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课件.ppt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045506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PT 页数:205 大小:36.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式设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5页
版式设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5页
版式设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5页
版式设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5页
版式设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版式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式设计课件.ppt(2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版 式 设 计 B A N S H I S H E J I,版式设计的教学目的,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给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第一章 版式设计概念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导入,当我们面对设计主题,有了一个好的设计创意时,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一创意表现出来。设计创意的表现元素不外乎图形(或图片)、标题字、正文和色彩,这些统称为版式设计的四大元素。 可以说,任何具体的设计,最后都会落实到对这四大元素的应用上来。 作为设计

2、专业的学生,每进入一门新的课程环节,都要习惯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这门课程将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门课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这些要素有什么作用?需要怎样的结构才能使它们结合起来达到设计目的,何谓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版式设计是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排列组合,突出版式上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强化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以期产生全新的视觉效果。 优秀的版式设计,必须突出主题,使之更加生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版式设计涉及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例如广告、包装、书报、展板设计、多媒体界面设计等。 版式设计的重点在于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四大要素的构成关系。 课题设计训

3、练的目的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关系:熟练掌握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构成关系。 总之,版式设计重在强化创意能力,让设计者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表达主题思想的版式创意设计,使版式设计更有情趣,更富内涵,更显新颖。,第二节版式设计的历史发展与风格变迁,学习设计的发展历史对学生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创造和积累是成正比增长的。设计上的积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设计思想,二、各种不同的设计表现手段及其相应的风格。设计史可以提供迄今为止人类在视觉传达艺术方面的全部经验,包对各种设计形式和内容方面的探

4、索和思考。,一、早期人类文献中的编排方式 对于编排设计而言,有两个因素对其发展演变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是绘制各种图形和文字的技术手段,二是特定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背景。 在人类的早期文明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岩洞石壁上的绘画涂鸦,还是在泥板或兽骨上刻写的各种象形文字,都有了最早的编排意识。由于在当时各种书写材料的得之不易,所以当时的画面都尽可能放满了图形文字,挤得很满(见l图)。,古埃及人运用当地的纸草和石碑作为工具,书写了许多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文献。这些文献文图并茂,运用了许多象形文字和插图。埃及的古代文献中还运用了许多直线来分隔文字,和东方的运用木版印刷的书籍编排十分相似,但

5、古埃及的文献还没有固定同一的尺寸,大小不一,埃及人还没有掌握以后书籍装帧设计中常运用的统一而有变化的编排方法(见3图)。,二、中国与东方古代书籍和印刷品编排设计,进人封建社会后,中国人以自己的创造发明,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非常辉煌的一页。“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和造纸术,对整个世界文明和文化的传播起着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一)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 1、传统中国书籍的版面术语名称 传统的中国印本书籍只印纸的一面。每一印张在中央对折,成为一页的两面。书的每页上有特别的形式及线条,其名称有助于解释它们的性质及其功能。印张的印刷部分与木板大小相同,称为版面(见图12)。,版面中央折叠处称为版心。版心中央有一

6、黑线,有粗有细,称为象鼻。以此线为准进行折页,或有上下相对的两个凹形尖角黑花,称为鱼尾。凹形的尖顶处为折页的标准。版心处可以有一细栏文字为两页内容章节的小标题、印张页次,有时也是印本分卷的号码及题目,或本张字数及刻工姓名。宋版书籍有时在版边的左上角印一长形符号,内写卷次,称为书耳。 书页的上下边缘空白处分别称为“天头”、 “地脚”。“天头”一般较宽, “地脚”一般较窄。“天头”又称书眉。书的每页划分成行格,行与行之间有细线区分,称为界,每页四边均有边栏,或为单线,或为双线。书的正文在行内,,书的最重要部分当然是正文,通常以不同风格的楷书字体印出。宋代的雕版刻字至少使用了最为流行的三家书体,即欧

