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中酒精消除速度与浓度推算关系的研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204056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中酒精消除速度与浓度推算关系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血中酒精消除速度与浓度推算关系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血中酒精消除速度与浓度推算关系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血中酒精消除速度与浓度推算关系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中酒精消除速度与浓度推算关系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中酒精消除速度与浓度推算关系的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 23 中国司法鉴定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鉴 定 科 学 echnical PaperT 第一作者简介:卓先义,男,研究员。 酒后驾车是一个世界性的交通安全问题。每年约有 2 5 % 3 0 % 的交通死亡事故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认 定以血中酒精浓度(B A C )为判罚标准。上海市1 9 9 7 年地 方标准“机动车驾驶员驾车时血中酒精含量规定”(D B 3 1 / 2 0 5 - 1 9 9 7 )中规定:血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0 . 3 m g / m l 时驾 驶机动车为酒后驾车;大于或等于1 . 0 m g / m l 时

2、驾驶机动车为 醉酒驾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驾驶员肇事后抽血不 是在案发现场,而是到医院抽血,使得肇事至抽血往往有 一段时间间隔。这就存在如何根据抽血时测定的酒精浓度 推算肇事时B A C 的问题。 酒精自饮用后2 5 m i n 开始入血,3 0 9 0 m i n 后在血中 达最高浓度,随后开始消除 1 。A l h a 2 提出血醇浓度曲线分 为3 期:吸收期的陡急上升到峰点,弥散平衡期的不规则曲 线下降和消除期的直线下降。W i d m a r k 3 认为:血醇浓度达 到高峰后,其在单位时间内的下降速度是个常数,其值约 卓先义1 吴建平2 卜俊1 侯心一2 沈保华1 向平1 刘伟1

3、 (1 .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2 . 上海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 ) 为0 . 1 6 m g m l - 1h- 1。德国人血中酒精消除速度最小0 . 1 g k g - 1h- 1,最大0 . 2 0 . 3 g k g- 1h- 1,所设立的B A C 的推算 值为0 . 1 5 g k g - 1h- 1。G u l l b e r g 等 4 建立了通过单次测定B A C 推算所饮酒量的公式。 酒精代谢在不同种族人群中具有一定差异,东方民族 中约7 5 % 的人缺乏高亲和力的乙醛脱氢酶,因此东方人与西 方人相比,酒精代谢速率具有一定差异。日本人的平均酒 精消除速度为1 1 0

4、 m g k g - 1h- 1 5 。国内沈敏等 6 按中国人习 惯伴菜饮用烈性酒,测得1 0 0 m l 血中酒精消除率为1 2 . 4 2 . 2 m g / h ; 赖江华等 7 认为酒精的代谢符合非线性消除伴一级吸收的一 室开放模型。 本文通过对人体内血中酒精消除速度的大量调查研 究,建立抽血时与肇事时B A C 的推算关系,为准确推断肇 事时的酒精浓度提供依据。 摘 要 目的 研究人血中酒精消除速度与血中酒精浓度的推 算关系。方法 用呼气式酒精测定仪测定9 5 位自愿受试者饮 酒后一定时间内的血中酒精浓度,对时一浓曲线进行分 析。结果 血中酒精的消除符合线性消除规律,消除线性相关

5、系数为- 0 . 9 8 9 0 . 0 1 1 ,最小值为- 0 . 0 9 8 ,最大值- 1 . 0 0 0 ; 血中酒精消除速度为- 0 . 1 4 0 m g m l - 1h- 10 . 0 2 8 ,最小 值为- 0 . 0 9 8 m g m l - 1h- 1,最大值- 0 . 2 3 0 m g m l- 1 h - 1。结论 血中酒精浓度可依据酒精消除速度 - 0 . 1 0 m g m l - 1h- 1 进行回推算。 关键词 酒精;血;消除速度;浓度推算 Study On the Elimination Rate of Blood Alcohol and Estima

