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1 基本概念、基本元素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020073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PT 页数:158 大小:2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1 基本概念、基本元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平面构成1 基本概念、基本元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平面构成1 基本概念、基本元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平面构成1 基本概念、基本元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平面构成1 基本概念、基本元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构成1 基本概念、基本元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构成1 基本概念、基本元素(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 面 构 成,1 基本概念、基本元素,课程介绍,构成设计构成就是组合、组装的意思,“构成”一词来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人们开始重视内部结构的讨论。在雕塑、建筑、绘画等方面也相继出现构成主义风格。,从理性的二维、三维和色彩的不同角度去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研究平面的、空间的、色彩的组合和构成方式。,为什么要学习构成设计?,无论CAD、PS、Coreldraw、3DMax、Maya软件只是工具。 对于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电脑软件的学习和艺术审美修养的提高应该是同步的,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真正具有美感和感染力。,灵感必然是艺术的源泉,但是并不是没有灵感就无法进行艺术创作,

2、美的东西背后都存在共同点,我们学习构成设计就是要总结出自然美背后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进行设计。这就是我们学习构成设计的目的。,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巴比松画派卢梭,橡树林(又阿普勒蒙的橡树),1855,布上油画,64100cm,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印象主义 莫奈 日出印象,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新印象画派(点彩派) 修拉,马戏团,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1884 1886,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立体主义 布拉克, 静物,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抽象主义 康定斯基 红黄蓝,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构成主义 塔特林 第三国际纪念塔,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风格派 蒙德里安,构成设

3、计的产生和影响,包豪斯 朱斯特施密特 1923年 海报,用红色的楔子打击白军 1919年 俄国 李西斯基,包豪斯 (Bauhaus):1919年由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创立的公立“包豪斯学校”,后改为“设计学院”。 核心理念:艺术与技术合二为一。,构成设计的产生和影响,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贡献,德国法古斯工厂 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作 1911-1912年建,W-格罗皮乌斯和A-迈耶设计,二战后,包豪斯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对美国、荷兰、瑞典、日本等国的设计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构成设计理念传入我国,掀起了一场设计改革的风潮。,构成设计对国内设计影响,一、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4、 二、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三、强调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构成设计作品,巴塞罗那199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海报 西班牙 约瑟夫玛特里亚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形象设计 奥托艾歇尔,真实、艺术、表达 美国 保罗兰德,九九归一 中国香港 靳埭强,和谐美感的基础,构成作品的核心要求美,三大构成设计,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第一部分 平面构成,平面(graphic):只在高、宽二维上研究的图形统称为平面。 构成(composition):辞海里有构造、解构、组合之意。,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论,平面构成是利用点线面等视觉元素在二维的平面上,按照美的法则,力学的原理,进行

5、编排和组合,进而创造出适合设计领域的形式美学形象。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方法的,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一、什么是平面构成?,计设成构面平,1、创造形象,并且使形象更加完美,更适用于平面设计。 2、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联系,及排列的方法和技巧。 3、掌握形式美的规律,遵循美的形式法则组织设计。,二、平面构成学习的内容,才,计设成构面平,二、平面构成与绘画的区别,1、平面构成属于设计范畴,最终应用于具体设计项目之中;绘画属于精神生产,注重表现作者个人观点,最终引起欣赏者的美学共鸣。 2、平面构成是面向普通大众的美学形象,易引起共鸣;绘画蕴含精英特质的艺

6、术活动,表达美学情绪,其内涵不易理解。 3、平面构成运用造型元素创造新的美学秩序;绘画运用艺术形象给人美感。,三、材料与工具,三、材料与工具,三、材料与工具,三、材料与工具,计设成构面平,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三大要素,点 线 面,一 、 点,点辞海的解释是:细小的痕迹,是线的起始处或终结处。在几何 学上点只有位置,没有面积、形状。 平面构成中的点: 形态构成意义上的点是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抽象 数学概念,它有具体的形状、面积、色彩、肌理、材质等。,点在视觉上具有凝聚性和相对性,是视觉中心。一个点单独存在是静止的。两个以上点则出现视觉上的运动感,亦可给人节奏感 ,类似音乐中的节拍。有形状、大小、面积

7、;且随着环境和自身的改变,随时可能向面和线的审美特征转换。 点构成多用于细碎东西,整合排布和文字排版。集中而规律的排列,从整体上抓住人们的视觉。,(一) 点的性格,1、点的分类:点并非都是小而且圆的,点有规则点和不规则点。,(二) 点的特性,规则点,不规则点,稳定,活泼,尖锐,a,2、点的感情,1.单独出现的点:美学要素比较明确,轮廓、大小、浓淡等一目了然,给人以简洁、清晰、凝重的心理感受;其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稳定、平静,下落感,不安定感,平稳、安定,(三) 点的组合形式,一个圆点在平面上,它与平面的大小关系以及与周围环境位置的不同,也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点放对了位置 ,使人感到兴奋

8、愉快 。反之令人感到不适。-(俄)康定斯基,两个点会相互吸引,大点吸引小点 视觉将会从大到小移动,2、多个点的出现,(三) 点的组合形式,当两点大小不同时,大的点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视线会逐渐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后集中到小的点上,越小的点积聚力越强。,2、多个点的出现,如果当画面中有两个同样大小的点,并各自有它的位置的时候,它的张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既在视觉心理上产生连续的效果。,(三) 点的组合形式,被其他形包围的空白就变成了点,被周围密集的线包围变成了点,c、点与周围环境,(三) 点的组合形式,3.点的线化,由于点与点之间存在着张力,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我们平时画

