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公理和推论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14857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公理和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公理和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公理和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公理和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公理和推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行公理和推论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教具模式的演示和通过画图等操作,交流归纳与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A组、B组、C组都掌握)。毛2.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 知道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A组、B组、C组都掌握)。3.会用符号语方表示平行公理推论, 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A组、B组掌握)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难点: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观看幻灯片,如图,分别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三条直线。转动a,直线a从

2、在c的左侧与直线b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相交。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呢?二、平行线定义,表示法在木条转动过程中,存在一个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平行线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让同学举出其他一些例子。教师应强调平行线定义的本质属性,第一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第二是设有交点的两条直线.教师引导学生从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交点情况去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两者必居其一.即两条直线不相交就是平行,或者不平行就是相交.三、画图、观察、归纳概括平行公理及平行公理推论 1.在转动教具木条b的

3、过程中,有几个位置能使b与a平行? 本问题是学生直觉直线b绕直线a外一点B转动时,有并且只有一个位置使a与b平行. 2.用直线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 3.通过观察画图、归纳平行公理及推论. (1)由学生对照垂线的第一性质说出画图所得的结论. (2)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板书.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比较平行公理和垂线的第一条性质. 共同点:都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表明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存在并且是唯一的. 不同点:平行公

4、理中所过的“一点”要在已知直线外,两垂线性质中对“一点”没有限制,可在直线上,也可在直线外.4.归纳平行公理推论.(1)学生直观判定过B点、C点的a的平行线b、c是互相平行. (2)从直线b、c产生的过程说明直线b直线c. (3)学生用三角尺与直尺用平推方验证bc. (4)师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结论,教师板书.结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结合图形,教师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公理推论:如果ba,ca,那么bc.(5)简单应用.练习四、作业1、填空题.( A组、B组、C组都做).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相交

5、,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边必_.同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不可能与第三条直线都平行,这是因为_. .两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是_,两条直线平行,交点的个数是_个.2、判断题. (A组、B组、C组都做).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平行, 那么它与另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3、解答题.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后判断. (A组、B组做) 直线a、b互相垂直,点P是直线a、b外一点,过P点的直线c垂直于直线b. 判断直线a、c的位置关系,并借助于三角尺、直尺验证.试说明三条直线的交点情况,进而判定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情况. (A组做)答案:1、.相交与平行两种 .相交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一个,零 2、. . . 3、(1)略 ac . 交点有四种,第一没有交点,这时第三条直线互相平行,第二有一个交点,这时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第三有两个交点,这时是两条平行线与第三条直线都相交,第四有三个交点,这时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