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185101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时间:2013年11月15日主备人:武芳参加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主题:黄生借书说内容:教材分析黄生借书说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学内容为: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层层深入表达观点的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读书观。教学目标: 1 . 学习本文提出中心论点并层层深入论证的写法。 2 .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阐明道理的写法。3 . 领会文中所阐述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教学的重点、难点: 1 . 重点 ( 1 )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培养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 2 )

2、 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2 . 难点: 学习课文构思严密,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一、教学设计(一)导入用学生借书读书的经历导入。(拉近文章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为理解文章内容做好铺垫,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用横线标出难读的句子和字。2、 听读,注意用横线标示的地方,并用斜线化难读句子的停顿。3、 学生再次自由读,向同组请教仍然读不准的地方。(提高学生听读能力,学会在听读中培养语感)(三)掌握字词1 . 注音 摩 俟 辄 俸g 2 . 词句补释 书非借不能读: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 惴惴焉摩玩之不巳: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音,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

3、样子。摩玩,摩挲 ( ) 玩弄,抚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起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音g,置放;收藏。 姑俟异日观:姑且等到日后再来看吧。姑,姑且、且。俟,音,等候、等待。异日,日后、将来。 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而,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 3 . 辨音 假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假期 省g 故有所览辄省记 g 节省 二 、 作者简介 袁枚 ( 1716 - 1798 ) ,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清朝钱

4、塘 ( 今浙江杭州 ) 人,著名诗人。 三 、作品简介 1 . 内容: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向学。 2 .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四 、本文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 ( 第1 - 2段 ) 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用摆事实、作类比等方法,列举藏书不读书的情形进行论证。首句是统领句,指明以下的话是对黄生说的。 第二部分 ( 第3段 ) 写自己年幼时和做官以后的切身体会,再次说明“书非借不能读”,这是用谈体会的方法从正反

5、两方面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 ( 第4段 ) 拿黄生与自己相对比,向黄生提出希望,勉励黄生珍惜有利条件,勤奋读书。 第四部分 ( 第5段 ) 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期望。 五 、写作特色1 . 全文构思严密,紧扣中心。2 . 文章夹叙夹议,议论层层深入,含蓄有力的表达了主旨。 3 . 运用对比手法。六 、疑难解析及思路范例 1 .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中的“然”和“然则”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 “然”和“然则”在文言文中都充当连接成分,但一个是词,一个是短语,具体用法也不同。“然天子读书者有几”中的“然”,相当于“

6、然而”“可是”等,表示转折的意思。“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中的“然则”,相当于“这样 ( 看来 ) ,那么”,它紧承上文引出下面的意思。 2 . 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书非借不能读也”。 3 . 根据中心论点,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自己不必存书,只有借书才能“读书也必专”呢 ? 作者写作文的另一个重要意图,在于借“书非借不读也”的观点予以发挥,否定那种耽于安逸、不思进取的行为,勉励青年们正视客观困难,创造条件,在逆境中奋发进取。 4 . 从结构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中心论点的 ? 5 . 从写作方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中心论点的 ? 提示

7、之一:课文第二段从几个角度论证“书非借不能读”这个论点 ? 从两个角度论证:藏书多者,“读书者有几” ? 无书而借书读者,“非夫人之物而强假要,必虑人副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两个角度一正一反地对中心进行论证,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 文中的对比论证还有几处 ? 这几处的对比意在分析哪几方面的问题 ? 作用是什么 ? 七、布置作业 1、巩固本课内容 2、背诵全文。教研总结:主备人总结:黄生借书说是清代进士袁枚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作者就黄生借书一事发表观点,鼓励年轻人勇于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努力学习。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语,能够翻译

8、句子,进而能够理解文章的内涵。按照以往惯例,我会让学生事先做好预习工作:读课文、找词语、译句子、提问题等等,然后回到课堂上进行学习。但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往往会因为时间紧、内容多等因素而忽略学生的预习工作,这样,他们预习作业的利用率就不高,从而导致思想上的不重视引起作业质量的逐步下滑。作为执教老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内容、设置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以更好地进行教学,可否提前一天让他们进行预习,老师可有充足的时间思考等等 总之,本次上课方式的改变力在使学生们能通过新颖、活泼的课堂教学,重燃学习斗志,有信心继续做好预复习工作,掌握所学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成绩!组内老师的建议: 课堂应该交给学生,老师可以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课程的进行,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这样有助于在课堂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增加课堂活动的趣味性。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教学时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