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不良行为论文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176095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清不良行为论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认清不良行为论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认清不良行为论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认清不良行为论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认清不良行为论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清不良行为论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清不良行为论文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清不良行为北京金隅科技学校 王苏玲摘要 职业道德与法律为我校中职生一年级第二学期所授课程,所授班级有轨道1605,轨道1606,动漫1604,机电1601(3+2),数控1675,数控1606(3+2),数码1605,都是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没有涉及太多法律知识,在从普通教育转为职业教育的过渡期,学生对法律条文认识尚浅,法律意识较为薄弱,法律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本课程属于德育课程之一,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现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教育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凸显。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型人才首先必须保证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而中职生对自己行为的认知

2、较为模糊,本课内容着重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界定,使得学生有清晰明确的认识,能够认清不良行为,加以杜绝,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关键词 不良行为 德育教育一根火柴棒价值不到一毛钱,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元,但是一根火柴棒却可以摧毁一栋房子,可见微不足道的潜在破坏力,一旦发作起来,其贻害无穷,无物能御。一根火柴棒,是什西呢?它可能就是:一次小小事故,一次不良行为,一次违法行为,一次犯罪.试问同学们检查自我随身携带几根火柴棒?不良行为的含义: 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通过播放微电影如果预防青少年犯罪题材,请同学找出其中存在哪些不良行为,对于所找出的不良行为进行分类,哪些属于轻度不良行为,中度不良行为,重度

3、不良行为。 一、轻度不良行为: 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轻度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对其相关群体及其个人的危害上,损害班级荣誉,破坏同学关系,爱搬弄是非,制造错误言论,不做广播操等。又如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上课“讲话”违反课堂纪律、值日生没有尽职尽责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 二、中度不良行为: 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吸烟、酗酒、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

4、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1.吸烟、酗酒、旷课、夜不归宿 之所以把吸烟作为不良行为加以预防,一是由于未成年人无经济来源,为了达到吸烟的目的,他们会想方设法弄钱。从司法实践来看,少年因吸烟而诱发的盗窃、抢劫犯罪屡有发生;二是吸烟容易诱发不良交友,从目前少年犯罪的特点来看,95%以上为共同犯罪,他们结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吸烟远离了正常群体的交往,而在这里找到了适度的心理平衡和共同的兴趣。有的未成年

5、人犯罪恰恰是从吸第一支烟开始的。另一个更严重的倾向是,一些不法商贩和毒贩勾结,在烟卷中注入毒品,采取零卖、赊账等方式,向未成年人兜售,致使一些孩子不知不觉染上了毒瘾。有逃学、旷课、夜不归宿行为的人不外乎有几种情况:A,是学习较差,对自己已经失望;B,是受家长、教师的批评;C,是受社会上不三不四哥们的拉拢,经常在外游乐。由于他们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加上脱离家长、学校的监控,往往容易走上歧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6条规定:“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所在的寄宿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的同意,或者在24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及

6、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2.携带管制刀具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条规定: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强簧刀或其他管制刀具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警告,严重者依法制裁。这些刀具之所以禁止携带,因其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携带管制刀具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件,特别是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阶段,精力旺盛,但由于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淡薄,争强好胜,行动盲目而不计后果,携带管制刀具,极易一时冲动,酿成不该发生的悲剧。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讲文明礼貌,待人恭敬谦让,已成为时代风尚。要求我们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抛弃动辄动手打人,出口骂人的不良行为。如果从小养成了这种不良行为,危害无穷。好多犯罪分子从小染着

7、了打架、怒骂别人的不良行为。李强16岁时,在一次体育足球比赛中,因为哥们义气与足球队长结怨,以致大打出手。李强打不过对方,急红了眼,掏出羊角刀,从背后将足球队长扎死。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李强因琐事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他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经法院调解其赔偿被害人致伤损失费、丧葬费等人民币14万元,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4.向他人索要财物发展成抢劫有的孩子养成一种不良习惯,想要什么就非得到不可。如果家长不答应,他可能不择手段去索取,父母往往还蒙在鼓里,直到孩子触犯法律。有这样一件少年刑事案。被告人陈晨17岁,为庆祝自己生日,陈晨与同班16岁的李新商量抢钱。当天中午1

8、2时半左右,陈晨终于发现了“猎物”,有两个像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向他们走过来。两人心照不宣的拦住了小同学的去路,威吓并殴打他们,从他们身上强行劫走103元钱。第二天,陈晨、李新上课时被民警抓获了。法院查明:陈、李二人使用语言威胁和暴力手段抢劫他人钱财,其行为均已构成抢劫罪。陈晨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547天),李新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5.偷窃、故意损坏财物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为。青少年中有的不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看到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很羡慕,而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非法去窃取公私财物。一些未成年人因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平常喜欢贪点小便宜,从拿人家一本书

9、、一支笔、一块橡皮开始,逐渐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故意损坏财物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日常生活中的故意损坏财物,多出于报复的动机,你对我不义那我就将你的财物损坏,使你生活不好或叫你破破财等。青少年中多出于嫉妒或寻找刺激,而偷偷地把别人的东西损坏。这种行为既损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行为严重的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6.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行的营业性歌舞厅、网吧等场所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主要有如下几种:网吧、营业性歌舞厅、酒吧、夜总会、通

10、宵影剧院;带有赌博性的娱乐室、游戏厅;台球房;卡拉OK厅和电子游戏厅不能向中小学生开放。未成年人识别能力较差,缺乏社会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进入这些场所易受到负面影响。另外,这些地方往往是不法分子浪迹的地方,经常去这些场所随时有可能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三、严重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一般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毒、注射毒品;(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

11、。观看视频,总结不良行为的种类。让同学们课后查找学生违反严重不良行为的恶劣后果的案例,并于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中职生正值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一方面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一方面学习职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他们对各种社会信息反应更为敏感和直接, 而道德观念与法律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日常行为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 在德育教育中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要学会对不良行为说拒绝。如果不能认清不良行为,不加以遏止,则可能会演变为严重不良行为,进而发展为一般违法犯罪,最后恶化为严重犯罪直至进入监狱。所以,只有认清不良行为,才能加以杜绝,才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创新点深入剖析不良行为,让学

12、生认清其危害和严重后果。1.以社会热点为例,教材与现实衔接。使用社会中热点案例,利用视频等材料,吸引学生兴趣与课堂注意力。学生甚至要求去参观少年管教所,课堂实效性较好。2.以实践为落脚点。本节内容与学生的年龄和生活习惯联系密切。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为实践服务。教育和警示学生从自我开始,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真正起到德育课应有的作用。参考文献1 刘利国.中学生不良行为矫正之我见J.教学与管理,1989年6 期2 李刚.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原因及矫正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0年5 期 3 吴晟晟.高职院校学生不良行为矫正教育模式J.群文天地月刊,2009年10 期 4 杨照华.预防青少年犯罪源于学校对不良行为的矫治J法制博览刊 ,2014年11期5 胡风云,崔绪芳.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心理咨询及其行为矫治J护理研究,2003年1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