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冲击响应计算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1000545 上传时间:2017-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冲击响应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冲击响应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冲击响应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冲击响应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冲击响应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冲击响应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冲击响应计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冲击响应计算一:模型由 PRO/E 模型导入到 ASNSY WORKBENCH 中进行简化与网格划分,再导入到 ANSYS 中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导入到 ANSYS 后的模型如下图。二:冲击激励利用 ANSYS 的瞬态冲击分析功能进行冲击响应分析,采用国军标冲击试验环境中常用的半正弦脉冲作为激励,其相关参数如图 a。在分析过程中将半正弦加速度激励转换成位移激励(如图 5.19b 所示) ,沿 Z 轴正方向施加在分析对象的基础上。时 间 /ms加速度激励/gAD0.4Da 半正弦加速度激励 b 积分得到的位移激励三:应力和应变的时域响应结果从模型中选取节点 82,绘制节点 82 的应力与应变随时间

2、变化曲线图,如下图。节点 82 的 Z 方向应变曲线图节点 82 的 Z 方向应力曲线图从节点 82 的应力应变曲线图可以看出,应力和应变以相同的频率振荡,并且两者的最大值的时刻几乎相同。随着仿真时间的增长,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的响应也应该衰减,但是由于系统的阻尼较小,两者响应的衰减作用并不明显。四:应力和应变的分布为了了解在激励作用下分析对象中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的分布情况,提取了在时刻(0.033 )时模型某部分 Z 方向应力和 Z 方向应变的云图结果。如s下图。Z 方向应力云图Z 方向应变云图五:整体应力和应变的分布为了了解在激励作用下模型整体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的分布情况,提取了在时刻(0.033 )时模型 Z 方向应力和 Z 方向应变的云图结果。如下图。s整体的 Z 方向应力云图整体的 Z 方向应变云图六:总结1,冲击载荷加载在模型各四个角上的一个节点上.2,对于此模型,由于在进行冲击分析时 ANSYS 求解每一个子步需要约 30 分钟,所以在离散半正弦脉冲时只是离散了 33 个节点进行求解,所需时间大约为 13个小时求解.3,求解结果应变比较小,最大值大约为 1mm.应力也比较小,最大值不超过1M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