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文学发展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变迁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177254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日本文学发展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日本文学发展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日本文学发展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日本文学发展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日本文学发展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日本文学发展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日本文学发展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变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日本文学发展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变迁 在经历了中古时期、近代、现代的发展历程,日本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随着各时代的不同而具有符合当时时代特色的形象特征。纵观日本文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就“女性形象”的发展做一个研究。从封建王朝到资本主义,女性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中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则是本文着重讨论的主题。即从中古时期、近代到现代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变迁。因此,笔者将按发展时期分为中古时期、近代、现代三个部分,结合该时期的社会背景、思潮及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进行分析。 在平安时期(17941185),由于佛教的盛行和封建势力的桎梏,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政治权利被剥夺,以至被排挤出政治和经济领域

2、,退回家庭中并饱受一夫多妻制之苦。封建制度虽然使女性退回到家庭中,却无法锁住女性追求自由的心灵,上流社会中那些在文学和艺术上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用心灵之笔记录下她们自身的痛苦以及发生在她们身边的生活悲剧。因此,女性,尤其是贵族女性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紫式部天资聪颖,出身于名门世家。长德四年,式部和山城守藤原宣孝结婚。结婚时,宣孝已40有余,妻妾数房,有同式部年龄相当的长男隆光等几个孩子。婚后第四个年头,即长保三年4月,宣孝病亡。年轻寡居的式部在不安和忧郁中开始了源氏物语的写作。宽弘2年或3年,式部被选拔入宫,侍奉藤原道长的女儿,一条天皇的中宫彰子。她因为通晓日本书纪而受到一条天皇的称赞,

3、被送予“日本纪之局”的绰号。宽弘八年,父亲为时被贬为越后守,弟弟性规赴越后途中身亡。长和二年,她辞去宫中女官职务,翌年故去。 源氏物语围绕着源氏父子刻画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如桐壶、空蝉、夕颜、紫上、胧月夜等等。源氏物语不是以容貌娇美、门第高贵的“上品”女性为主人公,而是重点描述那些富有感受性、同情心和理解力的“中品”女性。而在众多的女性中,紫上作为“理想女性”的形象,她的性格特点则更能突出在中古时期日本文学中女性的形象特征。 紫上因酷似藤壶,从小就被光源氏抱回家中进行调教。待紫上成人后,她更是享受着位压群芳、独树一帜的来自光源氏的恩宠。但表面看起来风光无人能及的紫上却必须要隐忍着丈夫光源氏的四

4、处留情、偷香窃玉。紫上宽容大度、泰然处事,表现了一种“忍并顺从”的态度。结合紫式部的自身经历而谈,一夫多妻制的现状使得女人的地位卑微,人前的风光倒不及人后的泪水与苦涩。嫉妒、记恨接踵而至,然而在紫式部塑造的紫上身上,我们只看得到她的娴熟美丽、优雅大度、对丈夫的体贴入微,但这并不代表紫上就不计较、不在乎这些事情。面对现实婚姻中的与众人共事一夫,当心中期望的与一人相伴相依一生的婚姻逐渐成为理想甚至是空想时,紫上选择接受现实,却不向现实妥协。这一点,则是在当时封建婚姻对女性不公的背景下,最为进步的女性性格的代表。紫式部创作的紫上,宁愿最后出家、放弃荣华富贵的生活,也要恪守着自己内心对感情的忠诚,从一

5、而终。紫上温婉如水的外表和坚定似铁的内心与同时代的其他女性相比,显得尤为特殊。对于女性地位低下的声讨、女性心理的摸索、女性形象的塑造,紫式部与同时代的女性作家比较而言,则表现得更加进步。其实就某个层面而言,紫式部将自己的遭遇移植到紫上的身上,通过紫上的抉择、内心挣扎表现出自己作为一名女性对封建伦理的不满和对女性地位低下的抨击。紫式部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具有中古时代少有的个性意志和人性深度,从而更能表达作者的人生观和创作意图。通过对紫上这一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古时代的日本文学中,在紫式部的影响下,女性形象逐渐摒弃了遇苦打碎了牙往肚里咽、嫉妒如仇、不敢尊重自己内心的软弱一面,而是大胆地面

