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何芬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019833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何芬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何芬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何芬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何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何芬(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成都树德实验中学(东区) 何 芬教学设想: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率部准备渡河东征。在到达清涧袁家沟后,他亲赴黄河畔观察地形,目睹北方雪后风光,俯瞰北国大好河山,于是挥毫泼墨绘出这壮丽的画卷。毛泽东在此词中塑造的形象巨大。那起伏的群山,隆起的高原,不仅在舞动,在奔驰,有着进取、挑战的姿态和意志,要与高远、阔大、威严而神秘的“天公”比试高低,而且似乎胜利了。这里有作者“自我”的美的形象。给人以豪迈感和崇高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似排山倒海,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而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无产阶级及其领导的全体人民。充分显示了我国人

2、民创造世界历史的伟大动力。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教学方法: 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课时安排: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引入新课1、教师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入新课1、观看影片沁园春雪发表后的反响。整体感知1、过渡谈话:先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己把这首词朗读一

3、遍,看有没有不理解意思的词句?2、教师范读。(1分30)3、思考:这首词的上下阕各侧重写的是什么呢?怎样的景?怎样的情?板书:壮美之景豪迈之情1、学生自读,然后质疑。2、师生一起解答词句理解方面的疑问。3、指名同学朗诵。其他同学听后评价。4、朗读指导。5、评价老师的朗读情况。6、齐读这首词。7、整体把握这首词的内容。学生各抒己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板书。美点寻踪1、引导学生品读、赏析。过渡谈话:诗人笔下的景物是壮观的,意境是壮阔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一幅壮美的北国风光图。面对如此壮美的北国雪景,诗人怎能无动于衷呢?他思接千载,神游古今,豪情满怀。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诗人的满腔豪情。1、合作、探究

4、。问题设计:诗人(在上阕)是如何描写壮美之景的?哪些词句最能体现景物的壮美?诗人(在下阕)是如何抒发豪迈之情的?哪些词句最能体现情感的豪迈?2、赏析上阕,在赏析中指导朗读。可能涉及到的赏析内容。(1)开头三句描写北国雪景,写得好。(2)“望”字用得准确。(3)“内外”“上下”两个词用得好。(4)“惟余”“顿失”字用得好。(5)“莽莽”“滔滔”两个叠音词都用得好。(6)诗人在上阕用了冰、雪、银、蜡、素等词语表现了一个白雪皑皑的银色世界。(7)诗人在上阕的末尾还借助想像把我们引到一个多姿多彩的境界里去了。(8)我觉得“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几句写得好。3、分角色朗诵上阕。4、欣赏歌

5、曲沁园春雪,过渡到下阕的赏析。5、赏析下阕。可能涉及到的赏析内容。(1)“惜”字能体现诗人的豪情。(2)对五位古代英雄的批评,诗人也并非一概而论,措辞也是很有分寸的。(3)“还”字也体现了诗人的豪情。(4)风流人物究竟指谁呢?6、豪情满怀的朗诵下阕。7、齐读整首词。拓展阅读过渡谈话:同学们,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是壮美的,蕴涵其间的情感是豪迈的。你查阅的哪些诗词名句也能体现诗人豪迈奔放的气质?小结:大家查阅的这些诗词都体现了诗人豪迈奔放的风格。其实,毛泽东豪迈奔放、大气磅礴的诗歌风格几乎是贯穿于他一生的诗作的。1、自由交流。如:十六字令三首清贫乐六盘山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古咏

6、蛙2、背诵沁园春雪。课堂总结谈话:让我们在吟诵中走近伟人,纪念伟人,发扬伟人的崇高精神;让我们在吟诵中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争做时代的风流人物。教学反思:教学这首沁园春雪时,我想尝试改变这两点: 首先是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动起来。这堂课我运用了听范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法。其次是少点零敲碎打的分析,多一些整体的品味、感悟。新课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要求都是从这一角度提出的。一开始的听范读和自由读都是整体感知,促使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和朗读实践去感受整首词完整的音美、形美和意美。赏析的环节也是着眼整首词,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富于形象性。由于引导得当,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