6、tion of 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 Z H U O X i a n - y i 1 , W U J i a n - p i n g 2 , B U J u n 1 , H O U X i n - y i 2 , S H E N B a o - h u a 1 , X I A N G P i n g 1, L I U W e i1 (1 . I n s t i t u t e o f F o r e n s i c S c i e n c e , M i n i s t r y o f J u s t i c e ; 2 . T r a f f i c b l

7、 o o d ; e l i m i n a t i o n r a t e ; e s t i m a t i n g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b l o o d a l c o h o l 血中酒精消除速度与浓度推算关系的研究 鉴 中国司法鉴定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24 鉴 定 科 学 echnical PaperT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 1 仪器 德国D e a g e r A l c o t e s t 7 4 0 1 呼气式酒精测定仪(经上海市 计量测试研究院计量合格);A g i l e

8、 n t - 6 8 9 0 气相色谱仪配F I D 检测器;水浴锅。 1 . 2 材料 酒精标准对照品(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生产);白酒:卢州老窖,酒精度为5 2 % (购自超市);葡 萄酒:王朝干红葡萄酒,酒精度为1 1 . 5 % (购自超市);啤 酒:百威啤酒,酒精度3 . 5 % (购自超市)。 1 . 3 顶空气相色谱法与呼气式酒精测定仪法比较 1 . 3 . 1 顶空气相色谱法 ( 1 ) 色谱仪测定条件: 色谱柱为2 m 2 m m 玻璃柱,填料 为5 % C a r b o w a x 2 0 M C a r b o p a c k (8 0 1 0 0 目);初

9、温7 0 , 5 / m i n 升至1 7 0 ,保温5 m i n 。 ( 2 ) 血样处理: 受试者饮酒后一定时间抽取静脉血2 m l , 精 密吸取血样0 . 5 m l 2 分别置于顶空瓶中, 加内标0 . 1 % 叔丁醇 1 0 0 l ,加盖密封,于6 5 水浴中保温1 0 m i n ,抽取瓶内气 体0 . 4 m l 进气相色谱仪测定,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空白血 中添加乙醇对照品同法测定,用两点法计算血样中酒精浓 度。 1 . 3 . 2 呼气式酒精测定仪法 受试者在抽血进行顶空气相气谱法测定血中酒精浓度 的前、后分别进行呼气式酒精测定仪测定,取其平均值与 顶空气相色谱法数据

10、比较。 1 . 4 自愿受试者 共有身体健康的自愿受试者9 5 人。其中男性6 0 人,年 龄为2 0 5 0 岁;女性3 5 人,年龄为2 0 4 0 岁。自愿受试者的 职业有驾驶员、工人和大学毕业班学生。 1 . 5 饮酒方式 每位受试者的饮酒量按其自报酒量, 并按照中国人的习 惯伴菜饮酒,有2 5 人为饭后饮酒。饮酒过程为0 . 5 h 。 9 5 位实验者中5 2 人饮用白酒,其中男性4 7 人,女性5 人;8 人饮用白酒及啤酒或葡萄酒,男性6 人,女性2 人;饮 用葡萄酒2 1 人,男性5 人,女性1 6 人;饮用啤酒1 4 人,男性 2 人,女性1 2 人。 1 . 6 数据采集

11、每位受试者饮酒结束即开始记时,每隔0 . 5 h 用呼气式酒 精测定仪测定B A C 一次,并作记录,连续测定7 h 。 1 . 7 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以血中酒精浓度最大值为消除 起点,相邻点数据下降幅度超过5 % ,则作为消除相处理, 如小于5 % 则作为扩散相处理,并以该点作为消除起点,计 算消除速度。 2 结果与讨论 2 . 1 顶空气相色谱法与酒精呼气测定仪法比较 两种方法测定了5 0 组数据 运用t 检验对两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考虑到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工作量较大,所需费用 昂贵,而用呼气式酒精测定仪则较为简便,且统计表明两 种测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因此,

