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使用手册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042296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使用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使用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使用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使用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使用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使用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使用手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使用手册一、前言1.原理说明人体是大量细胞的集合体,细胞在不断的生长、发育、分化、再生、死亡,细胞通过自身分裂,不断自我更新。成人每秒大约有2500万个细胞在进行分裂,人体内的血细胞以每分钟大约1亿个的速率在不断更新,在细胞的分裂、生长等过程中,构成细胞最基本单元的原子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这些带电体也在一刻不停地高速运动和变化之中,也就不断地向外发射电磁波。人体所发生的电磁波信号代表了人体的特定状态,人体健康、亚健康、疾病等不同状态下,所发射的电磁波信号也是不同的,如果能测定出这些特定的电磁波信号,就可以测定人体的生命状态。量子医学认为人生病最根本原因是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和轨

2、道发生变化,继而引起构成物质的原子变化,再引起生物小分子的变化,再引起生物大分子的变化,接着引起整个细胞的变化,最后引起器官的变化。因为电子是一个带电体,当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和轨道发生变化时,原子对外发出的电磁波就会发出变化,人体疾病和身体营养状况变化所发生的电磁波变化,其能量是极其微弱的,通常只有毫微高斯至微高斯,通过手握传感器来测定微弱磁场的频率和能量,经仪器放大、计算机处理后与仪器内部设置的疾病、营养指标的标准量子共振谱比较,输出相应的量价值,其量价值的大小标志着疾病性质、成份和营养水平等。这就有点类似于收音机收听电台的原理,空中有很多无线电波,如果要收听某个指定的电台,那就要把收音机调

3、至该频率,这时就发生共振,就能收听到该电台,量子共振就是利用该原理进行检测。2.什么是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 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是涉及医学、生物信息学、电子工程学等多学科高科技创新项目。它以量子医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先进的电子设备采集人体细胞弱磁场,进行科学的分析,对被测者的健康状况和主要问题做出分析判断,并提出规范的防治建议。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是身体全方位健康保健咨询和前言保健科学的个体化指南,具有全面、无创、实用、简便、快捷、经济、易于推广普及等特点和优势,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对人类健康事业将会做出更大贡献,有着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二、软件安装说明1.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的安装光盘

4、放入光驱后,点击选择“简体中文版”文件夹,双击安装程序Setup.exe,电脑会自动进行到下图窗口,单击“下一步”按钮:2.选择程序安装目录,选择“下一步”完成后,点击“安装”进行程序安装。注:装有杀毒软件的电脑在安装程序时,杀毒软件会提示此时勾选“不再提醒”,同时点击“更多” “允许程序所有操作”,以免程序中的某一文件被杀毒软件处理,影响使用。三、软件使用说明1.系统界面(1)进入系统 单击“程序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或在桌面上直接双击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的快捷方式图标(下图): 如果无法启动程序,请按照程序提示检查是否插入密匙,或者重新启动计算机,再开启本程序。(2)

5、主界面量子检测的主界面如下图所示。2.人员管理(1)人员管理界面单击工具栏的“人员管理”按钮,则出现“人员管理”窗口(如上图所示)。这个窗口主要对所有检测人的基本资料进行管理,其左侧为客户的管理档案,右侧为所选客户的“基本资料”和“检测记录”(2)客户档案管理主要是对客户的信息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增加”检测人、群组“修改”检测人、群组的资料“删除”检测人、群组的资料对检测人进行“查找”群组管理主要是可以将用户划分为多个群组,便于对客户进行管理。点击群组部分的“新增”按钮,便可增加群组。(如右图)点击按钮“保存”就可以增加新的群组。点击“修改”,可以对群组的名称进行修改,点击“删除”,可以删除

6、群组。(注:如果群组下已经有人,则必须先删除检测人,才可以删除群组)检测人管理点击左侧的群组名称,使其变蓝,然后点击检测人部分“增加”按钮(如下图所示),便可将新增加的人增加到相应的群组中。检测人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内容,依次输入姓名、性别、生日(按年-月-日的顺序)、身高、体重,以及手机、邮箱等其它必要信息,然后单击“保存”按钮。(注意:姓名、性别、生日、身高、体重是必须输入的,其它内容可以依需输入)(3)检测记录管理主要是对客户的检测记录进行管理(详见下图),主要包括检测日期、检测时间、姓名、年龄、性别等内容。点击左侧相应的客户,右侧就会出现该客户的所有检测记录的详细情况(按时间倒序排列)。3

