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2016届一诊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116936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绵阳市2016届一诊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绵阳市2016届一诊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绵阳市2016届一诊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绵阳市2016届一诊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绵阳市2016届一诊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绵阳市2016届一诊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市2016届一诊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 1 5年11月1日9:00-11:30】 绵阳市高中201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 文 本试题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II卷(非单项选择题),第1卷1至3页, 第II卷4至6页,共6页。满分1 50分。考试时间1 50分钟。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 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 (1 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惶恐 不遑顾及 焕然 涣然冰释 B雀跃 声名鹊起 簇拥 蜂涌而至 C爆炸 山洪暴发 委屈 卑躬曲膝 D平议 凭心而论 留恋 流连忘返 2下列各句中,加点

2、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一想起她,我就仿佛看见她在那森严的法庭上旁若无人、侃侃而谈的潇洒姿态。 B你的作文仍不够成熟,但结构安排方面还差强人意,在原来基础上有明显进步。 C我今天闯席做不速之客,是为了李梅亭的事来跟汪先生商量,不知道你们在请客。 D在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争议新闻、疑点事件呼之欲出,让人难以把握、鉴别。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旅游局认定五种行为属于“不合理低价游”,将受到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 三个月、甚至吊销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处罚。 B本届政府将持续深入进行反腐,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 业、移居国外等情况定期报告,自觉接受监督。 C中

3、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如果不下大的决心,不清理财务不健康问题,不引入 市场经济规则,否则银行体系将很难存续。 D明年是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通过十周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吁请国际社会积极 行动起来,防止和应对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袭击。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 。 , : , , 。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西伯利亚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 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 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 贝叶注意到 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 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

4、总是从“实战”出发A. B. C. D. 二、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 式,而成为一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成年礼又有男女之分和 阶层之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历史记载为仪礼士冠礼中周代士人阶层的成年礼, 有些文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 庶人”之故没有记载。 礼记曲礼上中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即士人阶层男子二十岁时需加冠取字,以 示成年。成年礼有一系列仪式化过程,先要占筮确定行礼日期、选择负责加冠的主宾和赞 冠者。加冠当

5、日,主人要在庙堂准备礼器、酒筵,并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仪式 开始,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后加爵弁,同时颂来源:学科网 念不同的祝辞。冠礼毕,冠者要拜见母亲。回来后再由主宾为其命字,有了字后再出见乡 邻与尊长。此时主人则以酒筵招待宾客,然后送宾,以后还要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这样 才算完成整套成年礼。在这个庄重繁复的仪式中,冠者经过一系列显性的仪容改变和新的 礼仪知识的习得;亲身感受到了成年所被赋予的诸多权利和责任,此后,冠者就有了祭祀 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 女子笄礼在仪式上则要简略得多,并且甫一出现,就是与女子出嫁紧密相连的。 礼

6、 记曲礼上云“女子许嫁,笄而字”。许嫁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仪式主要是结发戴簪和 命字。女子从此不再被称呼以小名,而开启了“待字闺中”的人生新阶段。即使未许嫁,成 年女子也要行笄礼,只不过仪式更简单一些,“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正因为 笄礼与许嫁的结合,使其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而男子冠礼的某些仪 式则随着社会结构改变和历史变迁发生了,重大变异。 古代汉族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易服和命字。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 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从此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而在人际交往中直呼其名被 视为不敬。 成年礼对于个人、家族和国家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于个人,成年

7、礼是个体生命历程 中的特殊时刻,能促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是入的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 记。于家族,成年礼的举行不仅意味着接纳一个新的事务参与者,同时也是接纳一个风险 分担者和利益分配者。于国家,接纳一个能分得田地的成熟的新的社会成员以后,也多了 一个各种赋税和杂役的承担者。可见,成年礼所蕴含的功能意义牵涉到社会的不同层面, 因而在人类社会中至今犹存。 5下列对文中“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年礼最初以考验为目的,到周代转变成一种以强调社会责任和赋予权利为目的的仪式。 B成年礼是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 C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8、就是命字,取字之后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D成年礼是一个人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对于所在的家族和国家也有特定作用。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对男子成年礼相当重视,会在男子二十岁生日时安排一系列繁复隆重的仪式,这 些仪式还会随社会历史的改变而改变。 B主人在仪式前要准备礼器酒筵,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然后招待客人,给每位客 人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礼仪。 C女子成年礼称为笄礼,一般在十五岁时与许嫁同时举行,跟男子的冠礼相比,仪式简 略稳定得多,主要是结发戴簪及命字。 D男子加冠取字、女子举行笄礼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是男子成年的身体标

9、识,也是女子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礼中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代表着长辈对冠者的不同祝愿,也使其感受成年 的诸多权利和责任。 B人们可根据一个人的衣着发式来判断他是否具备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 他社会事务的资格。 C古代,所有女子在完成笄礼后就都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她们从此足不出户,一心一 意于闺中等待出嫁。 D一个人成年之后,既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 当今社会依然如此。 三、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

10、!礼仪, 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 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 乎!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 也。 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而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学古自名,而享人之 禄、任人之国者多矣,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岂非高节 之士恶时之乱,薄其世而不肯出欤?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孔予以谓:“十 室之邑,必有忠信o岂虚言也哉! 予尝得五代时小说一篇,载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甚人而 不得

11、见也。凝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一子尚幼,李氏 携其子,负其遗骸以归。东过开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疑之,不许其 宿。李氏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长恸日:“我为妇人,不能守 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即引斧自断其臂。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 或为弹指,或为之泣下。开封尹闻之,白其事于朝,官为赐药封疮,厚恤李氏,而笞其主 人者。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 (选自新五代史冯道传序) 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维:法度 B薄其世而不肯出欤 薄:迫近 C凝家青、齐之

12、间 家:安家 D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 宜:应当 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学古自名 B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 夫晋,何厌之有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C 以疾卒于官 D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第II卷(共1 23分) 本部分共4大题,12小题。, 四、(3 1分) 10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 (4分) (2)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其人而不得见也。(4分) 11请概括作者在文中引用五代小说的目的。(3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划线部分断句。 (限划8处

13、) (4分)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 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咏云李邕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 【注】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善辞章。为人耿介磊落,不畏权贵,屡遭贬谪。 (1)请简要赏析首联中的“惊”“孤”二字。 (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1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6小题) (6分) (1)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 ,不思其反。 (诗经氓) (3)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4)飞湍瀑沆争喧胚, 。 (李白蜀道难) (5)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6)酌贪泉而觉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