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申报表--机械设计基础(邢冠梅)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106625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课程申报表--机械设计基础(邢冠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机械设计基础(邢冠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机械设计基础(邢冠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机械设计基础(邢冠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机械设计基础(邢冠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课程申报表--机械设计基础(邢冠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程申报表--机械设计基础(邢冠梅)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精品课程申报表推 荐 单 位 工学一部机械教研室课 程 名 称 机械设计基础A 课 程 类 型 理论课 实验(践)课 课程负责人 邢冠梅 申 报 日 期 2011年11月18日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教务处二一年十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六、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

2、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七、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邢冠梅性 别女出生年月1982年12月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助教电 话学 位学士职 务无E-所在部门工学一部研究方向机械工程1-2教学情况1、近三年讲授的主要课程: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机械设计 专业基础课 4 2机械设计基础A 专业基础课 6 2机械原理 专业基础课 4 2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近三年来指导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指导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实验。3、获得的教学表彰与奖励:2010年和2011年分别荣获第一届、第二届兰州理工大

3、学技术工程学院优秀教案竞赛二等奖。1-3学术研究参与了开放式机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教学立项的教学研究。2. 主讲教师情况2(1)-1基本信息姓 名吴冬霞性 别女出生年月1982年9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助教电 话学 位硕士职 务无E-所在部门工学一部研究方向机械工程2(1)-2教学情况2010年至今曾担任机械原理实验、机械设计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2(1)-3学术研究参与了开放式机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教学立项的教学研究。2. 主讲教师情况(2)2(2)-1基本信息姓 名陈艳丽性 别女出生年月1986年9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助教电 话学 位硕士职 务E-所在部门

4、工学一部研究方向印刷机械2(2)-2教学情况1、近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机械工程导论 公共选修课 4 1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近三年来指导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CAD/CAM数字化实训;指导机械设计基础实验。2(2)-3学术研究2. 主讲教师情况(3)2(3)-1基本信息姓 名芮守凤性 别女出生年月1987年1月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助教电 话学 位学士职 务E-所在部门工学一部研究方向机械工程2(3)-2教学情况2011年至今曾担任机械设计实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2(3)-3学术研究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姓名性

5、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郭攀成男1966.4教授机械工程主讲教师穆玺清女1965.1教授机械工程课程设计指导邢冠梅女1982.12助教机械设计主讲教师兼实验教师吴冬霞女1982.9助教机械设计主讲教师兼实验教师陈艳丽女1986.9助教机械工程主讲教师兼实验教师芮守凤女1987.1助教车辆工程主讲教师兼实验教师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学历结构:教师队伍中共有6人,其中教授2人,助教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人,硕士学位者3人,学士学位者1人。年龄结构:教学小组中46岁以上2人,24-30岁3人。学缘结构:本课程体系教师分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

6、安理工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印刷机械、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学缘结构科学合理,符合独立学院教学特点。师资配置情况:机械设计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理论和实验实践课的讲授,近3年来该门课程平均修读学生数(人/年)为400人左右,现有在编教师4人,其中实验教师4名,师生比例约为1:100。3-3教学改革与研究参与了开放式机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教学立项的教学研究。3-4青年教师培养(1) 有计划的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并有督导专家进行教学督导,使青年教师尽快过好教学关。(2) 有计划的对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实践培训,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双师

7、型人才,以适应独立学院对教师的要求。(3) 组织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4) 组织青年教师参与相应的机械学科实验、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不断增长知识的积累。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近机械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面广、系统性强、经典理论多、内容广。这种学术型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校从建校之初就开设了机械设计基础这门

8、课程,本课程不但面向我校近机械类专业学开设,而且还为非机械类专业开设,包括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过程控制专业、冶金工程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以及食品科学专业等专业。由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针对于部分专业该门课程有原来的80学时缩减到40学时,即机械设计基础B课程,因此我校对该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不断完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注重了实践教学体系、动手能力培养,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加课内实验教学比例,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投入,购置了新的实验台、仪器,由原来的无一台实验设备发展成具有现代化的实验教学基地,实验设备齐全、完整,为实验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我们坚信,经过我们的不懈

9、努力,我校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一定会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中发挥更大的作用。4-2 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课程定位: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是面对近机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是一门以一般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设计为核心的设计性课程,讲述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设计通用零件和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并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与此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机械设计基础不仅是高等学校近机类各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又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机械设计基础A综合运用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技术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先修课程的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和生产实践知识,解决机器中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材料选择、设计方法、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等问题。通过本课程各环节的教学,学生将受到有关机械零、部件设计的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系统训练,进而掌握机械设计的设计规律和技术措施,具备设计一般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

11、机械的能力,也为后续课程建立专业概念、形成设计思维方法与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目标: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将教学目标定位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知识目标:1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资料的搜集;2能分析各类机构的工作原理,熟悉各类机构的基本结构,理解各类结构的实际应用;3根据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能和特点,初步掌握其选用和设计方法。能力目标:1能对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具有一定的制图能力和使技术资料的能力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时间技能,具有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及分析、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素质目标:1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

12、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意识能的培养;2使学生养成踏实、严谨、进取的品质及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按一般机械的设计要求,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门新的课程。整个课程分为四大知识模块,各模块及对应的学时如下表:知识模块 对应学时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常用机构的运动设计 34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带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的设计 27轴,滚动轴承,联轴器等常用机械零部件的设计 11 课程实验 8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4周。4-2-3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坚持理论

13、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工程案例辅助教学,建立了一套与课堂理论教学体系相互配套、相互平行又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有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在实验课考核方式上采用了笔试、口试加操作的考核方式,并通过实验室给学生提供练的机会,使学生能理论联实践,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达到素质培养的目的。实训教学采取多层次、多场地、多内容的实训模式,以保证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专业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适应社会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效果:该课程实用、实践性强,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经过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