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雨霖铃》(苏教)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043106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练习】《雨霖铃》(苏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同步练习】《雨霖铃》(苏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同步练习】《雨霖铃》(苏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同步练习】《雨霖铃》(苏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同步练习】《雨霖铃》(苏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雨霖铃》(苏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练习】《雨霖铃》(苏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霖铃同步练习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 韩晶 基础知识达标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寒蝉( ) 骤( )雨初歇( ) 凝( )噎( ) 暮霭( ) 经( )年2、文学常识。 柳永,_词人。原名_ ,字_ ,后改名为_ ,字_,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_、_。为人放荡不羁,终生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 3、解释。(1)对长亭晚:_ (2)都门帐饮:_ (3)无绪:_ (4)兰舟:_ (5)凝噎:

2、_ (6)去去:_ (7)暮霭(i):_ (8)沉沉:_ (9)楚天:_(10)经年:_ (11)便纵有千种风情:_ 当堂达标训练精段阅读: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雨霖铃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对这首词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都门帐饮无绪。”“帐饮”,在郊外搭起帐篷喝酒,给人送行。 B.“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木兰木造的船。

3、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以对船家的美称。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凝噎”,因为激动,嗓子被气憋住,说不出话来。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风情”,深情蜜意。 (2)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是虚写,但却似精练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诗的意思是:想到这回到南方去,路程是那么遥远;抬头一看,那夜雾迷漫的楚天竟是一望无际。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见。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情况:一舟临岸,词人

4、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晚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凉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可见钟情之殷,寓愁之深。用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其以问句作结,更留有无穷意味。 课后能力提升能力拓展提升: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蝶恋花苏 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

5、?请简要赏析。_(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_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满江红 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至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1)词的上阕通过_对比,描绘了_景象。(2)“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_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c

6、hn zhu xi nng y i jng2、北宋 三变 景庄 永 耆(q)卿 柳七 柳屯田 3、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的时候。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长亭送别。 在京城门外设帐饯别。帐,郊野没有房屋,所以临时搭起篷帐。 没有心思,意思是心情不好。 木兰木制造的船。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因为激动,嗓子被气憋住,说不出话。 往前走了又走,意思是“去了去了”。 傍晚的云气。 深沉。 楚地的天空(战国时楚国很大,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等地),这里泛指南方天空。 一年。 就算是有多少风情。风情,深情密意。当堂达标训练精段阅读:4.(1)B(

7、“兰舟”,文学作品中常用以对船的美称,诗中借代船家)(2)A(“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是实写)(一)能力拓展提升: 5(1)“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于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6(1)今昔 中原大好河山被敌人铁蹄蹂躏的凄凉景象(2)表达了词人希望率师北伐,直渡黄河,肃清敌人,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