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总说明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071034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2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自动化总说明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气自动化总说明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气自动化总说明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气自动化总说明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气自动化总说明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自动化总说明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自动化总说明资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电气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中材国际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中材国际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二三年五月 二三年五月 目 录 目 录 1. 电气标准图集.1 1. 电气标准图集.1 2 动力布线 1 2 动力布线 1 1) 电气设备安装1 1 2) 布线方式1 1 3) 桥架安装说明3 3 4) 电缆编号文字符号3 3 3 照明布线3 照明布线 3 3 1) 供电电源 3 3 2) 布线方式 3 3 3) 电气设备安装.3 4 接地布置: 4 接地布置: .4 1) 电气接地4 4 2) 低压系统接地4 4 3) 电收尘的接地 4 4 4) 总降压站 4 4 5

2、) 车间变电所 5 5 6) 室外接地网 5 5 7) 接地电阻 5 5 8) 施工要求 .5 .5 9) 图例 5 5 5 5 防雷及接地 5 防雷及接地 5 1)建筑物防雷设计说明.5 .5 2) 一般屋面避雷带6 6 3) 天沟屋面、女儿墙避雷带 6 6 4) 引下线 .6 .6 5) 地接电阻6 6 6) 露出屋面金属设备、管道处理 6 6 7) 施工安装要求 6 6 8) 图例 6 6 6 自动化图纸设计说明 .6 6 自动化图纸设计说明 .6 1) 符号 6 6 2) 自动化布线图 .7 .7 7 图例及文字符号 .7 7 图例及文字符号 .7 8 其他 .7 8 其他 .7 附件

3、一附件一8 8 附件二附件二9 9 附件三附件三.10.10 电气自动化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电气标准图集 电力变压器室布置 88D264 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 88D263 电缆桥架安装 88SD169 钢管明配线安装 86D468 吊车安全滑触线安装 90SD37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86D562 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86D563 接地柱装置安装 86D563 吊车移动电缆安装 89D364 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 94D164 户内电力电缆终端头 93D165 户外电力电缆终端头 93D166 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 90D367 2 动力布线 1) 电气设备安装

4、* 电气设备安装按全国通用建筑标准设计90D367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施工。 * 电气设备安装高度(中心距地) - 挂墙式控制箱、电源箱 1.5米 - 机旁按钮盒 1.3米 - 起动信号板 2.5米 - 分线箱 0.7米 - 动力插座 0.3米 * 安装在露天或有雨水漂淋场所的电气设备,设雨蓬等防护措施。 2) 布线方式: * 电缆在0.000平面采用电缆沟和穿管暗敷或采用电缆桥架和穿管暗敷;电缆在其它平面采用电缆 桥架和穿管敷设。32及以下钢管楼板内暗配,32以上钢管沿楼板、墙梁明配等敷设方式,无铠 装电缆水平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小于2.5米,否则加钢管保护;电缆垂直敷设一般采用电缆桥架, 或

5、沿柱、墙穿管明配,电缆穿越地面、楼板时,离地2米以内应用钢管保护,电缆桥架应有防护盖, 以免电缆受机械损伤。电缆敷设具体作法详见全国通用建筑标准设计88SD169电缆桥架安装, 94D164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具体电缆敷设方式详见工程设计平面图中的标准。 * 电缆敷设方式见图中文字符号所注,文字符号表示如下: - DA 穿钢管埋地敷设、楼板内暗敷。 - DM 穿钢管沿地明敷。 - 1 - 电气自动化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 QA 穿钢管墙内暗敷。 - QM 穿钢管沿墙明敷(水平时,离地2.5米内穿钢管保护;垂直时,离地2米穿钢管保护)。 - PM 穿钢管楼板下明敷。 - ZA 穿钢管柱内暗敷。

