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1)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24563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整式的加减(一)同类项授课教师:陈辉教材:七年级(人教版)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2)能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2、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互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通过类比的方法,层层深入揭示同类项的内涵,总结归纳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再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的应用。四、教学准备:学案;多媒体

2、课件;卡片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检查预习情况(5分钟)检查学生完成预习自测情况学生小组内统一预习自测答案,并派代表展示本组答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二、自主学习(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如果你要买的水果,你对售货员阿姨该怎么说?能说同时把这些水果称了吗?2、观察下列各组单项式,找出它们共同点:1.3ab2 与-ab2 2.9xy与 -xy3.9a 与-4a设置问题,引导思考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个别回答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揭示出本节的主题。概念。 。探究新知(一):概念:1什么是同类项?2、讨论:(1) 同类项必须满足哪几个条件?(2) 几个常数

3、项如-3与0.7也是同类项吗?(3) 同类项与系数的大小有没有关系?(4) -ab与2ba是同类项吗?(5) 归纳知识点。出示问题,巡视指导合作交流,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通过学生的讨论,加深对同类项定义外延和内涵的准确理解和掌握,加强对概念更深一层的理解。 三、合作学习活动一:找朋友老师手中有10张卡片,分别标有2ab2,3y,7a2b,mn2, xy2,y, -9ab2,-n2m,-3ab2,-2y.现发给10名同学。游戏规则:各位同学寻找自己的朋友(即同类项),没有朋友的站在一边,找到朋友的接受其他同学的检查,如果正确,就回自己的座位组织学生举起卡片排好队,并调控好课堂秩序。明确要求,开动

4、脑筋 这个游戏主要目的是再次巩固对同类项的认识,深入浅出地解释其深刻内涵,同时也是为了增加学习的兴趣。活动二:拓展提升例1、K取何值时,3 xky与x2y是同类项?例2、若a2bm和anb3是同类项,则 mn=( )引入例题,组织小组活动。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定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探究新知(二)怎样用代数式表示两种不同颜色的大理石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5n8n设置问题,引导思考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个别回答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发思考,使他们对合并同类项有个初步的感知,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从而较自然的引入又一个新知-合并同类项。1、 什么叫做合并同类项?它

5、的根据是什么?2、 怎样合并同类项?出示问题,指导讨论独立思考,交流做法.领悟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语言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四、教师精讲(合并同类项的步骤)例3 4x22x73x8x22找 移 并教师板演师生共同完成体验数学的逻辑严谨态度。活动三、竞赛(2)若(2)题中a=1,b=-2时,整式的值是? 出示问题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进行比赛.进一步加深对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鼓励有能力的学生。通过比较让学生充分认识新知识的优越性,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五、当堂检测六、我的收获和感悟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分清哪些是同类项是合并同类项的关键。2

6、、合并同类项法则及注意事项。教师补充学生的小结并学生自己小结,发挥主体地位,培养他们总结归纳能力,使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七、作业:课本p63:1,2选做题:见课件出示题目课后完成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必做题是巩固本节知识,而选做题是让学生,为下节课作铺垫而设计的,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6、 板书3.4.1 整式的加减(1)一、同类项: 三、应用1、定义 例3 2、注意: 2、 合并同类项: 四、小结法则: 七、教学评价及反思整个教学整个教学过程遵循“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一认识规律,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激励者、协调者、服务者,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活动时间与空间,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技巧,使他们在主动探索发现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