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教案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24556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1 :整式的加减 -合并同类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4页,2.2整式的加减: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2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 引入:问题:捐款结束,班干部要留下来清点班级捐款总数,假如你是班干部,面对这一堆不同面值的钱,你如何数?二、探究一:什么是同类项同类项定义: 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通过

2、:找朋友、真真假假进一步巩固同类项定义。探究二:怎样合并同类项实际问题引出:园林部门准备在市区江堤上修建三块长方形的绿化带,它们的宽都是1.5米(a米),长分别是 38米、35米、27米,那么这些绿化带的面积之和是多少平方米?38 1.5 + 35 1.5 + 27 1.5 38 a + 35a + 27a=(38+35+27) 1.5 =(38+35+27) a= 100 1.5 =100a=1501、引出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上面等式变形是逆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2、总结合并同类项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通过:慧眼

3、辨是非、合并同类项进一步巩固合并同类法则的细节及易错地方;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学习化简求值。1慧眼辨是非:下列各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指出错误的地方. (1) (2) (3) (4)2合并同类项:3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其中: a= - 2,b =4)三、随堂检测练习一、合并下列各式 的同类项:(1) (2)练习二、求多项式的值: 其中x=-3四、小结: 定义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1、同类项 两同两无关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法则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2、合并同类项 一变两不变 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一找二移三合并4、求代数式的值:能化简

4、的,要先化简,再求值。课后作业:课本P65 练习1、2 教学后记: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出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归纳出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通过例题教学、练习等方式巩固相关知识,发展应用部分。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现分类、类比、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主要学习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看似简单,但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并不很理想,主要是数与字母及字母指数的混合考虑会让初一的学生混乱或考虑不全面的问题,本节课内容重要,为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小学进入初中的转折,是下一章方程运算的铺垫。寻找同类项是学生第一个障碍,要反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