6、 - ZM 穿钢管沿柱明敷。 - LA 穿钢管梁内暗敷。 - LM 穿钢管沿梁明敷。 - SM 穿钢管沿设备明敷。 - JM 穿钢管沿机架明敷。 - GM 穿钢管沿栏杆明敷。 - T 桥架敷设(桥架侧板高100mm,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或通讯电缆同层敷设时,加隔板。桥架标 准长度2M,大跨度桥架加标注)。具体安装参考附件一。 桥架表示:T-1234/5-6 1 2 3 4 5 6 安装方式 桥架层数 加装隔板数桥架宽度 桥架安装高度 桥架长度 H: 单列与地面 水平安装 V:单列与地面 垂直安装 HB:双列与地 面水平安装 VB:双列与地 面垂直安装 1:一层桥架 2:两层桥架 或两边各一 层桥

7、架 3:三层桥架 或一边一层, 另一边两层 桥架 0: 不加装隔 板 1: 有 1 层加 装隔板 2: 有 2 层加 装隔板 3: 有 3 层加 装隔板 2:桥架宽为 200 3:桥架宽如为 300 4:桥架宽为 400 6:桥架宽为 600 8:桥架宽为 800 其余类推 P:桥架屋内吊 顶安装 D:桥架地面安 装 3.5:桥架离地 面 3.5m 安装 X:桥架离地面 Xm 安装 不标:2M 标准长 x:xM 例如: H214/3.5 表示水平距地面 3.5m 安装,共 2 层 400mm宽桥架,其中 1 层加隔板,见附件一图例 1。 V216/- 表示垂直地面单列安装, 共 2 层 600

8、mm宽桥架,其中 1 层加隔板,见附件一图例 2。 HB426/P-6 表示在屋顶水平双列吊装, 共 4 层 600mm宽桥架,其中 2 层加隔板,桥架长度 6 米,见附 件一图例 3。 HB414/D 表示在地面水平双列安装, 共 4 层 400mm宽桥架,其中 1 层加隔板,见附件一图例 4。 * 电缆沿电收尘钢外壳敷设时,为了减少热传导,电缆与保温层之间应保持不小于50mm的间距。 * 电缆敷设敷设在热辐射较强的区域,应采取隔热措施,在表面温度较高的设备或管道上敷设电缆 时,应用角钢支起,使距设备或管道 200mm 以上。 * 桥架、托臂和立柱选用说明: - 桥架的高度统一为 100mm

9、 高,桥架的层间距为 300mm。 - 2 - 电气自动化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 托臂的长度由桥架的宽度确定。 - 立柱的高度由桥架的层数、高度和层间距确定,每隔 2m 加一根立柱。 - 立柱和托臂的数量和规格由桥架厂家根据桥架的数量确定。 3) 桥架安装说明: - 户外顶层安装时顶层加盖板。 - 悬吊安装的顶层桥架距屋顶距离 300mm。 - 安装高度指底层桥架距地面的高度。 - 动力电缆桥架一般选用梯级桥架;仪表电缆桥架一般选用槽型桥架。 4)电缆编号文字符号: - H:表示高压电缆 - L:表示低压电缆 - C;表示控制电缆 3 照明布线 1)供电电源 照明电源一般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电压

10、380/220V,使用电压220V。 2)布线方式 * 采用BV-500导线穿钢管配线。钢管沿地面、楼板、梁、墙、柱暗配或明配。具体做法详见全国通 用建筑标准设计86D468钢管明配线安装。 * 导线敷设方式见工程设计平面布置图中文字符号所注。文字符号表示同2/2)/ * 同一路径的导线可以共管敷设,当几个回路共用零线时,零线截面按最大容量回路截面考虑。 * 立杆灯灯杆用G32钢管制作,焊接固定在铁栏杆上。 3)电气设备安装 * 电气设备及灯具安装按全国通用建筑标准设计86D468钢管明配线安装施工。 * 安装高度(中心距地) - 照明配电箱 1.5米 - 开关 1.3米 - 暗插座 0.3米

