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和语调一)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186928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气和语调一)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气和语调一)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气和语调一)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气和语调一)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气和语调一)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气和语调一)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气和语调一)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话朗读 -语气语调和语速,一堆堆乌云,象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 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节选自高尔基海燕,一、语气:是朗读中语句“形”与“神”的结合体。 这里的“神”指语句内的思想感情,“形”指 的是语句外在的快慢、高低、强弱、虚实的声音形式。 朗读中的语气是丰富多彩的,常见的有表示陈述、疑问、肯定、祈求、喜悦、赞扬、憎恨、悲痛、冷漠等各种语气,还有申诉、惊惧

2、、激动、思索、亲切、坚信、疑惑等等语气。,如:嗬!好大的雪啊!(表喜悦) 爸,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表请求)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表生气),二、语调:是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它是帮助传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应试者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语调变化多端,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 1.高升调:朗读时,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 2.降抑调:朗读时,注意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3.平直调: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4.曲折

3、调:朗读时由高而低后又高,或由低而后高低。,高升调(用表示) 句子先低后高,句末明显上扬。常用于表示疑问、反问、号召、呼唤、惊讶的句子。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呢?(疑问 作品14号) 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反问 作品25号) 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惊讶 作品5号)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号召 国际歌)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呼喊 海燕) 父亲走进孩子的房间:“你睡了吗?”(表疑问) 世界上还有比这样在敌人的刑场上举行的婚礼更热闹的吗?(表反问),降抑调(用表示) 句子语势先高后低,句末明显下降。一般用在感叹句、祈使句、陈述句中,表示肯定、坚决、请求、感叹、沉

4、重等感情。 “我是唯一的一个找到真金的人!” (肯定 ) “ 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睡觉去。”(坚决) “ 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感叹) “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请求) “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沉重) “干不了,谢谢!”(坚决),平直调(用表示) 句子语势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升降变化。 一般多用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等的句子里。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最典型的是天气预报。如: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记得我十三岁时,和母亲住在法

5、国东南部的耐斯城。 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的河上。,曲折调 全句语调的高低有曲折变化。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 的感情如讽刺、讥笑、夸张、强调、双关、反语、特别 惊异等的句子里。 朗读时先降后升或者先升后降,把句子中某些特殊 的音节特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变 化。 爸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他说你又聪明,又漂亮,又有文化。(由升到降),三、语速 语速是朗读中语流的速度,主要有快速、中速和慢 速.语速的安排与语气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速表 达陈述、思索、喜悦、悲愤等等不同的语

6、气。语速的变 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作品思想感情运动状态的一种反映。 决定语速不同的各种因素: 1.不同的场面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宜用快读;平静、 严肃的场面宜用慢读。 2.不同的心情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 宜用快读;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 慢读。,3.不同的谈话方式辩论、争吵、急呼,宜用快读; 闲谈、絮语,宜用慢读。 4.不同的叙述方式作者的抨击、斥责、控诉、雄 辩,宜用快读;一般的记叙、说明、追忆,宜用慢 读。 5.不同的人物性格,年青、机警、泼辣的人物的言语、动作宜有快读;年老、稳重、迟钝的人物的言语、动作宜用慢读。,语速 朗读速度的转换 朗读任何一篇文章,都不能自

7、始自终采用一成不 变的速度。朗读者要根据作者的感情的起伏和事 物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朗读速度。这种在 朗读过程中实现朗读速度的转换是取得朗读成功的 重要一环。 注意的问题 得快时,要特别注意吐字的清晰,不能为了读得 快而含混不清,甚至“吃字”;读得慢时,要特别注意声音的明朗实在,不能因为读得慢而显得疲疲沓沓,松松垮垮。 总之,在掌握朗读的速度时要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拖”。,作品5 号第一场雪语音提示 必读轻声:伴着 叶子 似的 映着 部分 庄稼 麦子 枕着 馒头 人们 儿化词语:一阵儿 银条儿 雪球儿 雪末儿 注意词语:“雪啊”应读“雪呀” 偶尔咯吱 瑞雪 粉妆玉砌 万籁俱寂 融化 土

8、层深处 供应 四个ABB重叠的形容词语 “毛茸茸”、 “亮晶晶” “蓬松松” “沉甸甸” 中的BB重叠的“晶晶”、“松 松”原调就是阴平;“茸茸 甸甸”可读原调,也可读阴平。,作品5号第一场雪 这是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第一场雪。 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开始还伴着一阵儿小雨,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面上一会儿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就万籁俱寂,只听得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morngrng)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作品5号第一场雪 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xi)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儿。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个话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并不是一句迷信的成语。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融化了的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