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精典解析(级别与分解)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152324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缠论精典解析(级别与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缠论精典解析(级别与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缠论精典解析(级别与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缠论精典解析(级别与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缠论精典解析(级别与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缠论精典解析(级别与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缠论精典解析(级别与分解)(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缠论精典解析(级别与分解) 标签: 转贴 2010-04-10 15:45 、中间的紫框所在的位置是由三个小蓝框中的三个小盘整重叠区间扩展而来,我们完全可以不去探讨这样设定的扩展是否符合定义,只要知道这的确是个价格相对密集的交集区间就行了,那就可以以这个紫框为参照判断两边的走势类型力度,这就是蓝箭头和的比较了。这里要注意蓝箭头没完全走出来前是要选择蓝箭头中的部分相应段进行比较的,这样比较的级别才能对应,力度对比也能有保障。、当蓝箭头破坏与蓝箭头比较的背驰段时,用红作为枢纽比较红和发展中的红之间的力度就比较合理了,这时也不用拘泥于红这段的级别问题,就把它当作一个两段走势类型之间的连接就行了。缠说

2、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没有趋势,没有背驰”,这不只是说只有趋势才有背驰的意思,而是强调必需找到两段可比较的走势类型才能比较它们之间的力度是否有背驰。设定中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你以此为中心找到两段可比较力度的走势类型。以五分钟走势类型为操作级别的为什么尽量避免参与五分钟中枢的震荡,因为在你的操作级别前提下,五分中枢震荡找不到可比较力度的两段走势类型。当然,在熟练的操作中,操作级别不是死板的,而应该富有层次和变化,这是另一个话题了。补充一个走势类型力度比较连接定律:连接两段可比较力度的走势类型的可以是任何级别的走势类型。好的分解是什么?好的分解就是能转化为买卖点的分解,然后你再根据这些买卖点去选

3、择实际的操作点。级别对应不是简单地相等。一段走势的结构越复杂,级别往往越大,力度就越弱,弱到背驰就级别扩展了。反之就是结构越简单,住住级别越小,力度越大,跳空的级别最小,力度就最大。所以力度参照段(前段)和操作段(后段)的级别对应关系是:后段级别等于或大于前段级别才有比较的意义,如果后段级别暂时小于前段级别,那就找前段的一部分作相应级别的比较,或者另找更合理的连接。设定中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你以此为中心找到两段可比较力度的走势类型。以五分钟走势类型为操作级别的为什么尽量避免参与五分钟中枢的震荡,因为在你的操作级别前提下,五分中枢震荡找不到可比较力度的两段走势类型。级别才是缠论中的定海神针

4、 一、 级别是走势生长自然产生的东西,和时间无关。这和趋势理论中基本趋势、大趋势和小趋势以及波浪理论中的大浪套小浪是一个道理,描述的是一种事实。而在缠论中要想不被缠晕,首先就要确定你的操作级别。假设你的操作级别是5f,你要做的就是找到最近的一个5f中枢,围绕着它寻找买卖点。而一个5F中枢的买卖点有三种可能,也就是1、2、3类买卖点。1、2类买卖点出现的条件是该5f中枢是一个5f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如果是买点的话那就底背驰,然后就是这个5f趋势,也就是走势类型结束了。然后就要发生5f的反弹。那么从一个大的框架下看,5f的走势要么出现在一个大级别的盘整中,要么出现在一个对两个大级别盘整的连接中。无

5、论哪种都会面临着更大级别的中枢,更大级别的走势,于是很多人就晕了,忘了自己的定海神针。其实这时,你要关注的不是什么中枢扩张,那和你的操作无关,你要关注的只是下一个5F走势,这个5f走势是盘整还是趋势,不管怎么说一定会出现一个5f中枢,针对这个中枢你可以找到下一个买卖点。买卖点也是有级别的,3从某种意义上说比1、2低一级。一定要记住你拿的是多大倍数的放大镜,否则真的会晕的。二、假设你理解了级别的概念,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出各个级别的走势。由于时间、精力等等限制,我们无法从最低级别的分笔图开始逐级的找出各个级别的走势,所以我们只能从一个相对高级别的K线图开始我们的走势寻找之旅,而一个高级别的K线图