7、体、颜体柳体。欧体笔力刚劲,笔画清朗;颜体笔画肥厚,笔意凝重;柳体笔意清秀,结构端正,字画平直,自成一派。一般来说,北宋刻本多效法颜氏书体,南宋多采用欧体。雕版印刷普及后,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图13颜体字刻印的宋版史记,2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设计特征 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是直排,从上到下、从右到左。 图l一5所示的是明刻本大明一统志的版式。标题顶格书写,正文较标题低一字编排;需要强调的内容如“城池”用黑底阴文表现,在版式中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关系;正文中对于尊者都需另起一行,抬头顶格以示敬; 文字级别中自然留出的空行巧妙地形成空白空间,加强了正文“面”的整体感觉

8、。,元代课本、小说、杂剧、历史话本中插图数量大量增加,通常每页上端约三分之一用于插图,其下约三分之二用于排正文。这种版式安排说明插图 起着装饰及帮助理解文字的作用,图16所示的是全相三国志评话,是插 图本的典型版式。,图17所示的是明刻本三才图绘中的指南车图,标题位于书眉,页面分纵向三栏,正文占一栏,插图占两栏,空间留白的插图区与排列整齐的正文区之间形成黑白的强烈对比关系,使整个页面版式极具装饰性。 上述案例介绍了传统中国书籍在版式设计中对标题、文字、插图处理的一些典型手法。自宋代之后,中国书籍的版式风格已独具特征,值得深入挖掘。,中国潍坊年画金玉满堂简约的人物与密集的背景形成对比,铜板印刷,

9、1、30年代月份牌广告(碳粉画) 2、用几何图形配文字,简洁而视觉效果强,1、日本早期的印刷书籍用不同的字体构成丰富的肌理和节奏 2、木刻浮世绘,注意图像的平面化处理和色彩对比,三、西方中世纪书籍和印刷品的编排设计的发展与演变,西方中世纪的平面设计,主要体现在各种手工书写和绘制的宗教书籍上。当时由于纸张的制造技术还未从中国传播到欧洲,人们主要运用十分珍贵的羊皮纸进行书写。一本200页的书籍要一个书写者花四五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所以书籍在那时是非常贵重的东西,只有少数贵族统治阶级才能享用。,1、德国托利设计的书籍中的首字母 2、丢勒设计的书籍,文字与图形用方框线划分,疏密得当 3、英国的书籍

10、4、法国用各种木刻字印的广告构图满,信息的阅读困难(三一率),四 工艺美术运动与莫里斯的贡献,自十八世纪开始,欧洲逐步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在印刷技术方面,德国人古登堡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发明了铅字印刷技术。1880年前后,最早的印刷机在德国被制造成功。机器的运用虽然使印刷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造成了印刷质量的低下,特别是和中世纪那些美轮美奂的书籍相比,”机器“产出的书籍和其他的印刷品显得分外的粗糙。在世纪转折之际,英国出现了一种值得一提的设计风格维多利亚风格。它在设计上的一个特点是推崇中世纪的歌德风格。维多利亚时代设计家在儿童书籍的设计和插图绘制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在工业革命发展上走

11、在前面的的英国,又出现了一批设计家,他们在原有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被称为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风格,其代表人物为设计家、诗人威廉莫里斯。 以他为首的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家,创造了许多被以后设计家广泛运用的编排构图方式,比较典型的有将文字和曲线花纹拥挤地结台在一起,将各种几何图形插入和分隔画面等等(见1 7页各图)。,1、维多利亚时期的儿童书籍,构图疏朗活泼 2、工艺美术运动时期作品,莫里斯的呼啸平原的故事,莫里斯经典作采用双栏排列,五、新艺术运动与装饰艺术风格对编排设计的影响,新艺术运动是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艺术流派 在风格上强调装饰性、象征性,表现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写实

