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几何开篇课”同课再上的实践与认识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23181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几何开篇课”同课再上的实践与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数学“几何开篇课”同课再上的实践与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数学“几何开篇课”同课再上的实践与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数学“几何开篇课”同课再上的实践与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数学“几何开篇课”同课再上的实践与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几何开篇课”同课再上的实践与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几何开篇课”同课再上的实践与认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几何开篇课”同课再上的实践与认识滨海新区大港第九中学 汪芙蓉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初中数学“几何开篇课”的设想正是基于整体把握数学课程的理念进行的一次尝试,初一的学生在第一、二学段(小学阶段)对基本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从形状、大小(测量)、运动、位置方面有了直观初步的认识,本节课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同课再上是课

2、例研究的主要形式,它有利于一线教师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规划实践反思重新规划再实践再反思,直至解决问题或提升自我认识。二、“几何开篇课”同课再上的实践过程 (一)最初的设想几何开篇课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教学资源,该怎么上?笔者最初完全是困惑与迷茫的,通过向专家求教和与同伴的交流,达成共识:1、用数学文化的魅力吸引学生,如生活中的几何、七桥问题、莫比乌斯带、勾股定理等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和热情;2、通过回顾梳理小学所学习的几何图形知识,实现小学与初中几何学习的无缝对接;3、使学生明确初中几何是对小学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进一步探索与深入研究,了解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等。(二) 第一次教学实践

3、及课后讨论1、确定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图片与实例,感受几何之美,几何之趣,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几何的自信心。 (2)学生通过讲小学学习几何的故事,回顾已学习的几何知识。 (3)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了解初中要学习的几何知识,同时能够对即将要进入的几何学习充满期待。2、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对初中几何学习的整体了解3、教学的主要环节环节一:数学欣赏师:今天,我们将开启几何之旅,请同学们欣赏图片。伴随着音乐出示多张图片,其中包括:由几何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漂亮的分形图、七桥问题、莫比乌斯带的形成及莫比乌斯带状的雕塑、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举例以及勾股树、著名的建筑物如金字塔、水立方、埃菲尔铁塔等、多种生

4、活用品。师:欣赏了以上图片,同学们谈谈感受吧!生1:用几何图形可以组成各种各样漂亮的图案,非常神奇!生2: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几何图形!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几何是非常神奇有趣的,今天是我们几何之旅起航的日子,希望同学们放松心情,进入新的学习阶段,首先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哪些几何知识?环节二:回顾梳理小学学习的几何知识生1:在小学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还有圆形。生2:还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生3:还学习了六边形和五边形生4:菱形生5:圆柱和圆锥生6:正方体和长方体生7:等腰梯形生8:扇形、圆环(笔者思考:当我提出小学学过哪些几何知识时,学生从记忆中搜索出来的仅仅是这些几

5、何图形的形状)师:(出示知识结构图)老师帮同学们梳理一下小学所学的几何知识几何初步知识 平面图形的认识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立体图形的认识 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师:同学们在刚才回忆图形时,好像忘了最基本、最简单的线生:直线、射线、线段接下来,师生结合知识结构图回顾梳理所学的几何知识,老师适时进行板书,板书设计如下: 点 平面图形 线 直线、射线、线段 面 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 立体图形 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环节三:初中几何学习的展望师问:在初中阶段我们将学习哪些几何知识呢?生:(思考,没有回答)师:我们依然学习这些图形,不过从初步认识到深入学习了。学生阅读教材,感受和小学

6、的学习有什么不同?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1、立体图形通过展开图和三视图可以转化为平面图形2、在小学我们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但是没有学习它们的性质,比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利用几何画板举例,画一条线段,利用旋转得到角,再得到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呢?我们要学习每个图形的概念,明白它是什么;那么在小学我们对三角形了解多少呢?生:三个内角和是180。,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条边。师:那么三角形还有哪些特点呢?比如:外角和、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等,我们要研究每个图形的性质。师:仅三角形我们要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出示关于三角形的知识树),是不是值得期待!师:(出示一

