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意 志,一、意志的概述,意志是人为实现预定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并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许多富有成就的人,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的重大的发展,起作用的不仅是他们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气,他们的聪明才智往往是在战胜挫折和失败中得到运用和发展的人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行动,都属于意志行动意志的特征:,自觉目的性—主要特征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核心 以随意动作为基础,意志与认识的关系,1 认识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2、意志对认识过程具有反作用意志与情感过程的关系,1 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和支持作用时,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人行动的动力 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和削弱作用时,这种消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如对学习抱漠不关心的态度,学习中的畏难情绪,骄傲情绪,焦虑情绪都会妨碍意志行动的执行,动摇和削弱人的意志 意志可以调节,控制人的情感 胜不骄、败不馁,情感服从于理智二、意志行动过程的分析,意志行动有其发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包括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等环节一)采取决定阶段,动机斗争,人的行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并指向一定的对象人的行为动机往往以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并且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动机几种动机相互矛盾,就形成了动机斗争从形式上看,动机斗争分为三类,1)双趋势动机斗争双趋冲突) 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称双趋冲突 2)双避式动机斗争(双避冲突) 指必须有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例如 3)趋避冲突 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 4)多重趋避冲突,从内容上看,可把动机斗争分为两类:,1)非原则性动机斗争 指与社会道德关系不大的动机斗争 2)原则性动机斗争 指与社会道德准则相关的动机斗争例如毕业分配时,原则性的动机斗争,往往引起激烈的内心冲突确定目标,目的确定与动机的取舍是相随而行的 目标是指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目标越明确,人的确良行动就越自觉,目标越远大,它对行动的动力作用越大,目标社会主义越深刻,被这一目标所做起的意志力也越大 目标确定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同时也反映了出一个人的世界观和道德水平。
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目的确定之后,必须考虑如何实现这个目的,为了实现目的,必须选择正确的行动方法和合适的行动计划二)执行决定阶段,作出决定之后,便过渡到执行决定,进入实际行动,这一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关键,动机再高尚,目的再合理,手段再完善,如果不运用意志力付诸实施,那么一切都是空条件: 1、要有一定的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紧张性,有时要忍受痛苦和折磨 2、克服消极的立志品质的干扰 高尔基:“哪怕是对自己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自己变得坚强起来 3、随时准备克服外来阻力 4、能够克服各种诱惑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清三、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衡量一个人意志坚强与否的尺度,它主要表现在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四个方面独立性(自主性):指一个人不屈服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而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果断性 相反的是:优柔寡断 坚定性(坚持性):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位执行决定而努力 自制力: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意志的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无一的,而是在生活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有意识培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