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乘方(1)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23347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乘方(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乘方(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乘方(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乘方(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乘方(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乘方(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乘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1.5.1乘方(1)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的关系,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知道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结果(幂)的符号的确定.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教师活动】谈话:小学时我们学过几个相同的数字连加可以写成乘法形式。比如:4+4=42;4+4+4=43;4+4+4=4n.(n个4)类似地,我们也会遇到几个相同的数字连乘的问题。比如:(1)边长为7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 棱长为7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3)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时, 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

2、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拉扣若干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你能算出拉扣6次后共有多少根面条吗?(1)可列算式为: ,(2)可列算式为: ,(3)可列算式为: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解决问题:(1)可列算式为: 77 =49 ,(2)可列算式为: 777 =343 ,(3)可列算式为: 222222=64 .【设计意图】引入乘方概念的方法很多,“类比”是一种重要的获取数学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乘方的引入和乘法的引入非常相似,所以我在一开始就从回忆乘法的引入切入。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是给学生提供可供用于类比乘方运算的基石;2

3、是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体会到数学知识内存的逻辑美。接下来我从乘方的发展历程入手,从正方形面积的2次问题到立方体体积的3次问题再推广到“拉面”中的6次问题。我认为这种设计比直接使用拉面问题,更贴近数学知识的本源,使得学生对乘方理解得更为深刻,也更易于学生接受乘方的意义.二、乘方的相关概念【教师活动】1.提问:观察下面几个式子,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1)77 ,(2) 777 ,(3)222222.【学生活动】观察式子,寻找共同之处。(答:三个式子都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设计意图】在上面引入内容得出的3个具有相同特征的算式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思考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引出乘

4、方的概念,同时揭示乘方和乘法的关系.类似于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乘法是比加法高一级的运算,乘方是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乘方是比乘法高一级的运算。在此基础上,给出乘方的概念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教师活动】讲授:像上面那样,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可以简写成下列形式:77可记作72;读作“7的2次方”;777可记作73;读作“7的3次方”;222222记作26,读作“2的6次方”.一般地,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72 7 3 26 也可以看做是乘方运算的结果,这时它们表示数,分别读作“7的2次幂”、“7的3次幂”、“2的6次幂

5、”其中7、7、2叫做底数,2、3、6叫做指数.特别地,一个数的二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平方,一个数的三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立方.【学生活动】思考:1.(-4)3的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幂是多少?2.23和32的意义相同吗?3.(-2)3、-23、-(-2)3分别表示什么意义?4.(-32)4、-324分别表示什么意义?【设计意图】理解乘方、指数、底数、幂的概念,理解乘方运算和乘法运算的关系.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所蕴含的理性、简洁和符号化之美。三、例题讲解例1 计算:(1)37;73;(-3)4;(-4)3.(2)(21)5;(53)3;(-32)4.解答:(1)2187;343;81;-64.(2

6、)321;12527;8116.【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方运算和乘法运算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乘法运算求简单的幂的结果。例2 计算并思考幂的符号如何确定:(1)52、0.23、(32)4;(2)(-4)3、(-32)5、(-1)7;(3)(-1)4、(-3)2、(-21)6.解答:(1)52=25、0.23=0.008、(32)4=8116;(2)(-4)3=-64、(-32)5=-24332、(-1)7=-1;(3)(-1)4=1、(-3)2=9、(-21)6=641.【学生活动】思考,概括出有理数的幂的符号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设计

7、意图】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归纳很快可以总结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乘方运算一般先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对于提高运算正确率有较大帮助.四、课堂练习.1.计算.(1)(-5)3;(2)(-21)5;(3)(-31)4;(4)-53; (5)0.14; (6)18.2.如果你第1个月存2元.从第2个月起每个月的存款都是上个月的2倍.那么第6个月要存多少钱?第12个月呢?3.观察下列各式,然后填空:10=101;100=1010=102;1 000=101010=103;10 000=10101010=104;【学生活动】独立完成,课堂交流.【设计意图】巩固当堂课所学知识.五、课堂小结:谈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归纳知识体系,提炼思想和方法.六、作业课本第54页第1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