11、 - 明插座 1.3米 - 空调插座 1.5米 - 灯具安装 X-Y- Z W-C X-灯具数量 - 3 - 电气自动化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Y-灯具型号(YG:表示荧光灯具) Z-光源及功率(NG:钠光源,HG:汞光源,白炽灯光源不表示) W-距地面或楼板高度 C-安装方式(B-壁装,D-吸顶,E-立杆,G-管吊,L-链吊,X-光带) 4 接地布置 1) 电气接地: 电气接地一般包括工作接地、过电压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等,除有特殊要求外, 这些不同用途、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的接地,共用接地装置(独立避雷针除外),接地电阻应 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除电收尘需满足不大于4欧姆外,一般车间接地

12、电阻不大于10欧姆。电 子设备、DCS系统单独做接地。 2) 低压系统接地: * 低压系统一般采用TN-C-S(或TN-S)接地系统,PE线和N线一旦分开后, 两者不允许再合并。车 间内所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设备外壳、互感器二次线圈、电缆桥架、电缆支架、穿线钢管、电缆金 属外皮、电缆屏蔽层等同车间接地干线和PE线均应连成电气通路,PE线在进户处应重复接地。车间 内应充分利用电气箱盘基础角钢、电缆沟内预埋扁钢、变压器钢轨等自然接地线作为接地干线,人 工接地干线采用40*4镀锌扁钢,接地支线采用25*4镀锌扁钢,到设备段的接地联接线可利用穿线钢 管。管道连接处应用接地线沿墙敷设时,采用明敷距地高度为

13、300mm。接地线的安装详见全国通用建 筑标准设计86D563接地装置安装。 3)电收尘的接地: * 为确保电收尘器安全运行,电收尘装置需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 4 欧姆。 * 整流隔间的金属框架(包括隔间门)应作电气连接,并至少有两处和接地干线相连。 * 电收尘的钢壳、平台、梯栏杆、绝缘子箱、门盖、壳体的检查门、沉淀极、灰斗、高压绝缘子座, 以及一些可能触到的金属部件均需妥善接地。需接地的转动部件采用TRJ-25铜绞线连接。 * 电收尘沉淀极与整流器正极用TRJ-25铜绞线直接连接。 * 整流室内的整流器正极、高压开关接地极、整流器和控制箱的金属外壳、电缆头、支架等均需接 地。 * 现场施工时

14、,电收尘器顶部的接地线需与接地部件连接牢固,由两根接地扁钢沿收尘器外壳引下, 与沉淀极振打装置平面的接地干线连接,然后引至0.000 平面与需要接地的的部件连接,最后 引至室外的接地装置。 电收尘器外壳等接地要陪配合电收尘保温层的施工进行。 4) 总降压站: * 厂区总降压站设独立避雷针和均压接地网,110kV总降电阻不大于0.5欧姆。 - 4 - 电气自动化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5) 车间变电所: * 变压器的中性点及外壳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金属底座电缆(头)金属外 皮(壳)电缆保护管以及所有金属支架必须可靠接地。 6) 室外接地网: * 所有金属设备外壳及部件的各种接地通过接地干线引至室外接地网,

15、以满足接地电阻要求。室外 接地网由水平接地体和接地极组成,水平接地体和接地极采用焊接。水平接地体采用-40x4镀锌扁 钢,埋深不小于0.7米;距建筑物3米以上,跨越道路或门要铺盖不小于8cm的沥青层。接地 极采用50镀锌钢管,长度2.5米。接地极间距不小于5米。 7)接地电阻: * 共用接地极,电阻不大于 4 欧姆。施工时,实测电阻值不满足要求,应 补打接地极,直到满足要求。接地困难条件下可采用化学降阻济接地。 8) 施工要求: * 电气施工必须同土建施工密切配合。 9) 图例 利用基础角钢等接地干线 接地线 5 防雷及接地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说明: 工程图纸中除特别注明外,均按照三类防雷设计。 * 第一类防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