12、本项目测定数据方法选 用呼气式酒精测定仪法。 2 . 2 自愿受试者饮酒后酒精的吸收 文献报道,酒精在饮用后,2 5 m i n 开始入血,3 0 9 0 m i n 血中酒精浓度达到最高。本实验9 5 位实验者中5 8 位在 1 h 内血中酒精浓度达到最高,2 3 人在1 . 5 至2 . 0 h 内血中酒精浓 度达到最高,1 4 人在2 . 5 h 或2 . 5 h 以后血中酒精浓度达到最 高。这表明酒精的吸收,个体差异较大。 图1 给出了2 例酒精代谢的典型曲线,例1 为吸收期陡急 上升到峰点,然后作清除期的直线下降;例2 为吸收期陡急 上升到峰点,然后弥散平衡期,再作清除期的直线下降。

13、 图1 酒精代谢的典型曲线 酒精的吸收主要在消化道进行,酒精的吸收与许多因 素有关,如人体内乙醛脱氢酶的多少、胃充盈状态、酒浓 度、饮酒量及饮酒速度等。本实验中,8 位饱食后饮酒者, 除1 位B A C 在1 h 达到最高外,其余7 位均在2 . 5 h 以后B A C 达 到最高,说明胃内充盈可延缓酒精的吸收。 鉴 25 中国司法鉴定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鉴 定 科 学 echnical PaperT 另外7 位受试者在2 . 5 h 以后B A C 达到最高,饮酒量均在 5 2 度白酒2 0 0 m l 以上。饮酒量高,B A C 达到

14、最高的时间会延 长,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受试者肠胃内在较长时间内酒精一 直较多,体内酒精一边代谢,一边还在吸收,是吸收和消 除并存的结果。 饮酒量低于5 0 m l 酒精、且胃内不充盈的受试者体内 B A C 一般在酒后0 . 5 h 达到最高。 2 . 3 酒精的消除 2 . 3 . 1 B A C 消除方式 酒精的消除方式,传统认为符合米- 曼氏速率过程。体 内B A C 高浓度时为恒量消除,低浓度时趋于恒比的一级动 力学消除。至于B A C 为何值时消除方式开始转化?有报道 B A C 小于0 . 1 m g / m l ,有报道B A C 小于0 . 2 m g / m l ,本实验中 B

15、 A C 至零前1 h 消除斜率平均为0 . 1 5 1 m g m l - 1h- 1。始终保 持恒量消除, 未见一级动力学消除阶段。 尽管M i c h a e l i s M e n t e r 方程(1 )及赖江华等建立的数学 模型(2 )更能准确描述酒精体内代谢的动力学过程,但其 中的参数K a、Km、Vm等却因人而异,在理论上有重要意 义,在处理是否酒后驾驶的实际应用中却受到很大限制。 一是难以准确测得个体的特异参数;二是不同个体,甚至 同一个体在不同状态下对酒精的代谢也有一定的差异。 对本实验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9 5 例血中酒精消除 线性相关系数为- 0 . 9 8 9 0

16、. 0 1 1 ,最小值为- 0 . 0 9 8 ,最大值- 1 . 0 0 0 。近于- 0 . 9 9 线性相关系数表明,血中酒精消除采用线性 回归分析是合理的。 2 . 3 . 2 消除斜率 9 5 例血中酒精消除斜率平均为- 0 . 1 4 0 m g m l - 1 h - 1 ( 0 . 0 2 8 , 最小值为- 0 . 0 9 8 m g m l - 1 h - 1 ,最大值- 0 . 2 3 0 m g m l - 1 h - 1 ,从 表2 中可看出,9 5 例中有2 例消除斜率低于- 0 . 1 m g m l - 1h- 1 ; 2 例大于- 0 . 2 m g m l - 1h- 1,比较多的人数在- 0 . 1 0 . 1 8 m g m l - 1h- 1之间。 9 5 例血中酒精消除斜率区间范围的人数见表1 。 2 . 3 . 3 消除斜率与B A C 表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