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法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23227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乘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有理数的乘法长坡中学 伍俊吉1、 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渗透化归、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和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2、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2、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和意图创设情境复习导新问题1:1. 计算、5)+(5)、(5)+(5)+(5)、(5)+(5)+(5)+(

2、5)、(5)+(5)+(5)+(5)+(5)2. 猜想下列各式的值(5)2;(5)3;(5)4;(5)5,3.两个有理数相乘有几种情况?通过创设情境,回顾复习以前的相关知识,以便形成知识迁移,出示负数与正数相乘的乘法引出新课。以给学生造成“心求通而未能得,口预言而未能说”的情势,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新的探索活动中就过来。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问题2: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位置恰在L上的点0. 0 2 4 x(1)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2)(+3)=+6(2)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

3、钟后它在什么位置?(-2)(+3)=-6(3)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2)(-3)=-6(4)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2)(-3)=+6思考:一个数同0相乘,如何解释?问题3:正数乘正数积为 数。负数乘正数积为 数。正数乘负数积为 数。负数乘负数积为 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在本环节中,我给与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设置问题2并用课件向学生演示蜗牛在直线上的运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

4、习兴趣。而且设置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可以看成是与以前学过的乘法一样,学生容易理解。第二个问题中,结合有理数加法时的讲法,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很容易得出负数与正数相乘结果。第三个问题是关键,在这个问题中,对于时间规定了现在前为负,有了这个规定,就可以得出正数与负数相乘的结果。通过设置问题3,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以上实例的运算结果,培养学生从特殊归纳一般的意识,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我以填空形式引导学生对照实例自主完成。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积的符号的特点,师生共同归纳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分析法则掌握实质问题4 :填空1.(5)(3)同号相乘(5)(3)=+( )得正 53=15把绝对值

5、相乘2.(7)4-(7)4=( )-74=28-(7)4=归纳: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_ ,再确定积的 _.通过设置问题4让学生去探索,从新的角度去认识乘法,我并用课件向学生展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法则的实质。在本环节我留给学生充分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问给予帮助,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深层次理解法则,真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从而在头脑中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避免单纯的记忆,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我对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解决问题综合运用例1 计算(1) (-3)9 (2) (-!/2)2说明: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6、。例2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气温的变化量为-60C,攀登3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思考:用“”“”“”号填空。(1) 如果a0,b0, 那么ab_0.(2) 如果a0 b0, 那么ab_0.(3) 如果a0, b0 , 那么ab_0 .(4) 如果a=0, b0, 那么ab_0 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规范解题的习惯,我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解决两个例题,且明确倒数的定义在有理数范围内仍有意义。最后我用问题;“实际生活中,还存在其他类似的例子吗,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再次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人翁的学习姿态。本环节通过让学生独立思

7、考、分组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有效的理解本节课的难点。体验成功享受快乐1.抢答题(1)、翻牌游戏老师任意摸两张扑克牌,学生说出它的积,规定:红色为正,黑色为负。(2)、计算(1)6(-9) (2)(-4)6 (3)(-6)(-1) (3)(-6)0(5)()() (6)(-1/3)18(3)、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1,1/3, -1/3, 5, -5, 2/3, -2/3.2、商店降价销售某种商品,每件降5元,售出60件后,与原价销售同样数量的商品相比,销售额有什麽变化? 抓住学生对竞争充满兴趣的心理特征,用抢答题使学生的眼、耳、脑、口得到充分的调动,并让学生在抢答中体验成

8、功,享受快乐。同时让学生通过本环节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在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更好的促进学生对本节课难点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不断完善新的认知结构。总结收获畅谈体会今天这节课我学到的新知识是_今天这节课我学到的数学思想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是_今天这节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_今天这节课留给我的疑惑还有_在课堂临近尾声时,我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并相互补充。及时有效的回顾小结,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思想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善于反思的好习惯。让学生品尝收获的喜悦,坚定今后学习数学的

9、信心。布置作业巩固深化一、数学小日记 日期_今天数学课的课题:_所涉及的重要的数学知识_理解最好的地方_不明白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_所学的内容能够应用在而常生活中,举例说明_二、必做题1、计算.(1)(-8)(-7) (2) 12(-5)(3)29(-04) (4)-30502(5)100(-0001) (6)-48(-12)(7)(72)(+1) (8)()(-2) 2、小欣到知慧迷宫去游玩,发现了一个秘密机关,机关的门口有一些写着整数的数字按纽,此时传来了一个机器人的声音“按出两个数字,积等于8”,请问小欣有多少种按法?你能一 一写出来吗?(不管顺序) 3、 选做题1、(+3)(37)

10、 2、小丽收集了9个可乐瓶盖,她把9个瓶盖都盖口朝上排放成一行,她每次都任意翻动两个瓶盖(盖口朝上的翻成朝下,盖口朝下的翻成朝上),问她能否经过若干次翻动后,所有的瓶盖都盖口朝下?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我用小日记给学生提供一种表达数学思想和情感的方式,以体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并使学生尝试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事物,体验数学的价值。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分层教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2)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 一、有理数乘法法则 例题板演(略) 练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二、归纳: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_在确定积的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