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测量方案(改)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071089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施工测量方案(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顶管施工测量方案(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顶管施工测量方案(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顶管施工测量方案(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顶管施工测量方案(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管施工测量方案(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施工测量方案(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卧龙寨东侧地块新增排水管网工程卧龙寨东侧地块新增排水管网工程 顶 管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央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央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二 O 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卧龙寨东侧地块新增排水管网工程卧龙寨东侧地块新增排水管网工程 顶 管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编制人 职务(称) 审核人 职务(称) 批准人 职务(称) 批准部门 央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章)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3 目录目录 一、一、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4 二、编制目的二、编制目的.4 三、三、 工程简介工程简介.4 3.1 工程概况4 3.2 水文地质情况 4 3.3 主要内容 5 四、

2、人员组织及仪器配备四、人员组织及仪器配备.6 五、测量放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五、测量放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6 5.1 概述 6 5.2 检查、复核测量桩志 7 5.3 测量放样基本内容 7 5.4 桩志布设 7 5.5 基本技术要求 7 六、平面控制测量六、平面控制测量.8 6.1 平面控制点检测 8 6.2 地面趋近导线测量 8 七、高程控制网测量七、高程控制网测量.9 7.1 水准控制点检测 9 7.2 地面趋近水准测量 9 八、联系测量八、联系测量.9 8.1 水准测量 9 8.2 轴线测量 10 九、顶管施工测量九、顶管施工测量.11 9.1 测量目的 11 9.2 测量方法 11 9.

3、3 轴线测量控制措施 11 十、竣工测量十、竣工测量.12 十一、测量误差控制十一、测量误差控制.11 11.1 图纸误差复核 11 11.2 保证控制网布设精度的控制 11 11.3 控制点精度措施 11 十二、顶管施工测量及测量纠偏方法十二、顶管施工测量及测量纠偏方法.12 12.1 顶管施工测量 12 12.2 测量纠偏控制 12 12.3 顶管进洞前后的测量13 十三、测量精度控制措施十三、测量精度控制措施.13 十四、测量成果管理十四、测量成果管理.14 十五、测量工作注意事项十五、测量工作注意事项.14 5 一、一、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卧龙寨东侧地块新增排水管网工程施工图纸。

4、 (2)卧龙寨东侧地块新增排水管网工程招投标文件。 (3)重庆市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 (4)国家标准新版 GB50026-2016 工程测量规范。 (5)重庆市勘测院提供原始坐标点。 二、编制目的二、编制目的 本测量专项方案宗旨是按工程建设的基本规律、施工工艺规律,并按相关测量规范要求, 制定相应可行的具体测量措施,用于指导现场施工。确保施工班组按照设计、规范施工,保 证工程质量、进度。 三、三、 工程简介工程简介 3.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重庆市两江鱼复工业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建设,重庆市设计院设计,央邦建设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重庆中经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 本标段为重庆市

5、江北区鱼嘴镇内雨水管道支管建设,施工范围起于福港大道与渝怀铁路 之间的低洼处至长江下游水体,建设管线总长为 1.2km,沿途经过福港大道、蒲城物流、福 宏大道、江边沙场等直至流入长江。 本工程项目全长 1.2km,其中 DN1800 管 242 米,DN2200 管 200 米,DN2400 管 298 米, DN2600 管 399 米,急流槽 65 米,共设有顶管工作井 7 座,顶管接收井 5 座,雨水检查井一座, 沉砂池一座,八字出水口 1 座。 其中 Y1 和 Y14 井深度较浅 Y2 至 Y8 井较深都在 20 米以上 最大近 30 米 Y,9 至 Y13 相对较浅多为 20 米以内

6、。本项目合同工期 180 天。 3.23.2 水文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 (1)地质情况 龙盛片区时重庆主城东部咽喉,位于铜锣山以东、明月山以西、长江以北、统景和麻柳 沱两镇以南的狭长带状槽谷之内。建设场地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片 区内高差起伏较大,东西向高程从 180m 到 245m,高差 65m,平距 920m,平均纵坡 7%,;南北 向高程从 180m 到 250m,高差 70m,平距 1200m,平均纵坡 5.8%。 龙盛片区位于主城下游,规划区拥有两江新区内最大的支流水系御临河,河流全 长 218.2km,流域面积 3860.9 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 2.60%。

7、区域内主要存在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风华裂隙和构造裂隙潜水。其特点为就近 补给,短途径流,就近排泄。根据钻探情况,勘察期间丘陵斜坡地段未见地下水位,地下水 较为贫乏。丘间洼地及河流沿岸滴管主要是地表水体的直接补给,存在一定量的地下水,但 水量一般较小。据调查访问及观测资料,长江常年洪水位为 184.32m,常年枯水位为 157.80m,勘察期间长江水位为 170.28m,二十年一遇洪水位 187.53m,五十年一遇洪水位 189.83m,一百年一遇洪水位 191.43m,全年变化规律为:一般 2.、3 月为枯水期。本次道路 的设计高程为,194.917195.809m,受长江常年洪水位影响

8、小。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规划区地构造上属华 山帚状褶皱带,位于中梁山背斜西翼,岩层 产状为:倾向 265275,倾角 3565,无地质断层。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 道路区内分布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机械、人工抛填的素填土(Q4ml),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 土(Q4el+d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泥岩组成。 场地内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经地质调查测绘和钻孔揭露,场区及四周无滑坡、泥石流、岩溶、地下硐室等不良地质 现象,亦无墓穴、人防硐室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该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机械、人工抛填的素填土(Q4ml),第四系残坡积粉质 粘土(Q

