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走近鲁迅第12课诗两首自嘲教案沪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100113289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走近鲁迅第12课诗两首自嘲教案沪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走近鲁迅第12课诗两首自嘲教案沪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走近鲁迅第12课诗两首自嘲教案沪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走近鲁迅第12课诗两首自嘲教案沪教版五四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沪教版五四制自嘲教学目标: 1、理解“自嘲”。 2、理解诗意。 3、学会自我调节,学习幽默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意。 2、学会自我调节,学习幽默的生活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生有时候觉得很累,但是学会了自我调节,有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可就不一样了。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自嘲来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进行调节的。 二作者简介: 略 三自嘲,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一种心理调节的方式,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生活中如果缺少了自嘲,也许这样的人生会很累很累。 四学生自读诗。 五研读与赏析: 1讨论诗的体裁。 明确:七律。 2、问题

2、研讨: 研讨问题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这首诗中的名句,一直以来,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可从诗句含义、体现作者精神等方面谈。 (此句中的“千夫指”、“孺子牛”的所指历来有争议,这个问题既可以帮助正确理解诗句,又能在讨论中加深对鲁迅伟大人格的认识) 参考:这两句诗是鲁迅风骨的生动体现“千夫”是指一切对他进行诬蔑、造谣、诽谤、压制、迫害、围攻的人,鲁迅对峙一概横眉冷对。而“孺子”作者的本意首先当指他的孩子子婴,以及合子婴一样的的千千万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幸福,他自讽自喻心甘情愿做埋头耕耘的牛。郭沫若同志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这一联道: “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

3、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这句诗是鲁迅爱与憎的高度概括,是他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研讨问题二:鲁迅为什么在这里剖析自己的情怀,他当时交了什么“华盖运”? 参考:鲁迅先生在北京时,由于坚决支持女师大爱国学生与校方及其后台北洋军阀政府的斗争,勇于和顶头上司教育总长章士钊以及现代评论派陈源等人展开论战,受到打击、诬蔑、围攻,运交“华盖”,他曾把自己那是的杂文集干脆定名为华盖集。后来他到了南方,同样受到国民党新军阀的压迫,依旧四处碰壁。他的新杂文集定名为华盖集续编,意为“年月虽改了,清新却依旧”(华盖集续编。小引) 研讨问题三:“已碰头”、“破帽遮颜”、“漏船载酒”是什

4、么意思,表现鲁迅什么态度? 参考:这是鲁迅对当时自己“运交华盖”处境的形象描绘和自嘲,表现他面对危难艰险而又从容不迫、潇洒舒展的人生态度。 研讨问题四:此诗的最后一联“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解释历来有多种说法,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参考:对这句诗的解释有多种,一说“最后两句是讽刺当时那些只顾自己舒适自在,不过问政治的人”。二说是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迁都洛阳,直到12月才迁回南京,作者写这诗时还没有迁回。三说“躲进小楼再一次表达了鲁迅一贯主张的壕堑战的思想。小楼是掩体的工事,是前线的战壕。躲进小楼,乘机出击,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自己,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四说“成一

5、统意思是自成一统,与针锋相对。小楼虽小,但作为对敌斗争的一个前哨阵地,是与无产阶级整个革命斗争联在一起的。” 我们认为,当时鲁迅处在反动派的迫害下,经常在躲避,所以躲进小楼成为我的一统天下,管他外界的政治气候有什么变化,这是“自嘲”,但又不限于自嘲,也是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只知躲避,不管祖国已经陷在怎样危亡的境地。这两句,既是“自嘲”,又是借“自嘲”来猛烈攻击敌人,刺中敌人要害的一击,这才显出“自嘲”是革命的战斗。这两句跟“横眉冷对”一联作了有力的配合。 研讨问题五:题目自嘲该如何理解? 参考:向学生介绍“自嘲” 这类题目的来源,特别讲清鲁迅的自嘲自解痛前人的不同之处,前人是客嘲自解,鲁迅只称“自嘲”,这是命题的不同,前人借客嘲以鸣不平,借自解以占身份,鲁迅的诗则表明他对敌人的藐视,表明了他为革命事业战斗到底的决心。这也说明鲁迅在创作上不泥古、善创新。 六、 背诵全诗 七、作业布置作业:以自嘲诗中看鲁迅为题,写一篇感想。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