6、对现实、面对内心,成为自己的主人,不再被现实和封建势力打压。 日本近代文学始于1868年明治维新,至20世纪20年代初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兴起止。明治维新运动的开始促使日本政府自上而下地提出“文明开化”“殖产兴业”等口号,进行一系列改革。但是由于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势力仍然顽强地存在,因此形成了政治上封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联合,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封建农业经济并存,但广大人民并未从中受益,却深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在此背景下,日本近代文学的一个表现主题则为解放人性和确立自我,而女性的自我与表现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近代日本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相比中古时期的而言,更多了一份自信感和优越感。

7、她们不愿再受到来自父系社会的压迫,而是勇敢地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用自己的方式向当时的世界说不。中古时期的紫上,外表温婉大度,但内心却极度地抵制和反抗父系社会对女性的压迫。隐忍的性格让她没有公然地与现实进行抵抗,只能在消磨完自己的耐心与爱之后,带着失望与落寞远离凡尘。而近代文学中的女性,则多了份勇敢,如日本近代文学家有岛武郎的一个女人中的主人公早月叶子。主人公早月叶子是在明治时期西方思潮不断袭来时,对自我产生重新认识,并开始自我觉醒的一位女性。她意识到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卑微,但同样也意识到公平对女性的重要性。与紫上的温文尔雅不同,早月叶子被塑造成一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对生活富有激情的女性。在人物

8、塑造上,突破了日本传统女性的性格特征。而早月叶子一系列的经历,在当时众人看来是放荡、迷乱的。作者通过早月叶子这一形象反映了女性渴望自我解放和挣脱封建束缚的心声。然而早月叶子短暂的一生在某种程度上也映射出了女性在最初追求自我时所遇到的困难和牵绊并不是一时所能解决的。但相比早期的女性形象而言,近代塑造的女性形象举止更为大胆与开放,思想更加先进。笔者认为,倘若将日本早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称为复苏的话,那日本近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可称为复活。她们有血有泪,勇敢奔放,在追求自由和解放自我的道路上像一朵朵绚丽的烟花,短暂易逝,但却留下了最美好的一面。 进入现代的日本文学,以无产阶级文学和新感觉派文学为标志。而

9、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具有研究和探讨的价值。从伊豆的舞女中的舞女到雪国中的驹子,在她们身上已看不到为了自由、个性而寻求解放的影子,而是更为进步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和精神上的充实与愉悦是这一时期日本文学女性形象的一个特征。巧合的是,舞女和驹子的社会地位都较为卑微,但她们却是满足、开心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少女特有的纯情、娇羞、简单在作者笔下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如果说一个女人中的早月叶子是在无目的地撞击封建的围墙,那么伊豆的舞女中的艺人和雪国中的驹子则是有目的地向自己想过的生活而努力。在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由柔弱到坚韧,而自我意识的突破与提高经历了较为缓慢的发展阶段。直到现代

10、,女性人物才发展成为除了突破禁锢自身的封建枷锁外,更具有完善的人格的全面形象。 按照时间轴线的发展,我们分别列举了日本中古时期、近代和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在分析人物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日本文学发展过程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变迁:从日本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压抑,及其本身的隐忍发展至尝试寻求突破自己的方式,但无奈被现实粉碎,再到在精神层次满足自己,愉悦自己。这一系列的发展和提高,从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在文学方面,也体现了在日本这样一个国家里,对传统女性的重新定义和思考,对新时代女性个性宣扬、独立成长的肯定和赞扬。 参考文献: 1方汉文.东西方比较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郁龙余,孟昭毅主编.东方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肖霞等著.全球化语境中的日本女性文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闫畅 重庆大学 )阳气决定着脏腑的工作能力,而脏腑的工作能力又决定着身体的健康状况和寿命,所以说,想要身体好一点,寿命长一点,就要学会保护好我们的阳气,增加阳气。健康人晒晒太阳,就能吸收到充足的阳气了,但对于老年人和体质特别虚弱的人来说,恐怕吸收来的阳气也不够解燃眉之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