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86302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4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西九吉中学 王振影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会正确地画出直角坐标系;2能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并能按照给定的坐标来确定点的位置。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求多边形的面积,一般采用割补法;掌握用”方位角+距离”的方法刻画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4通过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他们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二、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象限内点的特征与坐标轴上点的特征,以及它们特征的简单运用2、教学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一_)回顾本章知识在

2、黑板上画一个直角坐标系,然后回答提问:画坐标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平面被分成了哪几个部分?通过阅读作图和答问,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1)画数轴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横轴与纵轴要相互垂直;第二,横轴与纵轴的原点要重合,即原点就是横轴与纵轴的交点;第三,横轴也称为x轴,以向右为正方向,纵轴也称为y轴,以向上为正方向。(2)坐标平面被坐标轴分成了一、二、三、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3)坐标平面内的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一个有序数对,并且规定横坐标写在前面,纵坐标写在后面。(二)合作交流 例 写出图中A点的坐标。由点A向x轴作垂线,垂足

3、M在x轴上的坐标是2,由点A向y轴作垂线,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1。我们说点A的横坐标是2,纵坐标是1,合起来点A的坐标记作(2,1),横坐标写在纵坐标前,(2,1)是一对有序数对。(三)探究例题,练习提高从同学们感兴趣的象棋说起,考查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问题,印证“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应用生活”的观点让学生明确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内横纵坐标的符号特征。点的位置横坐标符号纵坐标符号在第一象限+-在第二象限-+在第三象限-在第四象限+-在x轴上在正半轴上+0在负半轴上-0在y轴上在正半轴上0+在负半轴上0-原 点003.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面积。(1)由各点的坐标可知各线段的

4、长度,采用割补法,过点C分别向X轴作垂线,向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是E、F,这样三角形ABC被补成了一个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求得。(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研究的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进行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4.用“方位角+距离”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描述方位角时,通常以南北方向为标准写成北偏东(西)或南偏东(西)的形式。四布置作业:见作业题五、板书设计第二象限-+ Y 第一象限+ + 2A(2,1)-2-1O1 2X 第三象限 - -3 第四象限+ -五、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立足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将原本枯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赋予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实际问题中学习知识,力求避免空洞的说教;让学生能在一种自然而然的情境中理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同时在本设计中还力求体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设计,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及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及时地加以总结和反馈,尝试从多角度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意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的渗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