9、4el+d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砂岩、泥岩。其特征由新至老,由上至 下分述如下: 人工填土(Q4ml):杂色,分布于整个场地,23 个钻孔有揭露,厚约 1.00m(ZK9) 28.70m(ZK17),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组成;其中砂、泥岩碎块石粒径约 5500mm,局部含粒径约 1000mm1200 的大块石,约占 40%,其余为粉质粘土,结构松散稍 密,稍湿,为人工堆填而成,堆填时间约 2 年。 粉质粘土;分布于斜坡地带,12 个钻孔均有揭露,厚约 050m(ZK10)10.30m(ZK25), 灰褐色,软塑可朔状,干强度中等,任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拟

10、建场地低 洼处存在状粉质粘土,厚约 0.52.0m。 泥岩:褐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部分砂质较重。17 个 钻孔有揭露,钻孔揭露单层厚 2.00m(ZK25)12.5(ZK2)。 砂岩:灰白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及少量云母片等, 钙泥质胶结。部分含泥质较重,分布于整个场地,钻孔揭露单层厚 08.0m(ZK3) 12.50m(ZK13),未揭穿,与泥岩呈互层产出。 场地集颜面总体上是北高南低。基岩顶面埋深厚约 1.00m,(ZK9)28.70m(ZK17),基 岩面标高 166.12m(ZK27)219.40m,(ZK9).总体上看,横纵剖

11、面基岩都较平缓,一般坡度 角为 210,局部 30。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2001,2009 版)结合重庆地 区经验,将场地揭露范围内的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 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块状,少许短柱状,风华裂隙发育,岩质软。各孔均 有基岩强风化带,厚 0.8m(ZK28)3.5m(ZK25)。 中等风化带: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块状,岩体较完整,岩质较硬。各孔均有揭露, 未揭穿,顶界埋深 2.70m(ZK9)31.20m(ZK17),顶界高程 165.02m(ZK27)217.70m(ZK9)。 7 3.33.3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导线点及水准点复测及加密测量,桩基

12、的平面测量及高程测量。顶管施工的测量控制。 具体包括井中心坐标的控制、套管轴线及标高控制、顶管高程及轴线控制以及顶管施工过程 中对周边的监测。 四、人员组织及仪器配备四、人员组织及仪器配备 测量控制是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十分关键的工作。为此,项目部成立专门测量放样小 组,由具有理论和实际施工经验的有测量员证的工程师负责,控制测量根据工程各部位特点 由专职测量队员实施,并及时做好有关施测纪录。 人员配备:测量负责人 2 名,测量技术工 4 人。 测量工作是一项集体性的行为,观测、记录、持尺人员要相互协作,紧密配合,确保测 量精度。 测量仪器配备: 名 称型号规格数量精度备注 全站仪中海达 1 测

13、角精度2 测距精度 2mm+2ppm 合格有效 水准仪欧波 E24 13mm 合格有效 钢卷尺5m 和 50m若干最小刻度 1mm合格有效 黑红塔尺 3m2 最小刻度 5mm合格有效 水准尺5m 塔尺 2 刻度误差:0.2mm合格有效 五、测量放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五、测量放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1 概述概述 因本工程顶管沿线环境较为复杂,保护要求高。工程开工前,根据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 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导线网及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建立供施工使用的平面 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设立的控制网经监理人审定后,作为以后施工测量的依据,进行测量。 5.2 检查、复核测量桩志检查、复核测量桩志

14、 测量复核业主和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院所交付的工程测量控制点、水准点等桩志和有关 测量资料,如有桩志不足、不妥、位置移动或精度与要求不符,均须进行补测、加固,并将 核测结果报送监理、业主审批。 5.3 测量放样基本内容测量放样基本内容 (1)根据业主和重庆市勘测院移交的测量控制点位布设施工控制网,并定期检查(一 般三个月或大雨过后测量一次)。 (2)测定顶管井中心位置、围护桩施工平面位置及高程。 (3)补充施工中需要的水准点。 (4)施工过程中,测定并检查施工部位的位置和标高。 (5)顶管顶进轴线、标高测量。 (6)其他施工测量与放样定位。 (7)竣工测量。 5.4 桩志布设桩志布设 为防止差错

15、,作为施工过程中控制中心线桩及水准点等测量重点标点,设置二组及二组 以上以供相互检查核对,并做测量检查核对纪录,布置的控制桩均设在稳固可靠,通视良好 的地段。 5.5 基本技术要求基本技术要求 (1)所有测量工作均要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2)坐标、高程系统:本工程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是重庆市坐标系统。根据精度分析 并结合施工的特点,测距边只进行温度、气压等气象改正和倾斜改正,不进行高斯投影和大 地基面投影改正。 (3)平面测量标志尽可能地采用强制对中标志,可以有效地消除对中误差。因受施工 条件的限制,有时会有短边出现,此时对中误差对角度影响特别明显,如采用强制对中标志, 可有效消除对中误差。

16、 (4)校对测量数据,由两人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以进行校核。 六、平面控制测量六、平面控制测量 6.1 平面控制点检测平面控制点检测 根据业主及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作为向管道内传递坐标和方位的联系测量依据。对 甲方所提供的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并上报监理给予复核,如果检测的成果超限,立即以书 面形式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并及时会同业主和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院解决。 其中平面点实测与理论值较差为:夹角5(边长大于 1 公里);当边长小于 1 公里 时按照下列公式:E/D*(E=0.025、D=边长、=)。其中最大不超过10,边长实测与 理论值较差为 1/90000。 6.2 地面趋近导线测量地面趋近导线测量 地面趋近导线测量的目的是从测量交桩点通过附和导线的形式把坐标、方位引测到顶管 井位附近点位或施工控制点上,为竖井传递或测量放样做好准备。近井点或施工控制点的个 数不得少于 3 个,并相互通视。 技术指标为: (1)每边测距中误差 6mm (2)测角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