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87434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对顶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1相交线第1课时对顶角及其性质学习目标1. 理解对顶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理过程。3.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推理和计算。重点: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难点:1.在图形中识别对顶角。 2.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推理和计算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观看介绍几何历史的视频,引入本章的相交线、平行线、平移的学习。(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一些几何的历史,激发兴趣,引入本章的学习。)二、复习知识复习角的相关知识三、探究一1、观察剪刀剪东西的过程,两个手柄构成的角和两片刀刃构成的角位置保持怎么的联系?剪刀剪东西的过程中,AOC和BOD这两个角的位置保持怎样的关系?总结

2、得出对顶角定义:两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并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AOC和BOD的边和顶点的特点,从而归纳出对顶角的定义)2、练习:课本117页练习第1题(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判断哪些角是对顶角)3、从图中找对顶角,加深对对顶角的理解(设计意图:本组题目是巩固对顶角概念的,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的要领,同时又用反例印证概念,使学生加深印象。) 4、动动脑、动动手: 你能画出AOB的对顶角COD吗?(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对顶角,再次加深学生对对顶角概念的理解。)四、探究二1、请你猜一猜,剪刀剪东西的过程中,AOC和BOD这两个角

3、的大小保持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能力)2、 用量角器量一量课本P116页图10-1(2)中1和3的度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你能说明具有这种关系的道理吗?(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数据让学生先感知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再进行理论论证加以验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3、观看视频演示:对顶角相等4、得出结论:对顶角相等5、请讨论: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吗?(可以画图举例说明)(先让学生自学,独立完成以上题目后,小组再相互讨论答案,最后教师选派小组代表统一答案,讲解疑难)6、课后练习:第1,2题,第2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逐步熟悉并学会书写格式,并能进行

4、相应的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五、拓展练习1、你能举出生活中包含对顶角的例子吗? 2、图中是对顶角量角器,你能说明用它来测量角的原理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能力,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6、 反思总结,观点提炼 问题: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你还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应在三维目标上谈收获)(设计意图:用三个问题,师生谈话式的交流方式结束本课,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与疑问,、。酌情请学生交流,强调知识学习的过程和结论同样重要,学生通过回答,加强自己反思、总结,将知识进一步升华。)七、作业1、同步:第77、78页 基础练习10.1(一)2、思考题: 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 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多数学生巩固基础的同时,给少数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继续探究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