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指导手册(试行).doc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00180288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指导手册(试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河北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指导手册(试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河北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指导手册(试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河北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指导手册(试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河北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指导手册(试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指导手册(试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指导手册(试行).doc(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指导手册(试行)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前 言本指导手册是依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先进经验,结合我省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编制而成。目的是规范和指导全省工贸行业企业主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源头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科学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工贸行业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当坚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企业依据相关风险评估方法及风险分级

2、管控标准,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风险辨识、评估,确定风险分级,明确管控层级和管控责任,制定管控措施,形成风险管控清单。企业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结合原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编制事故隐患排查清单,检查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将风险管控措施未落实或失效的作为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治理,确保各类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工贸行业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当与安全设施升级相结合,实施机械防护、上锁挂牌、自动化升级改造等,提升安全设备设施及工艺装备的可靠性、稳定性,提高本质化安全水平;应当与精准化管理相结合,全面细致排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方面的问题,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推进安全生产精准化

3、管理;应当与标准化作业相结合,将风险管控措施分解细化为岗位作业人员的行为规范,开展标准化作业培训,推进岗位标准化作业,提升岗位作业人员安全风险预判能力和控制能力;应当与提升应急能力相结合,全面系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完善应急保障措施,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1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全省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简称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

4、0163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金属冶炼企业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安监总管四2017142号)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试行)(应急厅201917号)风险管理 术语 GB/T 23694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GB/T24353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GB/T 2792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

5、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 330003 基本概念3.1 风险 伴随生产经营活动固有的潜在危险,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组合来表达。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等后果的严重程度。 注:根据GB/T 23694-2013和GB/T 33000-2016改写。3.2 风险点(评估单元)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和系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和系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3.3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危险源的构成

6、: 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注: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3.4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3.5 风险评估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对现有管控措施的充分性、有效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3.6 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3.7 风险分级管控根据风险等级,综合考虑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

7、杂及难易程度等风险控制因素,确定不同管控层级。3.8 风险管控措施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3.9 风险信息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3.10 事故隐患指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是由隐患发展积累导致的,隐患的根源在于风险,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就会演变成隐患,隐患得不到治理就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到一

8、定程度,就会导致事故发生。3.11 隐患排查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极易形成隐患,酿成事故。隐患排查,是以风险管控措施为重点,对其有效性进行经常性核实确认和不断完善,是控制、降低风险的保障手段。企业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3.12 隐患治理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9、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4 基础工作4.1 健全机构工贸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2 明确职责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建设情况,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制,明确各层级职责,层层落实责任。4.2.1 主要负责人职责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履行以下职责: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分

10、级管控体系建设总体方案;组织制定并审核批准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管理制度文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并负责最高等级风险管控,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组织实施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的排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评估,持续改进风险管控措施,有效管控风险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将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并督促落实;保障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所需资金和人力资源。4.2.2 分管负责人职责企业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履行以下职责:负责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相关制度;组织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11、动态管理,监督指导各分厂、车间、单位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组织或者督促有关部门实施风险管控排查,对较大以上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履行具体管控职责;组织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全员责任制考核,具体组织实施安全风险管控评估工作;组织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年度教育和培训计划;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化系统建设等相关职责。4.2.3 安全风险管控机构职责参与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相关制度;参与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相关决策,提出改进建议,督促本单位其他机构、人员履行相关职责;具体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全员责任制考核;参与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教育培训;督促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应当履行的涉及安全分级管控的其他

12、相关职责。4.2.4 分厂(车间)负责人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相关制度;负责分厂、车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监督从业人员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并进行考核;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教育和培训;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4.2.5 一般从业人员执行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相关制度,对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参与本岗位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落实管控措施;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报告;参加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教育和培训;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4.3 健全制度工贸企业应当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目标要求,进行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开发应用风险管控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精准化管理,形成风险管控的制度约

13、束。4.3.1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规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的步骤和方法,主要包括确定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及风险等级判定准则,明确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准则、管控层级确定、 管控措施编制、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保证本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规范化。4.3.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排查制度应明确各层次职责,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隐患整改、验收工作流程等。4.3.3 培训教育制度明确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各基层单位培训教育职责,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全员培训,岗位员工必须熟悉本岗位存在的危险源及相应的管控措施

14、。4.3.4 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明确制定岗位、班组、分厂、专业(职能部门)运行管理考核内容及标准,规范相关信息档案的管理,确定考核频次和考核组织形式,规范监督检查的方法和程序。应将考核结果与评先争优、物质奖励等有机结合,强化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4.4 宣传发动企业必须把全员参与作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一个重要步骤组织实施,充分发动全员积极参与安,可采取宣传栏、网络、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岗位、全系统辨识和管控安全风险的浓厚氛围。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专项培训,使每位职工熟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方法和目的,不断提高全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5、并通过实施激励考核有效推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序进行。4.5 全员培训4.5.1 编制培训计划企业应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分阶段、分层级实施全员培训。组织企业管理层、部门、基层单位管理人员与各岗位人员进行培训,达到企业风险管控培训教育率100 %。应明确培训内容及考核标准,确保每位员工提高风险意识,能够辨识工作岗位中存在的风险,参与到风险评价工作中,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降低风险。4.5.2 培训内容与实施企业应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之初组织全员培训,重点针对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编制的标准和依据进行培训,以及对企业制定的组织机构文件、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考核制度等内容进行传达落实。促使每位职工熟练掌握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标准及实施步骤。企业应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之后,对企业确定的风险信息进行培训。4.5.3 培训考试及考核按照层级、岗位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