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36735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计算(-2)+(-2)+(-2)2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非负数)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符号问题)4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法则问题1 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解:326(厘米) 答:上升了6厘米问题2 水库的水位平均每小时下降3厘

2、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解:326(厘米) 答:上升-6厘米(即下降6厘米)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应用此结论,3(-2)=?(-3)(-2)=?(学生答)把3(-2)和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把(-3)(-2)和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此外,(-3)0=0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3、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继而教师强调指出:“同号得正”中正数乘以正数得正数就是小学学习的乘法,有理数中特别注意“负负得正”和“异号得负”用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学习的乘法相比,由于介入了负数,使乘法较小学当然复杂多了,但并不难,关键仍然是乘法的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符号一旦确定,就归结为小学的乘法了因此,在进行有理数乘法时,需要时时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例1 计算:例2 某一物体温度每小时上升a度,现在温度是0度(1)t小时后温度是多少?(2)当a,t分别是下列各数时的结果:a=3,t=2;a=-3,t=2;a=3,t=-2;a=-3,t=-2;教师

4、引导学生检验一下(2)中各结果是否合乎实际课堂练习1口答:(1)6(-9); (2)(-6)(-9); (3)(-6)9; (4)(-6)1;(5)(-6)(-1); (6) 6(-1); (7)(-6)0; (8)0(-6);2口答:(1)1(-5); (2)(-1)(-5); (3)+(-5);(4)-(-5); (5)1a; (6)(-1)a这一组题做完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的相反数+(-5)可以看成是1(-5),-(-5)可以看成是(-1)(-5)同时教师强调指出,a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0;-a未必是负数,也可以是正数或03当a,b是下

5、列各数值时,填写空格中计算的积与和:4填空:(1)1(-6)=_;(2)1+(-6)=_;(3)(-1)6=_;(4)(-1)+6=_;(5)(-1)(-6)=_;(6)(-1)+(-6)=_;(9)|-7|-3|=_;(10)(-7)(-3)=_.5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正数还是负数或0:(1)4x=-16; (2)-3x=18; (3)-9x=-36; (4)-5x=0四、小结今天主要学习了有理数乘法法则,大家要牢记,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简单地说:“负负得正”五、作业1计算:(1)(-16)15; (2)(-9)(-14); (3)(-36)(-1);(4)100(-0.001); (5)-4

6、.8(-1.25); (6)-4.5(-0.32)2计算:3填空(用“”或“”号连接):(1)如果 a0,b0,那么 ab _0;(2)如果 a0,b0,那么ab _0;(3)如果a0时,那么a _2a;(4)如果a0时,那么a _2a探究活动问题:桌上放7只茶杯,杯口全部朝上,每次翻转其中的4只,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把它们翻成杯口全部朝下?答案:“1”将告诉你:不管你翻转多少次,总是无法使这7只杯口全部朝下道理很简单,用“+1”表示杯口朝上,“-1”表示杯口朝下,问题就变成:“把7个+1每次改变其中4个的符号,若干次后能否都变成-1?”考虑这7个数的乘积,由于每次都改变4个数的符号,所以它们

7、的乘积永远不变(为+1)而7个杯口全部朝下时,7个数的乘积等于-1,这是不可能的道理竟是如此简单,证明竟是如此巧妙,这要归功于“1”语言思考1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3 9 32 6 31 3 30 0 上述算式有什么规律? 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成立,那么 3(1) 3 3(2) 6 3(3) 9 思考2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 39 2 36 1 33 0 30 上述算式有什么规律? 随着前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成立,那么应有 (1) 33 (2) 36 (3) 39从符号和绝对

8、值两个角度观察,可归纳积的特点:正数乘正数,积为正数;正数乘负数,积为负数;负数乘正数,积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思考3 利用上面归纳的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 (3)3 9 (3)2 6 (3)1 3 (3)0 0 上述算式有什么规律? 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增加3利用上面归纳的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3)(1) 3 (3)(2) 6 (3)(3) 9 归纳结论: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阅读,填空:(1) 同号两数相乘 =( )

9、得正 , 把绝对值相乘所以=15(2) _ ( ),_ , _所以=思考:通过上题,你认为:非零两数相乘,关键是什么?有理数乘法的步骤: 两个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_,再确定积的_基础训练,巩固应用1确定下列两数积的符号: (1)6(9); (2)45; (3)(7)(9); (4)(12)32填写下表:被乘数乘数积的符号绝对值结果57156306425例1计算(1) (2) (3)一个数同1相乘,结果是原数,一个数同1相乘,得原数的相反数例2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 km气温的变化量为6 C,攀登3 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计算:(1) (2)观察两式有什么特点?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思考:数 的倒数是什么? 作业:1. 习题1.4复习巩固第1,2,3题2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3观察并讨论:(1)0有没有倒数?(2)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