9、的虚线就是这种感觉。点的面积越小,点与点之间距离越近,线化感觉越明显。,(三) 点的组合形式,4.点的面化,当点按照两个方向同时聚集排列,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面的感觉,点的审美特征就被面的审美特征取代,点也就过度为面,5.点的错觉,(三) 点的组合形式,所谓错觉就是视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由于点所处的位置、色彩、明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大小、远近、空间等感觉。这其中存在着许多错觉的现象,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明亮的点或者是暖色的点有处于前面的感觉,黑色的或者冷色的点有后退的感觉。如上图所示。,或者,由于周围点的大小不同,就使得处于中间的相同的两个点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如

10、下图所示。,等 点 构 成,点的形状、大小一致的构成方式。,差 点 构 成,大小、形状不同的点的构成方式。,网 点 构 成,点作不同的排列和多种次序变化,产生明暗调子的构成方式。,构成作品,点的密集靠近形成线的感觉和从大到小的运动感和空间感,从大到小成线的点群产生从强到弱的运动感和从近到远的深度感或立体感,小点到大点的排列形成形成线和远近感,点的运用,点的运用,点的运用,画家在创作花鸟画时,常在空白处添上两只蝴蝶或几只蜜蜂等等,使画面充实,这也符合点、线、面三元素组成画面的构成原则。,点的运用,点的运用,趣味性的点,点的运用,点的运用,点的运用,点的运用,点的运用,点的运用,点的运用,点的运用

11、,点的运用,点的运用,点的运用,点的运用,点的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线,1、线的概念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中,线只有方向、位置、长短,而不具有粗细之分。但在平面构成中,线既有长短,也有粗细。,2、线的分类 线的类型十分复杂 线条总体分为:直线和曲线最基本的两种。 直线又分 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 曲线分为:规则曲线(几何曲线)和不规则曲线(自由曲线)。,3.线的各种形态 a实线:平面和立体实在的线; b虚线:指图形之间线状的空隙; c面化的线:大量的线密集排列就形成了面的感觉; d形体交接而形成的线:面的交接或体的交接都能形成线。 密布的线能产生面的感觉,面的交接能产生线。长与

12、短、宽与窄以及角度方位的变化,使不同的线产生有趣的组合。,4.线的视觉特征,线在平面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线有不同的感情性格,线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 线最善于表现动和静,直线表现静,曲线表现动,曲折线则有不安定的感觉,螺旋线表现上升。,直线具有男性的特点,有力度、稳定, 直线中的水平线平和、寂静,使人联想风平浪静的水面,远方的地平线,给人产生扩张感; 而垂直线则使人联想到树、电线杆、给人干脆,坚定,阳刚的视觉效果; 斜线则有一种速度感。,4.线的视觉特征,直线:还有粗细之分,粗直厚重、粗笨的感觉, 细直线有一种尖锐、神经质的感觉。 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雅、浑然

13、之感。,4.线的视觉特征,几何曲线是用圆规或其它工具绘制的具有对称和秩 序的差、规整的美。 自由曲线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 弹性,具有很浓的人情味。,4.线的视觉特征,5、线的错觉 灵活的运用线的错觉,可以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 效果。但有时也要避免由错觉所产生的不良效果。 平行线在不同的附加物的影响下,显得不平行。,直线在不同附加物的影响下,呈现弧线形状。 同等长度的两条直线,由于它们的两端的形状 不同,感觉长短也不同。,6.线的构成方法,(1)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图1)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图2)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

14、果(图3)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图4) (5)立体化的线(图5) (6)不规则的线(图6),图 图 图 图 图 图,面化的线,将线条进行密集、等距离的排列,使线条明显地趋向于面的视觉效果。 再将这些由不同的线形成的面,经过适当的组合,考虑个部分的大小、疏密、节奏等因素,形成优美的画面。,粗细变化的线,将粗细不同的线进行基本等距的排列,这时,较粗的线条明显给人以靠近、实在的感觉;而细线则表现出远而虚的形态。 所以,粗细线的排列变化也能塑造一种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不规则线形与各自的效果,“无形线”及其视觉流程导向作用,构图设计的视觉流程是指观者的视线随着画

15、面中的各视觉元素在空间沿一定轨迹运动的过程。利用视线移动的规律,通过设计的合理安排,引导观者的视线随着编排中各要素的有序组织,从主要内容依次观看下,这样就能使观者有一个清晰、迅速、流畅的信息接受过程。,(二)线的运动方向和排列,向右上升斜线,明快 飞跃的运动感,向右下落的斜线,使 人产生瞬间的飞快速 度及动势,产生强烈 的刺激感,线的远近产生了空间 和透视,1、线如按照一定的规律等距离排列会形成色的空间并置,产生出灰面的感觉。 2、线的等距离排列产生出灰面,线如断开后会形成点的视觉效果。,(三)线的组合排列,3、线如不同距离间隔排列,或线的粗线变化,将会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右图) 4、线的形状不同的等距离排列,将会产生凹凸效果。(下图),(三)线的组合排列,1、面化的线(等距离的密集排列)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3、粗细变化的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做一些切换变化) 5、立体化的线 6、不规则的线,(二)线的构成方法,线的运用,线的运用,原始时期 半山彩陶文化,线的运用,线的运用,线的运用,线的运用,线的运用,线的运用,线的运用,线的运用,线的运用,线的运用,线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