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78048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2数轴,2012年参赛课件,1.有理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分类,问题: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0,1,3,7.5,3,4.8,E,D,A,O,B,C,思考:这个图中它表示出来东西方向了吗? 用什么来表示他们不同的方向呢?,怎样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为了使表达更清楚,我们规定向东为正,把 点O左右两边的数分别用负数和正数表示。,我们把正数、0和负数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1、观察

2、温度计,体会数、形对应,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学生观察温度计后回答下列问题:,零上5怎样表示? 零下10怎样表示? 0怎样表示?,思考,右图中的温度计可以看作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直线吗?它和前面我们所画的图(下图)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0,5,5,-5,-10,10,-15,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解读新课,0,1,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1、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0,叫原点;,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的方向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

3、或下)的方向为负方向;,2 3 4,-4 -3 -2 -1,分数和小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如从原点向右3.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小数3.5,从原点向左 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分数,3.5,数轴:,数轴最重要的几点,正方向,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数轴 直线,因此画数轴时要注意以下四点:,画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下列数轴画得对不对?,3 2 1 1 2,1 2 3 0 1 2,3 2 1 0 1 2,讨论,0,1,2,3,-1,-2,-3,-4,4,-1.5,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 的一个点来表示。,例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4、+3,-4,,,-1.5。,解:,-4,+3,0,1,2,3,-1,-2,A,D,C,B,解:,点A表示 -2;,点B表示2;,点D表示-1;,点C表示0;,例2,指出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练一练: 1、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 侧,距原 点的距离是 ,表示6的点在原点 的 侧,距原点的距离是 。,3、判断 数轴上的两个点可以表示同一个有理数( ),6个单位,左,右,2个单位,2、离原点距离为5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5和-5,4、数轴上一动点A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若点C表示的数是1,则点A表示的数是( )。,-2,6、在数轴上,表示

5、数2,2.6, , 0, ,-1 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 个。,7、在数轴上点A表示 - 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 A、 B、 C、 D、,C,- 4,4,5、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表示5与-5的点分别在原点的 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5个单位长度。 C:数轴包括原点与正方向两个要素。 D: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正数和零。,B,分层作业 强化思想,拓展题3,3.(1)(请先在头脑中想象点的移动,尝试解决下面问题,然后再画图解答)一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5,这个点先向左边移动3个单位,然后再向右边移动6个单位,这时它表示的数是多少呢?如果按上面的移动规律,最后得到的点是2,则开始时它表示什么数? (2)你觉得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大小与点的位置有关吗?为什么?,已知有理数m、3、n在数轴上的位置如 图所示,请将m、3、n这三个数用“”连接起来,四、提高技能 迁移新知,解答:如图,3mn,正方向,数轴的三要素,原点,作业:P12 1、2,数轴的引入,使我们能用直观图形来解数的有关概念,这就是“数”与“形”的结合,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我们应注意掌握。,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