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达标标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184432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文字达标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言文字达标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言文字达标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言文字达标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言文字达标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文字达标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文字达标标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国家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指导标准(达标建设)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考核要点分值1制度建设(25分)A11-1 工作机构C1 有语言文字工作机制,有校内部门分工负责制度。5分1-2 长效机制C2 语言文字工作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校长熟悉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在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中有语言文字工作内容;在用语用字、学生培养、教育实践过程中有关于语言文字使用的规章制度,并有定期检查落实制度;在职务评聘、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制度中,有关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用情况的明确要求。按照规定开设写字课和书法课。建立奖惩机制,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

2、人给予表彰奖励。10分1-3 校园环境C3普通话是学校的工作语言和基本交际语言。校内有永久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标识或标语,学校主页有语言文字工作宣传。重视环境对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熏陶作用,校内公文、文件、网站、宣传信息平台以及名称牌、指示牌、校风校训、标语、建筑物等用语用字符合规范及相关要求,汉语拼音使用规范,外文使用符合标准、规范。6分1-4 经费保障C4 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管理严格、使用规范、效益显著。4分2能力建设(30分)A22-1 规范意识C1 教师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强,学生有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中华文化和语言的自

3、豪感。5分2-2 教师能力C2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纳入教师培训方案,强调培训效果。重视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通过定期培训、综合培养等方式,提高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并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教师普通话水平达标。10分2-3 学生能力C3学生培养目标中有明确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并达到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学生能熟练规范地使用普通话;熟练掌握和使用应知应会的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书写规范。15分3教育教学(25分)A33-1 教学活动C1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教师在授课、教案、讲义、板书、课件、试卷、作业批改等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用语、用字

4、和书写规范。语文教师熟悉、掌握相关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立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案,各学科教学中都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语文课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日常和定期的口语考核。15分3-2 文化传承C2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教学,将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贯穿于各个教育环节。学校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教师自觉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表率;学生有相关兴趣小组或社团,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有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10分4宣传普及(10分)A44-1 法制宣传C1将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列

5、入学校普法宣传教育,网站、信息屏或宣传栏中有相关内容并定期更新。教职工熟悉掌握、高年级学生基本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4分4-2 推广普及C2每年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积极发挥学校在家校互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对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社会研究和实践,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为家长和社会提供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咨询或培训服务。6分5科学发展(10分)A55-1 科学研究C1重视学生语言学习方法研究,有可以指导教育实践的研究成果。研究建立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评价体系,重视并开展学生口语测试评价。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法研究。5分5-

6、2 创新实践C2结合本地和本校实际情况及办学特色,积极探索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新途径、新方法。 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语言文化活动,形成品牌或传统。自主研发语言文字校本课程、教材或教辅材料,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5分说明:1.满分为100分,70分及以上为合格,其他等级要求由各地自行制定;2.指标1-3中,学校名牌、公章等用字不规范的此项不得分;3.指标2-2中,普通话达标率低于98%的此项不得分;4.各地可自行设定加分项目,总分不超过5分。附件3河南省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指导标准(达标建设)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考核要点分值1制度建设(30分)1-1 工作机构 有语言文字工作机制,有园内部门分工负责制度。5

7、分1-2 长效机制 语言文字工作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园长熟悉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在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中有语言文字内容;用语用字、幼儿培养、教育实践过程中有关于语言文字使用的规章制度,并有定期检查落实制度;在职务评聘、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制度中,有关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用情况的明确要求。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坚持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建立奖惩机制,对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15分1-3 校园环境普通话是幼儿园的工作语言和基本交际语言。园内有永久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

8、传标识或标语,幼儿园主页有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园内公文、各式文件、网站、宣传信息平台以及名称牌、指示牌、校风校训、标语、建筑物等用语用字符合规范,汉语拼音使用规范,外文使用符合标准、规范。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氛围,重视环境对幼儿语言文化素养的熏陶作用。6分1-4 经费保障 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管理严格、使用规范、效益显著。4分2能力建设(25分)2-1 规范意识 教师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方针和法律法规,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强。具有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幼儿初步具有规范使用普通话的意识。5分2-2 教师能力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纳入教师培训方案,强调培训效果。重视教师基本功训

9、练,通过定期培训、综合培养等方式,提高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水平,并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教师普通话水平达标。12分2-3 幼儿能力在幼儿培养目标中有语言规范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幼儿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并达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相应的要求。幼儿能够听懂普通话、愿意讲普通话、并能用普通话表达,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8分教育实践(35分)3-1 教育教学 活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均使用普通话,教案、课件等用语用字、书写规范。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注重语言素养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融合。20分3-2 文化传承用适合幼儿的方

10、式方法,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诗词诵读等活动。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将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贯穿于各个教育环节。教师自觉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率。8分3-3 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新途径、新方法,重视幼儿语言学习方法研究,结合本地和本园实际情况及办学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语言文化活动,形成品牌或传统。7分4宣传普及(10分)4-1 法制宣传将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列入幼儿园普法宣传教育,网站、信息屏或宣传栏中有相关内容并定期更新。教职工熟悉、掌握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4分4-2 推广普及每年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展寓教于乐

11、、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发挥幼儿园在家园互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对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为家长和社会提供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咨询或培训服务工作。6分说明:1.满分为100分,70分及以上为合格,80分及以上为良好,90分及以上为优秀;2.指标1-3中,如果幼儿园名牌、公章等用字不规范的此项不得分;3.指标2-2,幼儿园教师普通话证书二级以上达标,如果普通话达标率低于98%的此项不得分。4.各地可自设定特色项目为加分项,总分不超过5分。阳气决定着脏腑的工作能力,而脏腑的工作能力又决定着身体的健康状况和寿命,所以说,想要身体好一点,寿命长一点,就要学会保护好我们的阳气,增加阳气。健康人晒晒太阳,就能吸收到充足的阳气了,但对于老年人和体质特别虚弱的人来说,恐怕吸收来的阳气也不够解燃眉之急的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