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第一课时_ppt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112524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律·长征第一课时_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律·长征第一课时_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律·长征第一课时_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律·长征第一课时_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律·长征第一课时_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律·长征第一课时_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律·长征第一课时_ppt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请欣赏,长征,毛泽东,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了解作者及写作的相关背景资料。 3.理解诗意.,学习目标,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开动每人的双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时代背景,瑞金,.

2、陕甘会师,草地,雪山,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作者介绍,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诗歌体裁,七律知识知多少?,结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押韵,礴 丸 岷,(

3、wn ),( b ),(磅礴),(泥丸),( mn ),(岷山),生字学习,丸崖岷,远征: 万水千山: 等闲: 逶迤:,词语积累,指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 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平平常常的意思。,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常 用来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磅礴: 三军: 开颜:,(气势)盛大、雄伟。 (气势)充满。 如:革命者大义凛然、正气磅礴, 吓得敌人心惊胆颤。,指陆军、海军、空军。 对军队的统称。 本课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 第二、 第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全诗大意:,红军不怕长征途中无数的艰难险阻,只把它们当作平平常常的事。五岭

4、的山路虽然弯弯曲曲、连绵不断,但在红军眼里就想腾起的细小的浪花。乌蒙山虽然气势宏伟,但在红军眼里,却像滚动的小泥丸。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的悬崖绝壁,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只横着一座铁索桥,使人看后心惊胆寒。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白雪皑皑,红军过后,个个喜笑颜开!,这是一首七律 诗,每句七个字, 在节奏上是每句 四顿。读时应按 以下节奏读出“红 军不怕远征难”的 英雄气概。,朗读指导,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四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

5、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课外链接,暖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形势险要,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但红军一面佯攻龙街,一面分兵到绞车渡奇袭守敌,缴获渡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结果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到达江北。,巧渡金沙江,寒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叫人看了心惊 胆寒。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前进。不怕 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飞夺泸定桥,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