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112640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游志艳 交城县石侯学校 8.2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二节,解方程组的基本方法是“消元”,即逐步减少未知数的个数使方程组化归为一元方程。数学思想方法是具体的数学知识的灵魂,加减法和代入法是两种常用的消元方法,可将“二元”问题转化为“一元”问题,在解方程组中具有指导意义。(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从知识与方法、能力与素质的层面确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1、能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2、

2、能根据同一未知数系数的特点选择适当解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运算能力。3、在利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体会化归思想。教学重点能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能根据未知数系数的特点选择适当未知数进行加减消元。 二、学习本内容地位与作用 解方程组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同时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它是一个从旧知到新知的发生过程,其中蕴涵化归思想方法的贯彻与培养。此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够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对“消元”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另一种方法进行消元,是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进一步研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

3、步体会消元的思想方法,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学习方程组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面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乃至多元方程组作好知识、方法的准备。 三、教学诊断分析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对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探索,努力做到由传统的数学课堂向实验课堂的转变。 本节课的学习者是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他们已经能够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并能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对消元的思想方法已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此外大部分学生有探究的天性和表现欲望,这为教师采用探究发现法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究、交流。比如,在全班学生一起对同一系数较简单的未知

4、数用加减法消元后,让学生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组,并尝试用加减消元法求解。由于学生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有限,个别学生不能独立完成,此时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请学生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学生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消元法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对于减法尤其是减数是负号时是学生解题的易错点,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摸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四、教法特点与预期效果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是“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上节课的代入法解来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还有没有其他解法的提问,为学生建立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搭建了平台,从而真正产生学习加减

5、消元法解方程组的的需求。使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发现、归纳总结学习新知。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始终扮演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欣赏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敢于探究、猜想,在学习过程中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学习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使学生在知识、方法上有所收获。 教学中既有教师的主导提出具体的方程组,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解,组织学生互相出题,互相答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又有学生的学习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深刻理解并掌握加减消元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的关系,选择适当的加或减的方法进行消元,体会加减法同代入法一样都是一种消元的有效手段,从而将“二元”问题转化为“一元”问题。.在学习环境的创设上,力求营造一种仔细、观察、大胆猜想、敢于创新与应用的学习氛围,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