7、.检测(1)开始检测在检测选择想要检测的人,使其变蓝,然后单击工具栏的“开始检测”按钮后,出现下图所示内容,单击图上的“开始检测”按钮;(2)检测过程提示被检测人左手或者右手抓紧检测棒,检测过程要求被检测者心情放松,不要说话,保持呼吸平衡; (3)检测完成检测完成后,单击“存储”按钮即可。4.取得报告(1)检测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回到人员管理界面,并选中刚才的检测人,以及当时的“检测记录”,单击“取得报告”按钮,即可自动判断分析,并取得报告。“对比分析”项需要勾选两项检测报告才可以进行对比分析,方便查看前后检测的报告。(2)目前有几下三十几种报告:报告因性别不同而略有不同,参考下图(3)出现上图

8、所示的报告,即可对报告进行“整夜显示”、“打印”以及“保存全部报告”(如下图)。(4)点击“整页显示”后,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报告,即可对报告进行“打印”“预览”“保存”“页面设置”(如下图)等操作。5.专家建议点击工具栏“专家建议”,便可出来下图所示的内容,主要是对人体有存在的隐患问题和亚健康趋势的处方建议。6.页眉页脚输入页眉、页脚,以及页眉、页脚的位置(左侧、中间、右侧),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就可以设置报告的页眉及页脚。7.备份、恢复数据库系统支持对当前数据库的备份、恢复,以免计算机出现问题或被病毒侵害时,能够保留完整的数据,减少损失。点击工具栏上的“备份”、“恢复”按钮便可进入相应程序,

9、点击“开始”按钮,选择保存路径及文件名或备份文件,便可进行相应操作。注:恢复数据时,系统会自动覆盖掉当前数据库,所以当前数据库有重要资料时请慎用此功能。8.系统设置主要对系统的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进行设置,以便检测结果更适合客户自身的要求。依次点击各按钮(如下图),进入“显示报告设置”、“参数设置”、“灵敏度调节”。(1)显示报告设置:根据客户的需求来选择自己想要的报告,屏蔽掉一些不需要的报告。(2)参数设置:对于是否显示报告中每个参数的详细说明进行设置,可以显示或者不显示。(3)灵敏度调节:灵敏度调节是指调节仪器检测棒的灵敏度。比如:仪器特别灵敏会自动走值,可以适当调低灵敏度;对某些被检测人仪器

10、检测比较困难时,可以适当调高灵敏度。四、检测规程1.检测操作程序(1)电脑电源未开时,检测电脑、检测仪、密匙、打印机等设备是否连接良好,检测棒探头必须插紧;(2)测量记录被检测者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手机,邮箱等);(3)开机并检测电脑、检测仪、打印机等设备是否允许良好;(4)提示被检测者心情放松,不要说话,保持呼吸平稳;(5)要求被检测者将检测棒抓在左手或者右手上;(6)关闭所有其它应用程序,打开本软件进行检测;(7)检测中,不应接触被检测者;(8)检测完毕清理器材,使之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2.检测室工作制度(1)检测室应保持整洁、安静,注意用电安全;(2)检测前,除去被检测者

11、身上金属及通讯器材,并妥善放置;(3)配戴心脏起搏器者,不宜进行检测;(4)上班时,检查电源、检测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5)检测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免损坏检测系统;(6)下班时,切断电源,整理所用的器材及检测仪器,使之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3.被检测者的注意事项(1)检测前两天不喝酒、咖啡,不吃保健品,尽量不吃药;(2)检测前两天生活规律,睡眠正常;(3)剧烈运动后,休息一至两个小时后方可检测;(4)检测宜在半空腹进行;(5)衣着宽松、保暖;(6)检测前摘除身上金属物品及通讯器材;(7)检测时身心放松,不要讲话,保持呼吸平稳。4.检测技师职责(1)本分析仪检测技术至精至微,必须努

12、力虚心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检测技术;(2)工作时心态平和,态度和蔼,以关爱之心对待被检测者,操作认真规范;(3)检测前,做好被检测者的的身高、体重、血压、脉搏的测量及有关项目的登记工作;(4)负责检测仪及有关器材的清洁、保养、维修和贮存工作。5.检测仪的保养方法(1)必须按照操作说明进行软、硬件系统的安装;(2)本分析仪是灵敏度非常高的电子产品,严禁碰撞、挤压;(3)严禁放在高温、潮湿、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的地方,避免阳光直接照射;(4)不用时,请用软布或棉球擦拭干净检测棒,存放在包装盒中保存;(5)检测棒连线不宜过度牵拉,以免脱落;(6)严禁非专业维修人员拆卸感应器。黄褐色,湿,软塑可塑,含少量粉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分布于卵石层之上。稍密,该层有轻微摇震反应,干强度较差,部分地段接近与粉砂。部分地段分布,主要分布与砂卵石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