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2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0185175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8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2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8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2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二)(一)1史籍记载,周朝在其八百多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四百多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A大量开垦土地不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下降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保护环境 D秦汉时期不重视对天人关系的探究2“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选项中体现的思想与这一主张属于同一派别的是()A“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B“与朋友交,言而有信”C“人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D“俭节则昌,淫佚则亡”3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

2、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A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宋代理学的影响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4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指出,“天地吾心,万物吾体,皆空理,无实事也”,这只能把读书人引向歧路,而终将贻害生民。这一主张()A批判宋代学者不言事功的迂腐学风 B剖析了宋明理学的思想本质C揭示出宋明理学的虚伪和反动 D主张学者应该关注现实和社会5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的,战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国与国

3、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该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 B“一大片” C独立自主 D“另起炉灶”6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传播洋教,民间随之出现了大量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当时上海等城市流传的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远远多于乡村社会,但是乡村社会的教案却远远多于上海等城市。乡村社会教案更加频繁是因为()A乡村社会出现洋教与传教士 B当时乡村自治体系根深蒂固C城市里洋教与传教士比较集中 D城市里信息传播速度非常慢7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

4、甘宁边区。这反映了()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C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 D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8“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与导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采取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A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促使西方民主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9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下面是该法案颁布后英国济贫院的真实写照:这就是教区给穷人们的住房泥巴糊的墙几乎裹不住腐朽的门框,恶臭让人弊

5、得心慌,笨重的纺车整天悲鸣般吱吱作响,这里的孩子从来没有父母来探望,这里的父母也好似不晓得亲情一样该修正案()A保障了工人的基本生活 B是工人不断抗争的结果C资助了社会弱势群体 D救济思想转变为救济、就业与经济发展兼顾10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苏俄市场上主要流通的货币是19181921年发行的纸币,纸币上印有多种文字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924年末,该纸币几乎完全被排挤出流通市场并于1925年停发。关于该纸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发动社会革命需要而发行 B因流通市场逐步恢复而遭排挤C因违背计划经济模式而终止 D其历程反映了政治斗争的残酷11法国1964年决定与中国建交是受到了戴高

6、乐主义的影响。从此,“两个希望自己把握命运的国家出于摆脱冷战思维的考虑,背靠背站在了一起,相互帮助、相互倚重”。这反映出()A戴高乐主义主导中法建交 B世界格局步入多极化时代C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D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瓦解12在西方近现代文化史上,英国某文学家从写印度的故事和关于英国的诗歌转而创作儿童文学,后来又转向描写野生动物、社会讽刺和关于船舶机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的故事。时人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说:“只有艺术家才能使成人读者对关于动物行为和机器的书读得津津有味。”这一评价反映了当时()A西方社会精神世界面临危机 B进化论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C社会大众对工业文明的赞美 D现实主义文学引发社

7、会共鸣(二)1西汉后期大臣王嘉称赞道:“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东汉初年大臣朱浮也赞叹其时的做法“吏皆积久,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这主要体现了汉文帝时期()A宗法与皇权结合促进了国力强盛 B官僚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中央权威C官吏任用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吏治 D官员久任其职推动国家长治久安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权力工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8、()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C贵族政治解体和官僚政治形成 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3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A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 B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C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 D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4古代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被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二者繁荣的共同原因是()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9、 B商品经济的发展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5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份革命纲领的节录:“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一纲领()A模糊了中国革命发展中的两个阶段 B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C提出了实现革命目标的具体步骤 D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6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听信诬告,判苏格拉底死刑。临死之前,他拒绝了学生和朋友要他逃跑的建议,因为他认为逃跑是卑鄙可耻的,且有违他所遵循的治国理念。这反映了苏格拉底主张()A依法治国 B真知治国C扩大公民的

10、政治权利 D言论自由7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宣布接受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到了1924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则宣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 B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列强侵略中国的加深8据统计,1963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中高频词汇有“调整、企业、国民经济、困难、农业生产”。对高频词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A“调整”的重点是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B“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公私合营C“困难”的根源是“一边倒”方针 D“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遭否定9有人指出,让世界经济为美国经济服务,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为美国人打工,这是美国在20

11、世纪40年代就已经筹划好的如意算盘,而且美国成功地让世界各国纷纷钻进自己设计的“圈套”之中。材料揭示了美国()A提出马歇尔计划的用意 B实现全球霸权的前提C是经济全球化的中心 D充分利用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10列宁主张的“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和“直接的共产主义办法”,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之一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C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 D严峻的国内战争形势逼出来的11学者文安立说,“美苏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和国内结构,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则孕育其中,若非冷战,当今的非洲、亚洲甚至拉丁美洲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该学者

12、的核心观点是()A冷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B冷战是美苏之间的全方位较量C美苏霸权遭到第三世界抵制 D美苏冷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12爱因斯坦羡慕一位集实验者与理论家于一身的科学家能够生活在“幸福的科学童年”时期,这位科学家曾宣称“现在我要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这位科学家()A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B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C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三)1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这表明张鸣认为()A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 B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C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 D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2唐末五代,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故其社会地位并不高。入宋之后,宋朝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关羽的社会地位迅速得到提高。这反映出()A理学整合社会上的价值观念 B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C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D民族融合推动民间信仰变革3北宋李觏明确指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他还批判孟子“何必曰利”的说法太偏颇。王安石也反对以往儒者“耻言理财”的旧传统。苏洵也认为“徒义”是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