6、上非常有可能可以看到该级别上下其他级别的走势,这就给分析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因为你无法判断走势的级别。有鉴于此,缠给出了一个从K线开始-笔-线段的手段,帮助你去抽象出特定级别的走势。也就是说,你在任何级别的k线图上都可以通过该手段找到该级别的次级别走势,也就是那个线段。那么现在问题就好办多了,你可以找到此级别的走势,得到你的操作级别的中枢,你就可以开始你的操作了。很多人致力于把特定级别的笔与次级别的线段对应起来,其实这是没必要,也没什么意义的。走势是客观存在的,而笔和线段不过是你为了方便在上面画的辅助线,在不同的级别上的辅助线本没什么绝对的对应关系,何必纠缠于此?三、前面我们谈到了你首先要理解级

7、别的概念,然后如何利用分型-笔-线段去抽象出操作级别的次级别走势,进而找到中枢进行操作,在这两个问题解决之后,需要解决的就是背弛了。很多人都在问什么是背弛,其实背弛就是背道而驰,也就是说走势与某种东西背道而驰了,而很容易理解,这种东西就是量能。量能是什么呢?从物理学的角度就是加速度的平方,它与成交量没有必然的关系。它就像你在荡秋千时后面推你的手,如果这只手停止推你的话,虽然你可能由于惯性荡得新高,但你一定会停下来的。如果走势要是背弛的话,首先就要找到一种指标能表示这种量能,而MACD的红绿柱就非常合适。指标有了,下面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找出走势创了新高,而指标没有创新高的地方,也就是走势与指标背弛

8、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清楚的知道哪两段进行比较。而这必须是在理解走势、理解级别的基础上才能办到。背弛从某种意义上只有两种:背弛与盘背,分别对应着走势的两种类型,趋势与盘整。其他的如段内背弛都可以放在更大的放大镜下,按趋势背弛或盘整背弛去观察。如果你的操作级别的最近一个中枢是在一个趋势中,你要做的就是按照趋势背弛的判断方法去判断背弛,当然如果这个趋势没有背弛,那么还是存在着从这个最后中枢走出的次级别走势盘整背弛的情况,甚至次级别都没有盘整背弛,但是这个走出的次级别走势趋势背弛了等等情况,而这些背弛反弹的力度是有很大区别的,也就是说理论上保证的反弹幅度是不同的,这必须在理解级别的情况下

9、仔细甄别。如果你的操作级别的最后一个中枢在一个盘整中,你的过程也是与上面很类似,最主要的是不要忘记你的定海神针:级别。如果能这样,你一定会感受到走势像花儿一样绽放。所有的都在缠中说禅的课程中,她确实说的够清楚了。 四、二买。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家去关注这个买点呢?因为这个买点地掌握需要非常多的技巧,判断错误的可能性非常大。以5F为例,要抓住这个买点,首先你必须能够判断出5F的趋势结束,也就是产生了5F的1买,然后的次级别反弹后,次级别回抽产生二买。如果你不能判断出1买,不能判断出前一趋势的结束,那麽你很可能将次级别反弹与回抽理解为最后一个中枢的震荡(次级别反弹触及最后中枢位置)、形成第三类买卖点(

10、次级别反弹未触及或超过最后中枢位置),总之理解为前一个趋势的延续。这样你的操作非常可能出现问题。而如果你能判断出前面走势的结束,那就意味着你抓住了1买,你也就没什么必要去2买了。在一个5F级别的操作中,你首先要判断出5F的走势是那些,这比抓住2买重要得多。五、在一个5F级别的操作中,你能参与的操作只有两种,5F的趋势和5F的盘整也就是中枢震荡,而这面临的考虑是不同的。背驰一定是针对5F的趋势而言,而盘整背驰一定是针对5F的中枢-其构成是1F的走势而言。这是必须要能分清的。在这个基础上你要分得清背驰的级别。所谓的背了又背多数都是由于没有搞清楚背驰的级别造成的。走势的转折一定对应着量能的变化,而这

