,人类的生活无法摈弃自然,想要脱离自然独自发展是不可能的,只会招来自然的“报复”。现在,城市化可以说正在不断地壮大,慢慢的代替我们原有的生活环境,然而,这并不代表,人类可以只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森林”中,而无视真正的自然。绿色给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给我们带来安逸的心境,只有混凝土的生活终归是尘埃遍地,让人窒息。因此,我们不但要建立生态价值体系来回归我们的自然,还要将真正的自然融

3、入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把城市的自然面貌的许多组成部分看作是一个为人类使用提供可能的价值体系。此外还需要使人的创造物和自然类型的分析和评价一致起来。城市是一个形式,它是由地质和生物演进而来的,它是自然演进和人的改造适应自然的综合的产物。在确立规划目标的时候应当注重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相结合。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有悖于作者一直强调的“结合”思想。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应当寻求城市特性的基础从自然的特性和人造城市特性中选择有表现力和有价值的对新发展起限制和提供机会的诸要素,这种方式能清晰的向我们呈现城市形式的基础。从设计结合自然这本书中,我们看出在麦克哈格的眼里,城市发展对自然的侵袭是人类自我意识和征服欲的膨

4、胀,并且这种意识主要存在于西方世界。他从宗教的角度剖析了东西方哲学观念的不同。简单说来,西方宗教赋予人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西方的文化和对自然的态度以人为主强调人的地位,这与中国古代帝王思想中的人定胜天可谓异曲同工;然而更多的东方哲学相信人与自然不可分割。自然哺育了人类,我们生活在这自然的庇佑之下,却恩将仇报,最终获利的会是我们么?可想而知,破坏了自然引来的挤兑灾害,最终损失的还是我们自己。为此,麦克哈格对“人类主宰”的世界观的批判是合情合理的。但无论是西方傲慢的以为牺牲自然能换取跟优越的生活的观念,还是东方人认为的以牺牲人类个性而换取自然的和谐发展都是太过极端。人们能在房顶建造花园,能在山坡上

5、建造层叠的房屋,以尊敬自然为前提,发展个性,学会利用自然,创造一个美丽清新的生活环境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在海洋与生存这一章中,荷兰这个依靠水面不稳定平衡的国度在自然与建筑上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通过保护沙丘和采用柔性结构的堤防来对抗海洋的经验,与美国新泽西海岸不尊重生态学规律执意在沙丘上修建住宅并抽取地下水等等行径最终导致飓风来临时海岸线崩溃的反例作对比,在不经意间告知了我们尊重自然和生态学规律、并赋予之法律的威严去执行的重要性。在荷兰,沙丘的形成规律和对海洋的作用,即使是幼儿园的儿童都知道;在美国,不仅哪些宜居这种知识得以生存的地区,甚至连知识界也不信赖这种知识,正不用说在政策上给与考虑。显

6、然,尊重自然和对生态学知识的重视,需要靠政府和知识界的引导。很多关于生态学的观念,即使部分人认为是正确的,也需要各界的努力,成为实际的规划条例,才能有真正有力地保护我们的家园。在我看来,人类的智慧是无线的,我们可以预知风雨,可以在大海高山上前行,吓得了深海去得了南北极,那么,将生活融入自然,让自然成为我们可以利用的有利空间又有何不可。爬满藤蔓的教学楼,傍山而建的奇异图书馆,我们的学校处处都是动植物,一年四季不同花开,生活在其中我们是否曾感受到不适?并没有,即使是南京这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方,我们呼吸道的始终比检测值的空气清新。早在上个世纪中期,保罗就已未雨绸缪地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麦克哈格与保罗索勒里是同一时期的开始关注生态的规划师,在麦克哈格的著作中,对城市问题描述的立足点不同的是,保罗索勒里更加强调现在问题的来源是因为物质主义麻痹人思想的外在原因,而麦克哈格则认为人对自然的破坏来源于自文艺复兴以来的长期的思想,这种思想以人类自我为中心,自私而且狂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原因。作为21世纪的学生,学会创城,也要学会尊敬自然,有效的利用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只有和谐的发展才能让创新真正造福我们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