12、中注意画面平面化的处理强调大色块的对比和画面形象要素的戏剧化冲突。,装饰艺术运动的名称来源于1 925年巴黎举办的“世界现代工业和装饰艺术博览会”。装饰艺术主要特点也是具象 形象的装饰性处理,但在编排和装饰图形的处理上更加几何化和平面化(见34、35、39图等),更为明快和简练,在构图布局上趋于宽松,对称式的满构图渐渐地让位给均衡式构图。 在书籍设计方面,版心越来越小,装饰图案减少,版面的色调变得清淡典雅起来(见33图)。,招贴,六、未来主义运动、达达主义,在人们企图以新的各种各样的方式寻求平面设计的表达语言的同时,一批设计家以激进的观念和方法,进行设计和艺术方面的探索。以意大利费里波马里涅韶

13、代表的未来主义艺术家他们反对传统、强调自我、非理性、杂乱无章和混乱是其设计风格的基本特征。他们打破传统的编排和阅读规律将版面、文字和图形作为一种游戏因素,进行非常随意的编排、突出表现效果。未来主义设计家有时将文字组台为具象的图形,文字任意地直排或斜排,大小不一。 由于其自身观念的局限,未来主义运动和达达主义的设计家们显然不可能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可以实践的平面设计和编排方法。但他们革命性的大胆尝试,对当时及以后的设计家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七、早期现代主义和瑞士现代主义,德国的包豪斯学校、俄国的构成主义和荷兰的新风格派为代表的早期现代主义设计家从现代绘画的发展中找到了形式语言的灵感。他们根据技术和

14、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法,形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早期现代主义对平面设计发展的主要贡献有 一、创造了以无装饰线脚的国际字体为主体的新字体体系并将其广泛运用; 二、对抽象图形,特别是硬边几何图形在平面设计上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讨; 三、把摄影作为平面设计插图的一种重要手段进行了开拓性的研讨, 四、将数学和几何学应用于画平面的分割,为骨格法的创造奠定了基础; 五、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功能决定形式”的著名主张,以及将技术、市场等要素作为设计的基础的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欧洲中立国瑞士在平面设计方面的发展有了特定的机遇。大批设计家从各国逃亡到这里,将最新

15、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带到了这个国土相对而言狭小的国家,使它在一时间走在世界设计发展的前沿。瑞士的设计家们对骨格在平面设计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形成了被称为“瑞士骨骼”的编排方法。这种方法以后在很多国家里被运用到书籍装帧设计、杂志设计和报纸设计上。这是瑞士设计家对世界设计发展的重要贡献,1包豪斯的学生设计的展览招贴 2新风格的代表人物茨瓦德为企业设计宣传样本的一页,德国包豪斯的设计家纳吉设计的书籍封面,第二章版式设计原则 第一节整体性原则设计,在进行本课程学习之前,我们对版式设计的一些常识,大都来自于平时的一般性阅读。例如课本,它的常规版式特征是正文五号宋体通栏编排,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课本的编排形式

16、已经深印于我们的头脑之中。此外,翻阅精美的杂志、观看美国大片、参观大型展览、浏览动态网页时,杂志的编排、电影的片头、展板的设计、网页的布局这些版式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几乎无处不在,就看我们是否留心,能否以专业的眼光去看待版式。 专业的眼光“整体”是版式设计的前提。,分析一件设计作品,一定要从“整体”入手。好的版式设计,最终目的是使版面具有条理性,更好地突出主题,达到最佳的诉求效果。 1主次分明 主次分明,主体形象突出并成为视觉中心,以此表达主题思想。 素描可以通过明暗关系,也就是黑、白、灰的对比关系来强调画面的主次:色彩也能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来表现空间与光影,突出对主体的烘托。在版式设计中,我们同样把主次关系放在首位。因为在版式中,主次关系同样是重要的问题,它提示读者哪些是重要的信息,在哪里能获得重要的信息。 当面对一个需要表现的信息主题时,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文本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找出设计主题,编写出“设计大纲”:,其次在对文本信息进行分类的前提下,选择四大信息元素(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