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党校部分答案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126252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党校部分答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网络党校部分答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网络党校部分答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网络党校部分答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网络党校部分答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党校部分答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党校部分答案资料(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选题】无论是“见义勇为”还是“见利思义”,都是中国传统道德观“义以为上”的体现。() A. 正确【单选题】将“义以为上”这一儒家的核心价值进一步升华为“天下为公”的是()。C. 孙中山【多选题】“义以为上”的道德修养分为三个层次,从第一层次到第三层次分别是()。 A. 见义勇为 B. 见利思义 C. 舍生取义【单选题】见义勇为历来是中华民族推崇和颂扬的至善美德。儒家的伦理道德观认为,义与勇相通,义能生勇。见义勇为出自() A. 论语【单选题】见义勇为,就是见到应该做的事就去做 。 () A. 正确【单选题】赞扬雷锋“所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的是()。D. 董必武【单选题】“见利思义”作为“

2、义以为上”道德修养的第二个层次的基本要求,是传统义利观的真谛。() A. 正确【单选题】义与利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古老问题,又是万古常新的课题。原始儒家的“义利”观根源于() A. 孔子【单选题】孔子所说的君子与小人,只反映人们道德境界的高低,不涉及人们本质的好坏。() A. 正确【单选题】“义”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德目。无论是在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还是管子的“四维”(礼义廉耻)中,“义”都排在( )B. 第二位【单选题】正因为义是一切道德和德行的总称,所以也就成为我们立身处世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 A. 正确【单选题】礼记上讲“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主义也”。意思是:勇

3、敢之所以可贵,就在于能()B. 树立正义【单选题】现实中很多人“知道应该,但是不做”,这是出于一些私心的考虑。能够克服自己的私心,就叫做勇为。() A. 正确【多选题】舍己救人是需要勇气的,而所有的勇气,只要有生命力,大都是与国家、民族和民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勇气来源于行为者自身的() A. 活力 B. 人格 C. 品质 D. 价值选择【多选题】1024 英雄集体的壮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明显特点主要体现为() A. 自发性 B. 群体化 D. 人链式【多选题】见义勇为作为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之一,展现的是一种() A. 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B. 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

4、C. 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D. 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多选题】子路问什么样的人才算完人?孔子告诉他完人应该集臧武仲等四人的特点于一身。臧武仲之外的三个人及其特点是() A. 孟公绰的清心寡欲C. 卞庄子的勇敢 D. 冉求的才艺【多选题】在孔子看来,现实中所谓完人的标准,那就是() A. 有正确的义利观 B. 有大义凛然的生死观 C. 言行一致的操守【单选题】所谓“见利思义,就是看见有利可得的时候,要去考虑是不是你应该所得的。应该你所得的,你就拿。不应该你所得,哪怕是一分一厘也不能要。() A. 正确【单选题】浩然之气,就是后来被历代思想家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正气、骨气、气节,这是

5、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提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是()B. 孟子【多选题】与“仁”具有某种程度的私人性、特殊性不同,“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 社会性C. 普遍性【单选题】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的是()D. 朱熹【单选题】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是见义勇为的一个表现,但是我们不能只把见义勇为局限于那种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 A. 正确【多选题】今天,我们党和国家提倡和鼓励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传统美德,并对其传统内涵进行积极的转换,充实进时代精神,包括() A. 革命人道主义思想 B. 社会主义思想D. 共产主义思想【单选题】“舍生取义”是“义以为上”道德修养的升华。(

6、) A. 正确【多选题】“义以为上”价值原则落实到普通的日常生活、物质利益的取舍和生死问题上,分别叫做() A.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B. 见义勇为 C. 见利思义【单选题】现今社会,人人都处在君子与小人之间。一个人,如果能够按照“喻于义”的标准要求自己,好事做多了,就能成为道德高尚、言行优雅的()。D. 君子【单选题】社会达到义利统一才能达到高层次的和谐,“兴天下利,利济苍生”这是中国传统义利观的() A. 终极目标【单选题】“明辨义利,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义利观的认识论。() A. 正确【多选题】儒家文化认为,人生永恒表现在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其中以立德尤为重要。一个人要做到舍生取义

7、,以个体的死亡换来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兴旺、人民的幸福,必须具备() A. “重义轻利”的思想素质 C. “勇不失义”的人格尊严 D. “不避义死”的浩然正气单选题】“礼者敬而已矣”出自 A. 孝经 【判断题】“礼者敬而已矣”出自礼记。 B. 错误 【判断题】“不爱其亲而爱其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其他人者,谓之悖理。”出自礼记。 B. 错误 【判断题】传统的八德包括孝、仁、忠、悌。 B. 错误 【判断题】“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出自大学)。B. 错 【多选题】传统的八德包括下面的哪几个内容 A. 孝 C. 忠 D. 悌 E. 礼 【单选题】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出自 B. 论语

8、 【单选题】“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出自 A. 孝经 【单选题】“仁者爱人”出自 B. 论语 【单选题】“不爱其亲而爱其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其他人者,谓之悖理。”出自D. 孝经 【多选题】下列出自孝经的有 A. “父有诤子,则不陷于不义。” B.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单选题】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B. 论语 【判断题】“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出自礼记 A. 对 【判断题】“父有诤子,则不陷于不义。”出自孝经。 A. 对 【判断题】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孝经。 B.

9、 错 【单选题】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下面关于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编著论语一书 【多选题】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或叫“三大纲领”)是 A. 在明明德C. 在亲民 D. 在止于至善 【多选题】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 仁 B. 义 C. 礼 【多选题】四书包括: A. 论语 B. 大学 C. 孟子 D. 中庸 【多选题】儒家推崇的是 A. 修身 B. 平天下 C. 治国 D. 齐家 【多选题】孝养父母包括 A. 养父母之心 B. 养父母之身D. 养父母之慧 【多选题】下面出自论语的有 C.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D. 子曰:“父母在,不远

10、游,游必有方。” 【单选题】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怡亲羞。出自 B. 弟子规 【判断题】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出自大学。 A. 对 【判断题】孝养父母包括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身、 养父母之慧。 A. 对 【多选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 A. 等级观念 B. 国家本位 C. 宗法意识 D. 礼治主义 【单选题】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出自 D. 孝经 【单选题】儒家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这句话出自 C. 大学 【判断题】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11、汝知之乎?”出自孝经。 A. 对 【单选题】()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他各国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A. 礼 【单选题】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其源头一般要追溯到()。 B. 周公制礼 【多选题】从广义上来讲,“礼”泛指一切典章制度、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仪式节文等,具体包括()。 A. 法律、法规、制度 B. 习俗、风俗 C. 礼节、礼貌 D. 道德规范 【单选题】中华礼仪条目繁多,但并不是一地散钱,贯通所有礼仪的总纲领是()。 D. 诚敬 【多选题】论语季氏中讲:君子有“三畏”,指的是()。 A. 畏天命 B. 畏大人 D. 畏圣人之言 【多选题】传统礼仪文化中对诚敬辞让的要求是()。 A. 尊重人格 B. 诚敬待人 C. 克制私欲 D. 辞让大度 【单选题】“六尺巷”的故事阐述的是()精神。 B. 辞让 【单选题】“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