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论2017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040065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论2017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程理论2017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程理论2017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程理论2017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程理论2017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论2017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论2017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答:一、任务1、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建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二、目标2、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答: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应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4、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概括)答:改革课程功能; 改革课程结构; 改革课程内容;改革

2、课程实施; 改革课程评价; 改革课程管理。5、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是什么? (简答)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实行三级(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制度。6、“课改”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问答)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甑别与选拔的功课,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评价7、在新课程背景下,

4、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8、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怎样的课程评价? 答:“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课程评价。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1993年2月13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它标志着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心转移:从20世纪80年代的优先发展高等教育转向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2001年6月由教育部颁发,标志着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9、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常用方式是什么? 答:

5、素质成长记录袋。 10、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描述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评价的多元性,评价的主体性,评价的开放性。四、名词解释11、什么是教材?从教材构成的角度讲,信息及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是组成教材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从教材的功能上看,教材是教师为一定育人目标服务的师生之间的是中介媒体。在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靳玉乐等主编)将教材定义为: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的图书教材,又包括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本书所指的新教材是指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下,根

6、据课程标准开发和使用的教材系列。12、什么是课堂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情境不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伊始,而是充满课堂教学的整个时空,只要有学习活动的进行,就有相应的学习情境,它是多维度、全方位的,包括心智、情意、氛围、交往、问题背景、学习条件等各个方面。情境的创设,总的来说可分为智力情境和非智力情境两大类。智力情境的创设,主要是利用认知发展的同化与顺应机制激活思维,作用于思维的流畅性、广深性、发散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搜索性和调控性,比如情境、变式情境,问题解决的发现探究式情境等。非智力因素是指作用于学生的心向情境、内容呈现方式以及合作交往的过程的反馈调控等手段,营造生动直观、情趣共济的学习情景,充满激情、

7、活泼热烈的交往场境,情真意切、陶冶心灵的艺术氛围,相互悦纳、宽松和谐的心理沟通。13、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 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14、什么是合作学习?它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答: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它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的积极意义有: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进行不断地自我反省。 15、什么是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

8、域或实际社会之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16、什么是学习环境?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17、什么是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

9、: 不存在能实现各种教学目标的和最佳教学策略; 没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况。 所以,有效的教学需要有可供选择的策略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而且需要不断予以相应的监控、调节和创新。18、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就是: 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 根据教

10、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教学设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分析,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教学设计必须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其科学决策的依据 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学设计十分重视对设计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19、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进行“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和“学

11、生特征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然后进行“学习目标的阐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接着依次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论对教学设计的前期工作进行修改完善。 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五大基本要素。 从学习的需求分析开始,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这样以解决“为什么”及“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 教师需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行学生特征分析,考虑课程、单元及课时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考察学生在进行

12、学习之前,关于学习内容具有什么知识和技能,即对学生初始能力的评定,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 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 确定教学策略,考虑如何实现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的途径,解决“怎么学”和“怎么教”的问题,其中应考虑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或教学资源。 对学和教的行为做出评价,在行为评价时,一方面要以目标为标准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提供了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模式中所有步骤作重新审查,特别应检验目标和策略方面的决定。 20、 对于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理解,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将整体性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

13、诸多要素,主要是为了便于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并掌握和发展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技术。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从教学系统和整体功能出发,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四要素的一致性,使各要素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 二是应该认识到我们所设计的教学系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动态过程,涉及到的如环境、学生、老师、信息、媒体等各个因素也都是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在利用模式设计教学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决定设计步骤,确定从何入手,重点解决哪些环节的问题,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工作。 21、新教材具有哪些特点? 答: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

14、性。以前我国为国家统编教材,全国一个版本,课改后,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由各地编写并通过国家审定了20个学科几十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适当降低了知识难度 ,大量引进现代信息;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尊重师生个性,给师生广阔的发展空间。 22、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答: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 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23、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哪一种德育方法?答:陶冶教育。23、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为了每一个4学生的发展;使学

15、生的个性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整合课程内容;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过程;形成发展性的评价观;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重视校园文化25、 课程类型主要有哪些? 答:学习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26、教学方式应该实现哪些转变? 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 , 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 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 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 变“检查知识”为“互相交流”27、教师的素质包括哪些? 答: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 28、课堂中,课程的授受知识大体包括哪三个方面? 答: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29、“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的区别在哪里? 答: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