11、一定会在MACD上体现出来。但这种转折的级别是什么是发现转折的基础。缠中为了使大家对走势能有一个理解,搞出了一个从分型-笔-线段的提炼方法,这个方法使大家对走势有了一个相对简单和明确的认识,但非常不幸的是,这个方法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多困扰。无论从什么级别的图上,都有可能同时存在着不同级别的走势,按照统一的原则对其提炼,都有可能有把不同的走势混在一起,带来困扰。这就造成了线段并不一定对应着次级别的走势,在这种情况下利用MACD进行量能的判断,很有可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很多兄弟的操作之所以不成功,绝大的因素在这里。六、一律兄续的: 还是以定海神针(续四)图示600872为例,我提出一些不同的看

12、法,但是思路应该和airinsky兄是一致的,试与大家探讨。 如图,以1F平台进行分解,绿线为本级别线段,也可称为次级别走势,因最后一段未出现次级别回抽形成的三买,所以最后一段仍然为最后一个本级别中枢的盘背段,而非背驰段,8.9标志着该次级别走势的结束。 以5F平台进行分解,绿线为本级别线段,最后一段是本级别中枢的盘背段,8.9标志着该次级别走势的结束。 再以30F平台分解,则8.9为三条线段中的盘背点。以日线平台则为笔间的盘背点,也可称为段内盘背。 以不同平台分解的走势类型不是一一对映的,这与从低级别平台严格递归、扩展上来形成各级别走势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用单一平台递归分解时再用高级别平台进行

13、标识是一种辅助手段,但一定要与从高级别重新递归严格区分开。所以我们一直反对将高级别平台的次级别走势等同于低级别平台本级别走势的做法。同时为了精确起见,建议只用本平台的MACD判断本级别的走势的盘背或背驰,跨级别的MACD仅可作为一些直观的参考。 诚如airinsky兄所说的,走势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可以看到不管用什么平台,8.9都是一个转折点,只不过对应着不同的走势结构。用大大小小的平台同时定位8.9这个点,这也是区间套的一种方法。其实,盘背还是背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找到这个转折点。 级别,走势类型,中枢 这3者是一个系统,要学好级别,就得弄清楚走势类型,而要弄清楚走势类型,就要弄清楚中枢,而

14、要弄清楚中枢,就要明白级别。 可能这里有点罗嗦,问题就在于,很多关于级别的问题,就是没能系统的把3者结合起来,或者说,某一环节没有弄明白 由于3者是个闭环,无所谓先后,那么就先从走势类型来入手。 什么是走势类型,课文里面写得很清楚,趋势和盘整,只有一个中枢的,称为盘整走势,有2个或2个以上中枢的,称为趋势,分为上涨和下跌。 这里,还可以有一种类中枢(盘整)走势,就是最基本的有重叠的上下上或下上下,可以看做一个没有a和b的A。 从以上可以看到,判断走势类型,就离不开中枢。原文中的表述: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由前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确定。这句话里,包括了中枢,次级别,走势类型。看似简单,却将

15、3者结合在了一起。 这个时候,来看一下什么是级别,这里引用烟火学友对级别的理解: 1F的次级别也就是1F图中笔级别走势(在1F图上表现为1段) 5F的次级别也就是1F级别走势(在5F图上表现为1段)。 30F的次级别就是5F级别走势(在30F图上表现为1段) 日线的次级别就是30F级别走势(在日线上表现为1段) 当连续三个次级别走势有了重叠部分,就形成了中枢,称为本级别中枢, 即: 连续三个1F次级别走势类型,就称为1F级别中枢,一般简称为1F中枢,这个走势称为1F走势级别; 连续三个5F次级别走势类型,就称为5F级别中枢,一般简称为5F中枢,这个走势称为5F走势级别; 走势类型有上涨,下跌和盘整,我们常看到缠文里提到5F级别上涨,5F级别下跌,对应的就是这个,而不是说现实时间5分钟的上涨或者5分钟下跌。 缠原文里有这样的表述:一个30分钟的盘整,至少有3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而1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至少有3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也就是一个30分钟的盘整,就至少有9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以前,自己将这段错误理解为1个30分中枢,至少有3根5F线段,而1个5F中枢,至少有3根1F线段,所以得出9段1F可以扩展出30F中枢的错误观念。在以前的博文里都可以找到,这里更正一下。 因为以前对级别理解的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