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5.1.2 酶的特性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100114763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5.1.2 酶的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5.1.2 酶的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5.1.2 酶的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5.1.2 酶的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5.1.2 酶的特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5.1.2 酶的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5.1.2 酶的特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学案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酶的特性。2.理解和掌握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的设计思路。学习过程导入新课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探究新知探究一、酶的高效性合作探究1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对Fe3+、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速率进行比较,说明酶具有什么特性?探究二、酶的专一性合作探究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以下问题:(1)咀嚼米饭,一段时间后感觉有甜味,其原因是什么?(2)在唾液作用下,瘦肉没有发生变化,其原因又是什么?(3)分析这两个实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探究三、酶的作用条

2、件较温和合作探究3(1)许多无机催化剂能在高温、高压、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酶起催化作用需要怎样的条件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8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又会作出怎样的假设?(2)以小组为单位,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活动1)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活动2)这两个课题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3)评价本次实验方案设计是否科学的关键是什么?(4)动手做实验: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5)把自己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绘图,以曲线的形式展现出来。自主学习分析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曲

3、线中的AB段表明。(2)曲线中的B点表示。(3)曲线中的BC段表明。(4)D点对应的温度称为,D点对应的pH称为。(5)图中A、C、C表示酶的遭到破坏,使酶。(6)图中A点酶活性,但酶的空间结构。自主总结酶的特性(1)酶的: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酶的: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酶的作用条件:在适宜的和条件下,酶的活性更强。会使酶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可。课时检测1.能够水解唾液淀粉酶的酶是()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D.麦芽糖酶2.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

4、P酶,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3.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分别调整pH至2.0,混合后装入容器,保温37 ,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C.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4.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哪种

5、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A.0 B.15 C.25 D.35 5.纺织工业上的褪浆工序常用两种方法:化学法,需用NaOH 79克/升,在7080 条件下作用12小时,褪浆率仅为50%60%;加酶法,用少量细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时只需5分钟,褪浆率达100%,这一事实说明()A.酶具有多样性B.酶具有高效性C.酶具有专一性D.酶具有溶解性6.淀粉酶使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而不能使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这一事实说明了酶具有()A.高效性B.专一性C.多样性D.生物性7.在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A.所吃食物未被消化B.胃没有排空C.体温超过37 ,消化酶活性受到影响D.体内食物残渣没有排出

6、8.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装有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依次加入1 mL淀粉酶制剂、麦芽糖酶制剂和新鲜唾液,摇匀后将试管放在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一滴碘液,摇匀,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的是()A.甲试管B.乙试管C.丙试管D.甲和丙试管9.如果酶的数量一定,下列哪个图示最确切地反映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10.下列A、B、C 3幅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4)将装有酶与

7、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 和75 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并转入37 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为:甲,乙。(5)图C表示了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A.唾液淀粉酶B.胃蛋白酶C.胰蛋白酶D.植物淀粉酶11.下图装置可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放入2支试管,然后将2支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 表示)环境中持续15 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继续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的时间。通过实验记录在不同的温度下凝乳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请据图回答问题。装置水浴温度()凝乳时间(min)A10不凝固B207.0C304.0D401.5E504.0F60不凝

8、固(1)酶和乳汁混合之前要在同一水浴环境中保温15 min,为什么?(2)若将酶和乳汁直接放入同一试管内混合,然后保温,这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3)比较并解释装置B和D的结果。(4)对实验装置进行处理,请填写处理后的实验结果。将装置A内混合物加温至40 ,。将装置F内混合物冷却至40 ,。(5)除温度外,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还有。参考答案学习过程导入新课要用温水,衣物要浸泡在加有洗衣粉的水中一段时间等。探究新知合作探究1高效性。合作探究2(1)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即酶具有专一性。(2)瘦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唾液中的淀粉酶对蛋白质的水解没有催化作用。(3)唾液中的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

9、糖,麦芽糖有甜味。合作探究3(1)提出假设:酶的催化效率可能受温度的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可能受pH的影响,且不同的酶的最适pH不同。(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活动1)的第一种实验方案:取3支试管,编号A、B、C,然后分别注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温水(约37 )、热水(约80 )中,维持各自的温度不变。向A、B、C试管中分别注入1 mL新鲜淀粉酶溶液;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 min。在A、B、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碘液,冷却,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活动1)的第二种实验方案:取3支试管,编号A1、B1、C1,然后分别注入2

10、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取三支试管,编号A2、B2、C2,然后分别注入1 mL新鲜淀粉酶溶液。将A1和A2放入冰水混合物中,B1和B2放入温水(约37 )中,C1和C2放入热水(80 )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 min。分别将A1、B1、C1试管中的溶液倒入A2、B2、C2三支试管中,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3 min。在A2、B2、C2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碘液,冷却,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活动2)的实验方案:取3支试管,编号A、B、C,然后分别注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往三支试管中加入2 mL盐酸溶液、清水、NaOH溶液中;向A、B、C试管中分别注入1

11、mL新鲜淀粉酶溶液;摇匀后,在相同的适宜温度条件下维持5 min;在A、B、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将三支试管放到60 水浴锅加热23分钟,取出观察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3)一是看自变量(温度和pH)的设计,是否形成合理的对照;二是看对照设计中,是不是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三是看温度或pH条件的控制是在酶和底物混合之前还是之后,哪一种更为科学;四是看因变量是否可以测定或容易描述。(4)略。(5)略。自主学习(1)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2)在此温度时,酶的活性最强(3)超过一定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4)最适温度最适pH(5)空间结构失活(6)很低没有被破坏自主总结(1)高效性(2)专一性(3)较温和温度pH高温、过酸、过碱空间结构降低恢复课时检测1.B2.A3.A4.D5.B6.B7.C8.B9.B10.(1)受反应液中的酶浓度的抑制(2)酶反应的最适温度(3)温度升高使酶活性下降(4)速度加快无催化反应(5)C11.(1)使两者混合时温度一致,即酶催化反应温度维持恒定。(2)凝乳时间会延长,因为混合保温达到指定温度需一定时间。(3)说明在一定范围内(2040 )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4)能凝乳不能凝乳(5)pH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