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仪教案 粤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071201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仪教案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仪教案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仪教案 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仪教案 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仪教案 粤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仪教案 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仪教案 粤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仪一、教材分析经纬线和经纬网的学习和掌握,是进行区域定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基础。地球仪中经线、纬线和经度、纬度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教的时候学生很明白,一转眼就又糊涂了,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形成空间观念,又缺乏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和讲解。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地球仪和经纬仪以及地图加强学生的空间感受,并辅以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立体的空间地球仪,随时可以提取。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掌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和经度与纬度的判读规律。会识别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重要的经线和纬线;掌握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2、方法和知道低、中、高纬的划分。能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和两地之间的相互方向;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制作“地球仪”。2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组观察、比较、讨论、动手制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观察、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合作互助中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和动手制作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三、教学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四、教学难点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2.东西半球的判定。五、教法建议1“了解经线和纬线”、“辨别经度与纬度”

3、的知识点中,本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先告诉学生结论,再让学生去理解或死记硬背的做法,不直接给学生提供结论,而多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读图填空、读图完成歌谣等活动自己得出结论,自己总结规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学会知识,又领悟学习方法。在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图领悟概念、发现规律,而不是教师自己去讲解概念,总结规律。上述活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24人)共同活动。2要重视让学生制作小地球仪的活动,这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操作活动。制作的过程中,每一步的操作都伴随着内部心理活动复现地球的形态,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及其含义,经纬网上的定

4、位等等,这既复习又深化了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具体做法可参照“十、参考资料”。六、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七、教学案例:第一课时地球是个球体,可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地球太大了,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活动一:展示地球卫星照片,学生对比手中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二者的异同。总结: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地球上的地理事物被化作一定的地理符号(图例)标注在地球仪上,且有文字说明。3.地球仪上有地轴,可以使地球仪转动,但地球上没有。4.地球仪上有经纬线,但地球上却没有。根据学生的汇报发言,老师适当总结并简单加以说明。活动二: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北极

5、点、南极点、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事物,认识到地轴是倾斜的(可以穿插关于地球仪笑话的讲解,但要简单说明地理原理)。说明:在使用地球仪过程中,教师用大地球仪演示,学生采用组长负责制,互助合作,照顾到所有同学。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地球仪,根据老师屏幕展示的表格提示,比较经线纬线的不同和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形状长度指示方向0度线度数范围度数分布规律特殊线划分半球说明:这是课程的重头戏,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记录下来,在实施过程中还要辅以一定的练习:从时间安排上讲,可以先让学生读图填表,老师第二节课总结,也可以

6、老师先指导,学生回去填表完成。1.形状:一条线的范围,指导学生看度数,一个数据是一条线,经线看起来也是一个圈,但是是由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才组成的!所谓相对应,可以让学生看能够组成圆圈的那两条经线的度数规律:度数之和=180,东西相反。2.指示方向:很多人到成人后也分不清经纬线方向,就是因为学的时候没有实地观察,可以教给学生记忆小技巧(不科学,只是为了记忆):经天纬地,经要到天上必须是竖着的,纬地,地是平的,横着的!所谓纬地就是围地,围着地的当然是横的!一个小典故:蒋介石有2个儿子,一个叫蒋经国,一个叫蒋纬国,经纬代表天地,经天纬地,老蒋的志向可见一斑!3.线条长短: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规律:赤

7、道最长,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4.0度规定:纬度0度天然划分;经度通过国际会议,以经过当时强国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度(可见强国说话分量大)。5.度数范围:经线环绕地球一圈,一个圆是360度,东西经分别180度;纬线从南极点到北极点,为180度,分南北纬各90度。6.度数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最后总结出如下判断规律:向东数值变大的是东经,向西数值变大的是西经,向南数值变大的是南纬,向北数值变大的是北纬。有时为了需要我们还会按纬度将地球仪分成低、中、高纬三种区域。指导学生认识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划分。(这里安排一定的练习)如学生分组活动,完成书中13页的填写内容。

8、7.特殊线条:经线: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图上一般没有),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8.划分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天然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看中国主要位于哪个半球,美国呢?澳大利亚呢?让学生找图练习,可以增加他们成就感,以缓解前面的疲劳)。东西半球的划分:首先明确,必须是两条相对应经线才可以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其次要明确,任意一组相对应经线都可以成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最后确定会议通过结果:西经20度、东经160度这一组相对应经线,成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又是英国说了算!)找图练习: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

9、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范围,另外一半为西半球范围,这是多数学生学习过后最茫然的地方!)美国又在哪个半球?英国呢?你感兴趣的国家呢?小结表格: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横向)南北方向(纵向)0度线赤道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向北越来越大南纬:向南越来越大东经:向东越来越大西经:向西越来越大特殊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西经2

10、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划分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第二课时复习经度和纬度的判读规律。游戏引课: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是“找朋友”。这和我们小时候的“找朋友”游戏不同,我们要在不知道名字的情况下,找到自己想找的朋友。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开学还没多久,老师对各位同学还不是很熟,那么老师在不知道姓名的情况下怎样找到想要找的朋友呢?学生回答:相貌特征、性格爱好、座位等。教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座位号很准确的找到某位同学。活动:教师说出座位号(排列号),请这位同学起立示意

11、。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加深难度,我们把全班分为东西各四组,南北各三组,这样能否找得到想找的朋友呢?(分东西、南北组数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定)学生回答:可以。活动:1教师说出东西组号和南北组号,如“东二组、北三组”,请符合要求的同学起立示意。(学生熟练后,加快速度)2教师说出第一位同学的组号,由这位同学说出另一个同学的组号,依次传下去。3指出一名同学,其他同学说出该同学的位置。教师引导:联系地球的经线与纬线,想想我们刚才分的组号和经纬线及经纬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活动:联系刚才我们找朋友的过程,请你们在地球仪上找到以下几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请完成课本第8页活动123。教师引导:一个地点的确切位置应

12、如何表述?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构成了经纬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巩固与拓展出示右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ABCDE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教师点拨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方法1.先定方向:一般 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判定经线和纬线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以及经度和纬度。介绍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1.说明判定方法:2.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

13、;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课后活动“我们一起制作地球仪”: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制作地球仪(分组进行)。 八、板书设计一、地球仪地球的模型二、经线和纬线(列表)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三、经纬网定位九、教学反馈 1、以下所叙经线的特点,正确的是: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经线和纬线都是相互斜交的 所有的经线都是指示南北方向的 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 A. . .2、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B.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

14、西愈来愈大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 3、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该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经度0,纬度90 . 经度180,纬度90 .东经160,纬度0 .西经20,纬度0 4、在地球仪上,经度30度,纬度0度的地方一共有:A.一个 .二个 .三个 .四个5、下列地点符合低纬度、南半球、东半球的地点是( )A. 15W、24SB. 29W、29SC. 120W、80ND. 170E、22N6、读下图回答:(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 B C D (2)四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有: 。 答案:1、C 2、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