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网络原理概述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092506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4.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pc网络原理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epc网络原理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epc网络原理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epc网络原理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epc网络原理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pc网络原理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pc网络原理概述(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EPC网络原理概述 课程内容 ? LTE/EPC发展与演进 ? LTE/EPC网络结构 ? EPC主要接口和协议栈 ? EPC关键技术 WCDMA协议版本的演进 R4 R5 R99 ?继承2G(GSM和 GPRS)所有的业 务和功能 ?核心网分CS电路域 和PS分组域 ?接入网引入 WCDMA UTRAN ?核心网和接入网之 间的Iu接口基于 ATM ?继承WCDMA R99所有 的业务和功能 ?电路域结构的变化:控 制和承载相分离,MSC 可以用合一或SERVER、 MGW分离结构实现 ?电路域引入分组话音, 支持多种传输技术: TDM,ATM,IP ?继承WCDMA R4所有的业 务和功

2、能 ?核心网增加IM(IP多媒体 域) ?RAN向IP方向发展 ?增强的IP QoS 能力,支持 端到端的IP多媒体业务 200020012002规范完成时间 WCDMA R99系统基本结构 HLR GMSC MSC /VLR MSC/VL R AuC GGSN InternetPSTN Other PLMN SGSN GSN BTSBTSNode BNode B Iu-CS RNC Iu- PS Gb BSC A Gs Gr Gn GcC D H E G Gp IubAbis Um Uu RNC Iur PS域 Node B Iub Gi WCDMA R4系统基本结构 AuC GGSN In

3、ternet PSTN Other PLMN SGSN GGSN Node BNode B Iu-CS RNC Iu-PS Gb A Gs Gr Gn GcC D Gp Iub BTSBTS BSC Abis Um Uu RNC Iur CS域PS域 Node B Iub Nb Nc MGW GMSC Server Mc MSC Server/ VLR Mc H HLR MGW Gi WCDMA R5系统基本结构 CS域PS域 MSC Server GMGW HSS GGSN SGSN WCDMA 无线接入 MGW GMSC Server IMS域 IMS- MGW SGW MGCF CSCF

4、 PSTN No.7 ?无线接入技术的带宽的量级从10k100k1M10M100M不断提升 ?系统容量和分组业务频谱利用率的不断提升使得每bit分组业务承载成本逐步降低 ?多种无线接入技术长期共存 IMT Advance 4G CDMA2000 Evolution 2001-20052006 HSDPA Phase I 1.8M/3.6Mbps HSDPA Phase II 7.2/14.4Mbps HSUPA 2M/5.76Mbps LTE DL:100Mbps UL:50Mbps GSM/GPRS EDGE 171/384kbps WCDMA R99/R4 384kbps WCDMA Ev

5、olution 200720082009 HSPA+ DL 40Mbps UL 10Mbps 1xEV-DO Rev. 0 DL: 2.4Mbps UL:153.6kbps DO Rev. B (MC DO) DL:46.5Mbps UL: 27Mbps 1xEV-D0 Rev. A DL: 3.1Mbps UL: 1.8Mbps CDMA 1X 153kbps 20102011 IEEE802.16e 70Mbps IEEE802.16m DL:100Mbps UL: 50Mbps WiMAX Evolution IEEE802.16d 20Mbps 无线接入技术逐步宽带化 1 用户面两级结

6、构 2 控制面和用户面合一 3 通常采用TDM /ATM链路承载 普通2/3G核心网 1 扁平化的核心网 2 部分控制承载分离 3 ALL IP承载 3G DTS模式核心网 1 扁平化网络 2 控制承载分离 3 ALL IP承载 EPC架构 SGSN GGSN SGSN 2/3G GERAN /UTRAN ATM /TDM ATM/ TDM IP GGSN SGSN GGSN 3G-DTS IP UTRAN SAE-GW MME SAE-GW LTE/EPC IP 统一核心网 统一IP承载方式 统一控制承载分离 统一扁平化的网络 GSM TDSCDMA Non-3GPP LTE eUTRAN

7、统一分组核心网的网络结构 9 1 ?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 ?2004年年12月正式立项至月正式立项至 2006年年6月完成。主要是网 络结构优化的可行性研究, 月完成。主要是网 络结构优化的可行性研究, ?输出的基准协议是输出的基准协议是3GPP TR 23.882: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Report on technical options and conclusions“ 2 ?Stage1(需求阶段)(需求阶段) ?定义定义SAE的需求,的需求,2006年年 12月完成月完成 ?输出的基准协议是输出的基准协议是3G

8、PP TS 22.278: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evolution of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3 ?Stage2(技术实现阶段)(技术实现阶段) ?定义定义SAE的网络结构、功 能实体及其相互接口。 的网络结构、功 能实体及其相互接口。2008 年年6月完成月完成 ?输出的基准协议包括:输出的基准协议包括: 3GPP TS 23.401: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enhancements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access“ 3GPP TS 2

