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钢筋笼上浮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173626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桩钢筋笼上浮的原因及处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钻孔桩钢筋笼上浮的原因及处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钻孔桩钢筋笼上浮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桩钢筋笼上浮的原因及处理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笼上浮的其他原因分析 (一)操作不当 1、钢筋笼的上端吊筋在孔口未固定牢,当提升导管时容易被导管挂住而一同提起,从而导致钢筋笼上浮。 2、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当混凝土面上返到达钢筋笼底端时,由于导管埋深较浅,混凝土灌注量相对过大,导致混凝土上返速度过大,产生很大的上冲力,从而托起导管和钢筋笼上浮。 3、当混凝土面和导管底端都进入钢筋笼内之后,如果导管埋深过大,将很容易造成钢筋笼上浮。 (二)混凝土品质差 由于初灌混凝土一直处于钻孔内已灌注混凝土的上部,一旦混凝土出现易离析、初凝时间短、坍落度损失大等质量问题,时间稍长就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变差,使上部的初灌混凝土出现凝固的趋势。当流动性差甚至

2、凝结的混凝土面接触钢筋笼底端时,极易托起钢筋笼上浮。 (三)地层条件不利 当地层中存在粉细砂层时,若泥浆密度偏小,塌落的粉细砂则会铺在混凝土面上,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垫层,垫住钢筋笼。随着混凝土面的上升,同样会托起钢筋笼一起上浮。 防止钢筋笼上浮的具体措施 根据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笼的受力状态和上浮原因的综合分析,结合工程实践,采用下述措施可有效防止钢筋笼上浮。 (一)机具控制 1、用活动刚性压杆固定钢筋笼。施工前,用直径为d、长度为L、上端以钢筋焊接成长度为a且均分为若干小段的“笼头形”距离调节段的钢管制成压杆。a调节段长度,均分成若干段; l钢管长度;d钢管直径。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首先

3、将两根钢管对称地下到钢筋笼顶的预留筋中,随同钢筋笼和吊筋一同下入钻孔内。当钢筋笼下放到位时,根据控制标高的要求,另用一根直径较小的钢管穿过压杆上端的调节段,并将其两端在孔口固定。当混凝土灌注使钢筋笼上浮时,钢管就会通过笼顶的“笼头形”距离调节段向钢筋笼提供下压力(人为加压),使钢筋笼处于受力平衡的状态,从而使钢筋笼无法上浮。 2、当钢筋笼的直径减小时,会降低钢筋笼的上浮速度,使其不易发生上返。但是,混凝土浇注用导管的直径又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若太小,将无法满足混凝土灌注时初始浇灌量和浇灌速度的要求;若太大,将会使导管外壁与钢筋笼之间的环状间隙太小,极易发生挂笼。此外,应特别注意的是,导管接头

4、应尽量少用甚至不用法兰连接。(二)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及灌注规程 1、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初凝时间应符合质量控制和灌注时间的要求。 2、合理控制导管和钢筋笼的共同埋深。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部时,应控制导管的提升高度,使其不超过0.85m/min,或减少混凝土的出料量,以降低超压力;当混凝土面已进入钢筋笼时,应尽量减小导管埋深,边提升导管边灌注混凝土。当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1-2m时,导管埋深应控制在2-3m之间。 3、合理控制混凝土上返速度。在混凝土面没过钢筋笼下端面之后,要将导管的埋深始终控制在最小埋深(1.0m)以上,不能将导管底端提到笼内时,应通过减少混凝土的出料量来降低混凝土的上返速

5、度。(三)泥浆控制措施 1、在混凝土灌注前,应先通过置换孔内泥浆来进行清孔作业。为了满足泥浆含沙量的要求,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泥浆置换,这就要求泥浆池的容积具备一定的规模,以保证能及时供给足够的新鲜泥浆,使孔内残留的岩粉和钻渣能够尽量随泥浆排出孔外,以免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垫层”,从而避免托起钢筋笼上浮。 2、为了保持孔壁稳定,避免发生掉块或孔壁坍塌等现象,进而避免在混凝土面形成“垫层”,在施工中和混凝土灌注前,应合理控制泥浆的密度、粘度和滤失量。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优质膨润土造浆,其加量为10%。同时,加入3%SMP-和1%LV-PAC,能够有效降低泥浆的滤失量,提高泥浆的粘度。 造成钢筋笼上浮的原因主要包括技术操作不当、混凝土品质差以及地层条件不利等方面。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压住钢筋笼的活动压杆对控制钢筋笼的上浮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焊接了“笼头形”距离调节段,能够根据混凝土标高的要求灵活调节钢管的安装位置,继续固定钢筋笼。此外,还应合理控制钢筋笼和导管的共同埋深、混凝土上返速度、导管提升速度以及泥浆密度等。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钢筋笼上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