7、般四边形,演变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和正方形的过程)我们要学习判断的方法。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充实板书内容: 几何的初步认识 深入学习 点 转化等数学思想 基本事实平面图形 线 直线、射线、线段 概念 性质三视图展开图 判定 面 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 应用 立体图形 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4、课后讨论与修改建议 存在问题:1)目标设计不够准确 2)环节设计不够合理。比如在课前进行“数学欣赏”,学生在对初中几何完全陌生的状态下观看美丽的几何图片,只能是看热闹。 3)教师对对几何知识的整体把握不明确。 4)课前准备不充分,问题设计不合理,学生活动单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

8、习兴趣和热情。 修改建议: 1)修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给学生描绘一幅几何图景,(1)对古典几何聚焦几个主要问题,(2)展示图形的变换(3)了解坐标几何(4)可以展示更多的几何图景(如拓扑学、分形几何等)3)设计教学活动及问题使学生明确几何的学习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4)学生提出自己想思考的问题。5)布置课前作业:梳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几何知识;阅读教材几何开篇章节:几何图形初步。(三)第二次教学实践1、修改后的教学目标 (1)在回顾小学阶段所学几何知识的基础上,明确初中阶段几何研究的对象、研究的的方法以及研究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即将要进入的几何学习充满期待。2、修改后的教学重

9、难点明确初中几何学习的任务 3、修改后的教学主要环节在同学们喊出我们的数学口号:“数学好玩,数学有趣,数学是我们的亲密伙伴!”之后,师:我们常说把我们的数学学习当做数学之旅,本学期开学以来我们一直在进行“代数之旅”,(板书:数)那么今天我们转战到“几何之旅”,同学们想一想:几何研究的是什么?生:图形。(师在“数”之后板书:形)师:具体来说,几何研究图形的什么?在老师的提示下得出:几何是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学科。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对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几何知识做了总结,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之后,选派两位同学在全班展示成果,比较完整地回顾了小学所学习的几何知识。师在同学展示

10、的过程中及之后,进行梳理并板书: 几何形状、大小、位置 点 数形 平面图形 线 直线、射线、线段 面 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 立体图形 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师问:这些图形你都知道些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师再问: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1:我想更多的了解多边形的知识生2:我想了解一些关于体的知识生3:我想了解棱柱和棱锥(学生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这时老师需发挥引导作用,使孩子的思维开阔起来)师:我提示一下同学们,你不想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吗?生:三条边组成的平面图形师作图演示,让学生感受不严谨的表述会引发的错误,使学生明确初中阶段我们要研究每个图形的概念。通过与学生探讨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三

11、角形,它们都有哪些特点,使学生明确初中阶段我们要研究每个图形的性质。通过比较两个三角板的形状和大小,使学生明确初中阶段我们要研究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全等、相似、位似。通过平移三角板画两条直线,就说这两条直线平行,使学生明确初中阶段我们研究图形的判定。通过演示三角板的平移、旋转以及轴对称,使学生明确初中阶段我们研究图形的变换。通过回顾正比例关系的图形,使学生明确初中阶段我们将利用坐标系把代数和几何结合到一起(体现坐标几何)。结合教材,利用图片及动画演示,感受点、线、面、体的关系,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化关系。形成的板书设计: 几何形状、大小、位置 点 平行 垂直 全等、相似 位似 图形变换 转化思想 数形结合(坐标几何)平面图形 线 直线、射线、线段 平移、旋转、对称 概念旋转 折叠三视图 展开图 性质 判定 面 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 应用 立体图形 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出示第一次教学实践环节一的内容)感受数学的神奇与美妙,对即将开始的几何学习充满期待!三、“几何开篇课”同课再上的反思“几何开篇课”是整体把握数学课程的一个很好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