9、3.402: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Architecture enhancements for non-3GPP accesses“ 4 ?Stage3(协议实现阶段)(协议实现阶段) ?定义各接口上的具体协议 。 定义各接口上的具体协议 。2009年年3月完成月完成 ?当前定义的协议有:当前定义的协议有: 3GPP TR 24.801: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CT WG1 aspects“ 3GPP TR 29.803: “3GPP System Architect

10、ure Evolution (SAE): CT WG4 aspects“ 3GPP TR 29.804: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CT WG3 aspects“ EPC的标准化进展 3GPP标准组织与制定阶段 ?阶段1:需求 ?SA1/NGMN ?阶段2:结构 ?EPS by SA2 ?LTE by RAN3 ?阶段3:详细实现 ?EPC ?CT1/3/4 ?SA3/5/5 ?LTE ?RAN1/2/3/4/5 ?SA3/5 ?RAN1 - 物理层 ?RAN2 - L2与L3无线协 议 ?RAN3 - 结构与S1/X2接 口 ?RA

11、N4 - RF与RRM性能 要求 ?RAN5 - 终端测试 EPC主要协议介绍 TS 23.401GPRS enhancements for E-UTRAN access TS 23.402Architecture enhancements for non-3GPP accesses TS 23.203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 TS 23.216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SRVCC) TS 23.272CS fallback in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Sta

12、ge 2 TS 33.4013GPP SAE Security architecture TS 33.4023GPP SAE Security aspects of non-3GPP accesses 对新网络的需求 ?支持与现有3GPP和非3GPP 系统的互操作。 ?支持增强型的广播多播业务 ?支持增强的IMS(IP多媒体子 系统)和核心网。 ?取消CS(电路交换)域,CS 域业务在PS(包交换)域实 现,如采用VoIP。 ?支持1.25 MHz20 MHz带宽。 ?峰值数据率:上行50 Mb/s,下 行100 Mb/s。频谱效率达到 3GPP R6的24倍。 ?提高小区边缘的比特率。 ?用

13、户面延迟(单向)小于5 ms, 控制面延迟小于100 ms。 ?降低建网成本,实现从R6的低 成本演进。 ?实现合理的终端复杂度、成本和 耗电。 ?追求后向兼容,但应该仔细考虑 性能改进和向后兼容之间的平衡。 ?对低速移动优化系统,同时支持 高速移动。 3GPP EPS的关键特征 EPS能够接入不同的接入系统,为用户提供多接入的环境 EPS能够支持同一接入系统内、不同接入系统之间的移动性 EPS能够支持3GPP以外基于IP的宽带接入网络 EPS提供更强的性能,包括低延时、低建链时间、高通信质量等 EPS能够支持用户在EPS之间以及EPS与现有网络之间的双向漫游 EPS能够支持3GPP R7及更

14、早PS网络的业务,并支持和3GPP R7及更早PS 网络的互通;EPC需要能够和3GPP R7及更早CS网络业务的互通 EPS支持3GPP接入之间的业务连续,以及3GPP与non3GPP接入系统之间 的业务连续 EPS能够支持固定接入系统互通,提供固定接入系统的业务连续性 EPS支持运营商提供的各种业务,包括语音、视频、消息、文件交换等 EPS能够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包括频谱资源、终端电源等 3GPP EPS需求和NGMN需求基本吻合 课程内容 ? LTE/EPC发展与演进 ? LTE/EPC网络结构 ? EPC主要接口和协议栈 ? EPC关键技术 EUTRAN?Evolved Universa

15、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仅指无线侧 EPC?Evolved Packet Core, 仅指核心网 EPS LTE?Long Term Evolution=EUTRAN仅指无线侧 SAE? Architecture Evolution=EPC, 仅指核心网 EPS?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C+EUTRAN+UE 术语 EPC 系统架构 (3GPP标准) SGSN HSS MME SGW PGW BSC RNC BTS NodeB eNodeB 运营商业务 PCRF 控制面消息 用户面数据 EPC S6d S6a S3 S

16、4 S10 S11 S1-MME S1-U S5 (GTP) Rx Gx SGi SAE-GW: SGW+PGW ?HSS, MME, SAE-GW 实现LTE接入,并可以与非3GPP网络互通. ?基于GTP的移动性管理, S4 SGSN 支持传统的UTRAN&GERAN接入。 ?基于MIP的移动性管理, ePDG/AAA/PCRF 提升QoS 以及安全性。 扁平化架构扁平化架构, 统一接入统一接入,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 以及全以及全IP ePDG S2b S2a/c 非非 3GPP 接入网络接入网络 S10x S10x 3GPP CS 核心网核心网 基于基于MIP 的移动性的移动性 切换切换 16 中兴EPC网络结构 EPC新增网元的主要功能点 MMEServing GWPDN GW ?NAS信令处理 ?NAS信令的安全保护 ?3GPP内不同节点之间的 移动性管理 ?空闲移动终端的跟踪和可 达 ?TA List管理 ?PDN GW和Serving GW 选择 ?MME和SGSN的选择 ?合法监听 ?漫游控制 ?安全认证 ?承载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